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第1346章 李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346章 李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某寺廟,大雄寶殿。

這寺廟的大雄寶殿用青石為基礎漢白玉石做台階,那大殿的屋頂則是用的重簷歇山頂且覆以金色琉璃瓦。

這種等級的寺廟建築形製在大明朝也寥寥可數,僅有皇家特許的寺廟纔可以用。

而那些大殿內部那也是佈置的金碧輝煌,殿內的橫梁和柱子那都是上了年份的金絲楠木,一般的藩王府第未必有這廟裡的建築材料奢侈。

而更為奢侈的則是那大殿內神台上供奉的佛祖愬像,那佛像高大無比金光閃閃,一看就不是那種刷的金粉或者是貼金箔紙的佛像,而是那種內用銀外鍍金的金身佛像。

這佛像看著鐵營不信佛的弟兄們那也是眼饞無比,但也隻能乾瞪眼看著,畢竟王大帥答應了廟裡的文僧不動這些東西。

此時在這大殿之中神台之下供桌之前擺著一行圓桌子,隻見那桌子上坐著鐵營的一群高階軍官正在大快朵頤的吃肉喝酒。

這在佛祖麵前吃肉喝酒的不敬行為,那也就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流寇頭領們能夠做的出來了。

而那從殿外偶然路過的幾名老僧,瞧著那殿內的賊寇在那裡吃肉喝酒立刻便雙手口唸佛號裝作沒看見感覺離開。

不過那在殿內吃席的郝搖旗瞧見那幾名老僧之後,隻見那郝搖旗手裡拿著一根羊腿紅著臉對那老僧吆喝道:“那老禿子彆走啊!”

“這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進來陪咱幾個喝幾杯!”

那在殿外的老僧聽到郝搖旗那混不吝的話之後,嚇的那是像見了鬼一樣拔腿就跑,他們還真怕這賊頭拉他們進去喝酒吃肉。

“哈哈哈!~”在殿內喝酒吃肉的大夥們見那幾個老僧落荒而逃便鬨堂大笑。



在這席間喝酒吃肉的大部分都是鐵營高層的那些熟悉的麵孔,不過今天這席間卻有一個陌生的麵孔。

隻見此人年紀大概在三十歲左右,長相俊朗帥氣氣度不凡,雖然沒有到貌比潘安的那種程度,但也比席間的王鐵等人長的要強上十倍。

舉手投足之間明顯可以看出頗有教養絕非草莽出身,言談舉止回答得體文章典故張口就來,可見應是一個讀書人。

此人便是在不久前從鄭州過來主動投奔鐵營的李信。

這李信隻是這個讀書人出門在外避禍的昵稱,其真實姓名叫李岩字威明。



這李岩家住開封府的杞縣,家裡曾經那也是地方上名門望族官紳之家,他本人也曾經中過秀才,不過現在他的秀才功名已經沒了,走投無路之下所以來主動投奔鐵營。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李家自打洪武年間就在杞縣落地生根,經過兩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家族中也出了不少做官的族人。

李岩這一支在他爺爺的那一輩開始發跡中了個舉人,而到了他爹的那一輩則是祖墳冒青煙中了個進士。

他爹在天啟朝官運亨通一路做到了正三品的工部右侍郎,可謂是光宗耀祖一時之間在老家那也是風頭無兩。

不過他爹既然能夠在天啟朝做官做的那麼大而且還是做京官,那自然是依附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

