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第1291章 家事國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291章 家事國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盧象同看著他哥如此激動興奮的樣子,這心裡那也是直搖頭,

在盧象同看來,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重要的就是修身齊家,家都沒了還談什麼社稷天下?!

而他這大哥雖能治國平天下,但這有家似無家,即使能夠成就名傳千古的功業,可這百年之後墳塋之前無人祭掃豈不是到頭一場空?!

立盧象同對他這大哥不好女色還能勉強理解,畢竟這種戒色的人地方上有不少,可盧象同實在是理解不了,他這老哥為了亡妻連後代都不要的奇葩腦迴路。

這建功立業他不就是為子孫後代掙他一個前程嗎?!後代都沒有這功業再大要他有什麼用?!

這過繼的兒子那終歸不是親兒子,到頭來一輩子的努力全給彆人家做嫁衣。

...

這盧老爺將範景文的公文收起來之後瞧了他這兄弟一眼,或許是這兄弟之間心有靈犀,盧老爺瞧著他這兄弟的表情看他不對勁,大概猜出來他這兄弟的心中所想。

這些年來,不知盧老爺私事內情的人那不是懷疑盧老爺練功練的沒有生育能力,那就是懷疑他老婆是隻不會下蛋的母雞。

所以這對盧老爺的風言風語那也是非常的多,對此盧老爺也都是一笑而過沒有當回事。

隻見那盧老爺盯著他的弟弟,語氣嚴肅的對他說道:“象同,我雖然是老大,但是我們家兄弟四個,我這一支即使絕嗣了,那我們家的香火依舊可以延續下去,我們的父祖依舊可以得到血食。”

“百年之後,我盧象升見祖宗於地下,那我也是問心無愧!”

緊接著盧老爺抬手抱拳對著北方向行了一禮,然後接著對盧象同說道:“我蒙皇上不棄,授我節符,總理六省軍務督師剿賊。”

“如今我身負王命有重任在身,早就已經是以身許國,自此之後便不會再有什麼兒女私事!”

說到這裡,盧老爺把手指向書案上他媽的那封信接著對盧象同說道:“從今天開始,除非是母親有恙,其他的家書你一概不要往我這裡送!”

“你聽明白了嗎?!”

盧象同聽完他哥這番話後長歎了一口氣,然後對他哥拱手行了一禮道:“屬下遵命!”

如今這大戰將啟,盧老爺不會讓任何事情分他的心,所以這些家務事盧老爺必須得全部給斷掉,以免到時候影響他的發揮。

隨後這盧老爺便對他這兄弟問道:“象同,這王夢尹那邊是怎麼回事?!他手下那群王八犢子在乾嘛?!”

這盧老爺雖總督六省軍務,看似權力大的嚇人,但其實隻要這不歸他直轄的官軍離開他的視線之內,盧老爺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對這些部隊的掌控。

當初盧老爺在大彆山的時候,湖廣的楚軍對他的命令那是言聽計從,在他的指揮下與河南官軍還有援剿邊軍配合的非常好,立下了很多戰功。

所以這盧老爺當時就對這湖廣有了不切實際的幻想,於是一拍腦袋就下令湖廣巡撫王夢尹,帶著楚軍沿著長江北岸東出安全進攻無為和州一線的賊寇,與他在滁州南北夾擊這鐵賊。

可這最後的結果那是一地雞毛,王夢尹手下的楚軍剿賊的本事不怎麼樣,那禍害老百姓的本事是一流。

盧老爺在賊寇圍困滁州的初期階段,曾經命安廬兵備道史可法從廬州出兵滁州,前去騷擾圍城賊寇的後方,以此來減輕滁州守軍的壓力。

可這史可法給盧老爺回信說,這廬州沒有剿賊的兵,隻有防賊的兵!

所防之賊即為內賊也,言外之意就是說,這王夢尹楚軍不從安廬地區撤走的話,那安廬道的官軍一個也不會出動。

而當時王夢尹的楚軍又缺糧餉,盧老爺也不敢強令其出兵滁州以免引發兵變便宜了賊寇。

...

盧象同聽到他哥的問話後略做思考,然後便對盧象升說道:“前幾日王中丞來報,蘄州知州稱蘄黃一帶出現部分流寇,有可能危及州城安全。”

“王中丞為防蘄州藩封(荊王)有失,故而已命蘄州參將盧鎮國部領兵回楚戍蘄,黃安遊擊廟有才部亦同盧鎮國一道回楚。”

“王中丞還說,這鄖陽副將賈一選部士卒思鄉情切多有逃亡,故而王中丞向督師請示是否讓賈一選領兵回鎮。”

這蘄州的荊王有危險王夢尹可以不經請示就將黃安府的兩支官軍派回去,但是這鄖陽鎮的官兵回鎮王夢尹就必須得請示了。

因為這大明朝王爺的安危是僅次於大明祖墳的安危,所以王夢尹可以先斬後奏,盧象升也不會快罪。

盧象升聽到他兄弟這話後立刻便對他回複道:“賈一選部士卒歸心似箭已無戰心,留之也是無用隻會空廢錢糧,你給王夢尹傳令,命他撤賈一選部還鎮!”

