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321章 盧象升的部署(下)
這大堂內的一眾文武官員喊完了這通隔空表忠心拍馬屁的口號之後,便都坐下準備商量正事。
隻見那坐在堂下左一位置穿著一身紅色官袍掛著錦雞補子的朱大典,起身對高坐在堂上的盧象升作揖行了一禮,那盧象升見狀點頭對朱大典致意。
緊接著那朱大典便看向這大堂的文武官員說道:“此番我官軍滁州一戰大創鐵、獻諸逆,滁州賊渠經此一戰已經是塚中枯骨梟首之日指時可待。”
在昨天下午,盧老爺聯名淮揚巡撫朱大典還有淮揚巡按禦史張任學給朝廷上了一道題本,在題本中這盧老爺不僅吹牛逼說“重創”鐵賊,就連獻賊也給一塊重創了一波。
這“重創”鐵賊的材料是來自金聲桓、王允成、羅岱他們三個給盧老爺上報的塘報,那這重創獻賊的材料又是哪裡來的呢?!
這重創獻賊的材料主要是湖廣巡撫王夢尹跟湖廣總兵秦翼明這湖廣的撫鎮二臣,兩人在給盧老爺關於全椒縣之戰的軍情呈報中諱敗為勝。
兩人在軍報中大言不慚的說擊斃獻賊精銳兩千餘人還把獻賊本人給打傷了,但最後因為糧草不濟不能乘勝追擊隻得退回合肥縣。
這湖廣撫鎮二人所謂的擊斃獻賊精銳兩千,主要是在撤退回合肥縣的路上,到處燒殺搶掠借老百姓的人頭領的軍功把上去的斬首。
至於那把獻賊本人打傷,不過是圖圖哥在追擊這湖廣官軍的過程中從馬上不小心掉下來摔了一跤罷了。
盧老爺收到這湖廣撫鎮的呈報之後一眼就看出來這兩孫子是在諱敗為勝,但盧老爺身在江湖也沒有辦法,他需要一場“大捷”來保護自己不受朝中言官的彈劾。
所以盧老爺在湖廣撫鎮的呈報基礎上更進一步的進行加工,將湖廣官軍的斃敵兩千改為斃敵一萬,將打傷獻賊改為獻賊身受重傷生死不明。
至於其他的同僚盧老爺那也是非常的照顧,堅守在滁州的應天巡撫張國維隻是不用說,盧老爺在奏本中把他吹的跟唐朝的張巡一樣的英武,盧老爺將此次滁州之戰的首功定給這張國維。
那淮揚巡撫朱大典和淮揚巡按張任學雖然沒有上戰場,但這在鳳陽轉移糧草還是有功的,所以盧老爺給這兩人上報了一個後援之功。
如此次滁州會戰雖然實際情況是戰略上失敗,但是盧老爺他們在給朝廷的題本中那則是戰術和戰略上的雙勝利。
戰術上贏一次,戰略上又贏一次,贏兩次,贏麻了。
這盧老爺那也不怕皇帝或者是朝中有人起疑心派人下來核驗戰功,因為這上上下下全都被盧老爺給串到了一根繩子上,盧老爺上報的戰功要是被查出來是假的,這江北的督撫將帥一個都跑不掉!
雖然說盧老爺這人為人正直有著崇高的道德素養,但是身在這個政治環境不好的朝代盧老爺也沒有辦法。
盧老爺要是如實的將滁州會戰的情況上報給朝廷,那等待盧老爺的可能就是罷官免職甚至是流放邊疆。
說不定這江北的這幾個巡撫也要跟著一塊受到牽連,這也是為什麼朱大典他們幾個跟著盧老爺一塊忽悠朝廷的原因。
所以盧老爺那也隻能是誇大戰績虛報功勞粉飾太平,要不然的話即使那朱由檢不追究盧老爺的過錯,那朝中的言官以及與盧老爺所在的東林黨不對付的其他黨派官員,一定會趁著這個機會對盧老爺進行攻訐。
...
這對上虛報戰績忽悠歸忽悠,但是不能在騙上司的同時把同僚們也給騙了,緊接著這朱大典便看向那堂上正襟危坐的盧象升說道。
“盧部院,此戰雖賊中渠梟被我官軍重創,然其餘些許醜類仍在跳梁,近日揚州知府來報,府城江都、儀真、高郵、皆被寇擾。”
“竄入揚州之流賊焚劫運河兩岸的倉場、集鎮並鑿沉船隻堵塞運河,且還深入泰州、通州等地劫掠破壞鹽場,鼓動灶戶謀逆反叛。”
“如今揚州之流賊加上本地之亂民不下於二十餘萬,不知部院將如何應對?!”
要說這馬守應、劉國能他們領著十幾路流寇突入揚州不過幾天的功夫,但當馬守應他們大股進入揚州府之後,立刻就引發了地方上的激烈響應。
這響應的群體主要是兩大類,第一個是哪些揚州地方官紳家中畜養的奴仆,南直隸這地方因為手工業和外貿業的發達,所以這蓄奴之風遠甚於內地,那種動不動家奴就上千甚至是幾千的豪紳之家比比皆是。
第二個群體就是揚州鹽場裡的灶戶,這些灶戶雖然從事著大明朝最賺錢的行業,但是這利潤都讓管鹽業的官員給賺去了,灶戶們所能獲得的利潤甚至連養家餬口都很難做到。
所以當馬守應他們來了之後,這兩大群體的帶頭人主動找到這幫流寇,給他們帶路去劫殺這些豪紳大戶並跟著一塊搞零元購活動,這短短的幾天功夫揚州那邊已經有很多知名的大戶人家被滅了門。
這揚州是淮揚巡撫的重點防區,要不是去年鳳陽祖墳被流寇給刨了,這淮揚巡撫到現在都駐紮在靠近揚州府的淮安府城山陽縣。
這漕運一旦被嚴重堵塞鹽場被大範圍破壞的話,最先被問責的不是盧老爺這個六省總理,而是他這個直接責任人淮揚巡撫。
...