這當時依附閹黨的人多著呢,袁崇煥袁督師都照樣給魏閹修生祠,所以也不能因此就因此否定李岩的爹。

可這天有不測風雲,天啟皇帝一不小心掉水裡淹死了,而李岩的爹雖然官做的大,但是政治嗅覺不夠敏銳,沒有能夠在第一時間跳船逃生。

像那袁崇煥袁督師跳船速度就夠快,天啟皇帝剛死不久袁督師就去東林黨魁韓礦那裡表忠心求接納,所以袁崇煥改換門庭成功在崇禎朝更上一層樓。

當然,這也可能是李岩的爹沒有門路,連跳船都找不到地方跳,所以就跟著閹黨這艘破船一塊沉到了水底。

不過好在李岩的爹並不是閹黨的核心成員,所以李岩的爹僅僅是被罷官還鄉,並沒有判刑或者開革官籍和功名,保留了職級待遇退休養老。

不過這李岩的爹因為受不了這種從雲端到泥潭的落差感,所以在被罷官還鄉之後沒幾年就鬱鬱而終去世了。

這李岩的爹去世之後不久,他的兒子李岩包括整個李家就開始倒大黴了。

這李家兩代人做官在地方上那也是積累了一筆不小的財富,李岩的爹在的時候地方上無人敢覬覦李家的財富。

畢竟李岩的爹還保留著功名,且在地方上也有不小的人脈和能量,所以李家的產業在權力的保護下沒有人敢去打主意。

但李岩的爹一死,他的兒子李岩才隻是一個秀才並沒有中舉人當官,所以這李家也就失去了權力的庇護。

在這片暗黑叢林法則的土地上,能夠保護個人財產的隻有權力,沒有權力保護的財產就會像是一片肥肉一樣被森林中的虎狼所吞噬。

所以李岩的爹剛死沒有多久,這地方上的豪強便勾結官府中人,或是巧取,或是豪奪,亦或者是給李家下套,沒幾年的時間就將李家的產業給侵占一空。

不過地方上的豪強和官府中人也並沒有趕儘殺絕,將李家給逼的家破人亡流落街頭,而是給李岩還留了幾百畝薄田,讓他在鄉下老家當一個小地主。

這地方上的豪強也都非常明白,自家也會有失去權力的那一天,如果今天他們對李家趕儘殺絕,那麼等日後他們家失去權力之後,那這一切也會原原本本的還在自家身上。

畢竟這天家的皇權那都有斷絕的一天,那就更彆提他們這種依附皇權之下的官紳豪強了,所以這做人留一線日後好見麵,對你對我對大家都好。



像李岩家這種因為失去權力家產被人侵奪導致階層滑落的情況,在大明朝乃至前朝後朝都非常的常見,並不是什麼罕見的情況。

就拿鐵營來說,趙勝他爺爺就中過進士並官至知府成為當地數一數二的官紳豪強,但最終也因為他爹那一輩不爭氣連個舉人都沒有考中最終導致階級滑落淪為平民。

所以對於家業衰敗李岩雖然心有不甘也隻能接受,然後繼續發奮圖強的讀書,有朝一日考中舉人進士做了官再將家業奪回來便是。

這當初的趙勝也是如此,也是想著努力讀書光耀門楣再次讓家族偉大。

但趙勝最後因為在寺廟讀書被那腦袋有問題的方丈誣告造反,逼的沒有辦法隻能做賊。

那李岩又是什麼原因被逼當反賊的呢?!

其實跟趙勝差不多,都是官逼民反。



這李家雖然敗了,但是李家在自家鄉下的自留地還是有非常高的威望的。

因為李家的那群老鄉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受到李家的庇護,那彆說官府苛捐雜稅了,就連應該繳納的正稅李家的老鄉都不繳納,全被李家利用手中的權力轉移到那些沒有背景的村子頭上。

所以這李岩回到村裡之後依舊受到老鄉們的愛戴,老鄉們並沒有因為李家敗了而對李岩冷嘲熱諷不尊重,並且還推舉李岩當村裡的裡正。

這李家失去權力之後,那也就庇護不了老鄉們了,所以這官府的正稅雜派各種苛捐雜稅接踵而至攤派給李家村民們的頭上。

這一年兩年這麼搞李家村民們還能受的了,畢竟這李家村民們還是頗有積蓄的,但是這年年都這麼搞那村民們自然是難以忍受如此盤剝。

而作為裡正的李岩自然是不可能坐視不理,要不然村民們推舉他當這個裡正是乾什麼的?!

於是這李岩就去找那官府中人協商看能不能減輕一點村民們的負擔,可如今李家已經敗了,那官府中人自然是不會買李岩的賬。

這人走茶涼世態就是如此李岩沒有辦法,所以李岩也隻能站出來帶著鄉親們抗稅。

就在去年年初的時候,官府征收崇禎七年的秋稅,這李岩領著鄉親們在抗稅的過程中失手打傷了征稅的官吏。

這要是放在過去李岩彆說是打傷衙門裡的胥吏,就算是把人給打死,他爹都能利用手中的權力把這事給平了。

可如今他爹已經沒了,所以這打傷官吏那李岩也得擔負法律責任,於是李岩也隻能從老家逃亡去其他地方投奔親友躲難。

這李岩從杞縣逃到陳留縣的時候不小心被那追捕他的官吏給抓住了,就在這大難臨頭之際,李岩被當時從鄭州南下準備返回大彆山的紅娘子所救逃過了一劫。

當時紅娘子見這李岩長相俊美談吐不凡準備拉他入夥當軍師,但李岩認為這紅娘子是一介女流且手下都是一些烏合之眾成了氣候,所以也就婉拒了紅娘子的好意。

這紅娘子當時在跟王鐵鬨緋聞想要借往王鐵的勢,而這李岩如果在他營中當軍師的話,容易引起王鐵那邊的反感,所以紅娘子經過深思熟慮也就此作罷,給了李岩一點銀子把他打發走了。

這李岩從杞縣逃出來之後化名為李信寄居在他鄭州的一個朋友家裡,在鄭州蟄伏的這段時間,李岩也在關注著這天下的大勢。

李岩通過研究認為這大明朝吃棗藥丸很有可能就亡在這崇禎朝。

而如今李岩因為打傷官吏被開革功名仕途以絕,那麼李岩也隻能另辟蹊徑往上爬了。

所以當李岩得知這鐵營轉進豫西山區之後,便辭彆了在鄭州的朋友,隻身前往登封去投奔王鐵想要跟著王鐵博一個錦繡前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