盧象同聽到他哥的話後,便從袖口拿出了一個小冊子和一杆小型的毛筆,盧象同吸了口那毛筆尖之後,便在那小冊子記錄盧象升剛才的指示。

隨後這盧象升又加了句道:“給史可法也傳令,命他想辦法給這賈一選湊夠回楚的糧食,免得到時候這幫丘八又沿途禍害老百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有給他王夢尹再說一聲,如果江南的糧草到了就撥一部分給這賈一選!”

“好的!”

就在這盧象同記錄他哥的指示之時,這盧老爺便開始自言自語起來。

“這賈盧苗三部回楚,雷時聲也被調到鳳陽來了,那這廬州就隻剩下秦翼明跟這王夢尹的撫鎮兩標營。”

“這兩鎮標營官兵再加上那秦翼明的家丁大概有個七八千人左右。”

說到這裡,盧象升擺手對他兄弟說道:“象同,把輿圖給我拿過來!”

“嗯!”

聽到盧象升的話後,盧象同趕緊在書房的書架上翻找南直隸的輿圖,找了一會之後,這盧象同便找著了輿圖並鋪在了盧象升的書桌上。

盧象升指著地圖上的滁州城一臉擔憂的咬著嘴唇說道:“我要是再不派兵去救這張國維,恐怕他就撐不了幾天了,可我這糧草還沒有到...”

如今這滁州附近聚集了幾十萬賊寇,如果僅派一兩支官兵去救的話,那毫無疑問會被圍城的賊寇給打援吃的連渣子都不剩。

所以官軍要想救滁州,那就必須得集結重兵前往才行,否則的話一個個上,隻會是如同葫蘆娃救爺爺一般全部完蛋。

這一點盧老爺非常的清楚,雖然鳳陽附近集結的官軍已經夠多了,但是這糧草軍械遲遲沒有到位,所以盧老爺隻能是眼睜睜的看著賊寇圍城二十多天。

在盧老爺身旁的盧象同跟了他哥這麼多年,那也成為了一名業餘軍事愛好者,於是這盧象同便對他哥指點道。

“大哥,這漢代周亞夫能在短時間內平七國叛亂,其主要原因就是周亞夫坐看吳楚叛軍進攻梁國按兵不動,在關鍵時刻找到機會給叛軍致命一擊最終成就千秋功業。”

“而大哥您就是那周亞夫,而滁州城就是那梁國,如今糧草未至就是時機未到,張國維這個‘梁王’想必應該還能多撐幾天的。”

“依弟弟看,大哥不妨學那周亞夫繼續按兵不動。”

那盧象升一聽他兄弟這話嘴角一咧,然後翻著眼睛看著他那兄弟說道:“你小子最近在讀《漢書》啊!”

“那我考考你,這周亞夫最後是怎麼死的?!”

盧象同既然是說出周亞夫平七國之亂的典故,自然是清楚周亞夫之死與梁王有很大的關係。

不過盧象同對此卻是不太認可。

隻見那盧象同有些不服氣的對盧象升說道:“大哥,您如今的權勢非那周亞夫可比,而那張國維也不是梁王,滁州城也不是梁國。”

“隻要張國維跟這賊寇在滁州死磕到底,將這賊寇給耗的精疲力儘無心再戰,即使到時候滁州城破,張國維那也算是死得其所。”

“而大哥您乘此時機再統兵南下,這幫已經銳氣儘失且精疲力儘的流寇,定會被您一舉而蕩平,如此大功之下,死他張國維一個巡撫又算得了什麼?!”

“朝廷難道還會因此來問大哥您的罪嗎?!”

這盧象同雖然沒有入朝為官,但是跟在盧象升的身邊見識了不少死道友不死貧道,甚至拿道友當墊腳石成道的事情。

所以在盧象同看來,犧牲張國維一個巡撫外加整個滁州的官軍成就他大哥的功業,這筆買賣太劃算不過了,反正死的又不是他們家的人。

盧象升聽到他兄弟這話後那嘴角就是一陣抽搐,盧象升心想這小子還他娘沒當官就這麼壞,這當了官之後還得了?!

不過這盧象同到底是自家兄弟,盧象升也不好去苛責他,畢竟這時段的風氣就是這樣,盧象同要是入朝為官的話,那還真得就要有這麼壞才行,要不然在這個黑暗叢林根本無法生存。

畢竟這他這兄弟沒他這樣的節操和本事,無法做到特立獨行不同流合汙,所以那也就隻能是選擇加入。

但不管怎麼說,這種拿隊友祭天的事盧老爺乾不出來,他過不了心中的那道坎。

還有就是盧老爺親自去滁州偵查過,這賊寇的兵鋒士氣之盛遠超他所預料,即使張國維磕死在滁州,那也未必能讓這滁州的賊寇傷筋動骨。

...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