朱大典這話一出這大堂的內的文武官員們便都議論了起來,等這幫官員議論了一會之後,隻見那盧老爺擺手示意大夥們不要再說了。
隨後隻見那盧老爺看向堂下右手邊坐著的一位武將說道:“馬壙!”
“末將在!”隻見那徐州總兵馬壙聽到盧老爺的叫他之後趕緊起身,來到這大堂中間對盧老爺單膝跪地準備接受盧老爺的命令。
緊接著盧老爺從他麵前的案桌上抽出一根令箭丟到這馬壙的麵前語氣威嚴的說道:“這揚州是我大明朝的財賦重地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本部院現命你率標下三千官兵從鳳陽開往揚州剿賊,另外本部院會傳令在滁州的金聲桓、王允成。羅岱三位將軍聽你節製,隨你一道去揚州剿賊。”
“你即刻從鳳陽啟程前往揚州,一定要確保漕運的暢通鹽場的安全!”
“末將得令!”
隻見那馬壙撿起地上的令箭之後起身對盧老爺行了一禮,然後便轉身離開這巡撫署的大堂,回到營中準備往揚州開拔剿賊。
那盧老爺見馬壙走後這心裡還是有些不放心,於是便對身旁的盧象同吩咐道:“給在臨淮的劉良佐傳令,命他率部也前往揚州專護江都漕運,不必聽馬壙節製。”
“是!”盧象同聽到他哥的吩咐之後趕忙拿出紙筆進行記錄。
...
那朱大典見盧老爺往揚州派兵這心裡也就踏實了,於是便坐了下來拿起身旁桌子開始喝茶一言不發。
這朱大典剛一坐下,那安廬兵備道史可法就站了起來對盧老爺作揖行禮,盧老爺見狀點頭示意這史可法說下去。
隻見這史可法身高大概有個一米七左右,長相略顯年輕,畢竟這史可法今年才33歲比王鐵都小一歲,雖然現在擔任武職但從來沒有帶兵打仗過,所以這身體保養的還是不錯,不像盧老爺那樣36歲看著像是56歲的人一樣。
史可法的長相那也是氣宇軒昂十分的帥氣,雖然沒有盧老爺年輕時那麼帥,但能夠在參加殿試中進士肯定不是什麼歪瓜裂棗。
緊接著隻見這史可法看向那盧老爺說道:“啟稟部院,獻曹諸賊聯營數十萬目前已經竄入到廬州府的無為州與廬江縣境內。”
“獻曹諸賊雖受部院大創,然其賊勢依據龐大,僅憑王中丞麾下的楚軍外加下官麾下的安廬官軍實在是難以抵擋,還請部院速發大兵赴安廬剿賊。”
當這史老爺說到“獻曹諸賊受部院大創”的時候,那語氣頗有些陰陽怪氣,因為這史老爺當時就在合肥自然是知道獻賊沒有遭受重創。
但史老爺區區一個兵備道也不敢去暗中舉報盧老爺他們虛報戰功,要不然這官路那就走窄了,因為他與盧老爺同屬東林黨。
盧老爺如今已經是東林黨的黨魁之一,而史老爺目前還隻是嶄露頭角,在黨內的地位並不是很突出,要是得罪了盧老爺,那搞不好會被盧老爺給他開除黨籍的。
當然,盧老爺陰陽怪氣的主要原因還是這盧老爺虛報戰功的時候把他給忘記了,哪怕是個後援之功也沒有給史老爺加上去,所以史老爺說話就有些陰陽怪氣了。
這盧老爺也聽出了他這黨內同誌的語氣中的不滿,所以這盧老爺就有些尷尬,因為當時他還真想到給這位兄弟也報點軍功,但如今這報功報捷的題本都已經送上去說再多也是無濟於事。
隻見那盧老爺和顏悅色的擺手示意史可法道:“憲之請坐,此事本官早已經有了計較。”
隨後這盧老爺看向堂下的右手邊坐著的一位武將說道:“李重鎮!”
“末將在!”緊接著這李重鎮便立刻起身跪到盧老爺的麵前。
“我命你即刻率兵從臨淮前往安慶府王中丞軍前受其節製,協同王中丞一道剿賊。”
盧老爺說罷便抽出一根令箭丟在地上,李重鎮撿起地上的令箭也立刻出巡撫署大堂回軍營領兵往安慶府開拔。
這李重鎮手下的關兵不過四千,這麼一點兵馬肯定是不夠的,於是盧老爺便對他身邊的盧象同吩咐道:“給在潁上縣的雷時聲傳令,命他也赴安慶王夢尹軍前聽用。”
“再給在潁州的牟文綬傳令,命他南下廬州不必聽王夢尹節製,專護合肥、六安即可。”
那史可法一聽盧象升派出三路官軍前往安廬地區,這懸著心那也放了下來。
就這樣崇禎九年的上半場正式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