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第1350章 李岩論官府(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350章 李岩論官府(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這胥吏與衙門裡的官員不同,地方上的老百姓除了城裡的居民能夠經常見到衙門裡的縣官依仗出巡之外,那鄉下的百姓一年到頭都見不到幾回。

如果地方上安定無事的話,那這鄉下的老百姓可能幾年都見不到一回衙門裡的官員。

但這胥吏不管是動蕩時期還是太平時期,那可是經常跟平頭百姓打交道的,也正是因為打交道比較多,這老百姓基本上都對這幫胥吏沒有好感甚至是仇恨。

這老百姓到衙門裡麵去辦事那衙門的胥吏索要好處費,衙門的胥吏下鄉征稅經常聯合地方豪強一道盤剝百姓,敢有反抗的話那就被胥吏抓進衙門裡打,當場被胥吏打死的那都不在少數。

而這鐵營乃至全體義軍隊伍從高層到基層在造反前幾乎都是普通人,他們之中絕大多數都受到過衙門裡官吏的迫害,對於胥吏這個群體甚至比衙門的官員還有仇視。

畢竟雖然這罪魁禍首是那衙門裡的官員,但直接對他們進行迫害的是衙門的胥吏,所以這大多數想不明白這個道理的底層人其仇視的物件主要是這幫胥吏。

所以這義軍破城抓住那衙門裡的官員之後,如果官聲好的會進行勸降甚至還會不殺直接放掉,但是隻要抓住胥吏不問緣由直接就是一刀剁了!

因為這幫人那就沒有不做惡的不乾壞事的,在那個群體裡麵好人根本就生存不了,能夠在裡麵待下去那都是一些壞種。

這王小靖他家是馬戶,他爹就是因為官府的胥吏催促上繳馬價銀交不上去,最後實在是拿不出來硬是被逼的上吊自殺。

所以這王小靖那對胥吏這個群體是有著刻骨銘心的深仇大恨,但凡落到王小靖手裡的胥吏,那最後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下場極其淒慘。

...

那李岩對於王小靖如此仇視胥吏也是能夠理解的,畢竟他自己淪落到做反賊那也是被胥吏催繳賦稅給逼上梁山的。

但這李岩到底是官紳子弟,他非常清楚這個罪魁禍首是那衙門裡的官員,胥吏不過是衙門裡的官員和地方豪強手中的工具。

於是這李岩便笑著對那王小靖說道:“王千總切莫激動,在下剛才勸大帥不要把這胥吏當敵人對待,也並非是為那幫胥吏說話,在下自己也是被胥吏給逼的做賊,豈能去為他們張目?!”

那王小靖聽到李岩這話之後冷哼了一聲臉色也稍微緩和了一點。

緊接著這李岩看向王鐵繼續說道:“大帥,適才小靖兄弟所說這胥吏可以咱們自己培養,這話說的倒也沒有錯。”

“畢竟這錢穀、刑名、文牘、建築、匠作、農桑、水利等等一些官府政務,學習起來遠比考科舉要簡單的多,招攬一批粗通文墨之人教上個兩三年也基本上可以勉強上任辦事。”

說到這裡這李岩話鋒一轉看向那王鐵繼續說道:“但大帥想過一個問題沒有,您打下一兩個縣可以把縣裡的胥吏全部都給換了再招一批人,但大帥打下一兩個府甚至是一兩個省,難道大帥還能把他們全換了不成?!”

“這一縣的胥吏少則一兩百人多則甚至上千人,再往上的省府兩級的衙門則是更多,大帥您要是把一府一省的胥吏全給他換了,您上哪裡去找那麼多人來頂上去?!”

“這胥吏是可以培養,可您又上哪去找那麼多粗通文墨之人進行培養?!”

“再說這讀書人向來鄙視胥吏之流,寧願在鄉下教書那都不願意到衙門裡當胥吏,您即使找到這麼多讀書人,可他們也未必願意乾啊!您總不能拿刀架在他們脖子上,逼他們去衙門裡當胥吏吧?!”

李岩這一番話說的那也是有理有據,王鐵和李子建聽了之後那也是隻能是連連點頭表示讚同,就連對胥吏極端仇視的王小靖那也沒有話說。

在唐代以前雖然有官吏之彆,但是這兩個群體之間的界限不是很明朗,吏員乾的好的提拔當官的不在少數,其社會地位並不是很低。

但在唐代之後官吏分野,胥吏被禁止科舉斷絕了上升通道,所以胥吏這個群體被打成了賤籍,在政治地位上甚至比種田的老農還低。

所以這後世之人看史書往往看到的隻有官員而忽略了胥吏這個群體,以至於有的人甚至認為衙門裡的編製就隻有那幾個官員。

就拿那縣衙門來說,那有正式編製的三班衙役六房書吏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卻有很多沒有編製的幫辦和幫閒,如果到了那催繳賦稅的時間,這衙門裡的幫辦和幫閒隻會是更多。

也正是因為衙門裡麵有了這麼多人辦事,所以這朝廷的政令才會貫徹的執行下去。

當然,這肯定也是選擇性的執行,對於官員有利那肯定是會貫徹執行,比如說這加派錢糧,但如果沒有好處那也就不了了之,比如說賑濟災民。

所以如果按照王小靖所說的那樣將衙門裡的胥吏全部給突突了,那根本就不太現實,除非是鐵營不當坐寇專門流寇也就無所謂了。

但王鐵畢竟是有誌於競爭天下之人,那肯定不會甘於當一個沒有根基的流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於是隻見那王鐵起身對李岩抱拳行禮語氣誠懇的說道:“今天聽先生一席話,比我讀的九年書都多啊!王某受教了!”

那在王鐵身旁的李子建聽到這王鐵的話的之後嘴角抽搐了一陣,李子建心想這王大帥那是真不要臉,造反十年看了九年的春宮圖硬是說自己讀了九年的書!

那李岩見王鐵起身對他行禮也不敢托大,於是趕忙起身對王鐵躬身拱手還禮道:“大帥客氣了,屬下為大帥謀士自當為大帥建言獻策儘犬馬之勞!”

“哈哈哈!先生請坐!”緊接著王鐵擺手示意那李岩坐下說話。

這兩人坐下之後,那李岩便繼續對王鐵說道:“大帥,這屬下剛才也已經將緣由給講明白了,所以屬下還請大帥儘早下達有關軍令約束營中弟兄。”

“日後但凡捕獲衙門中的胥吏,隻要不是那種民怨極大不殺不足以正人心的惡吏,能夠裹挾的一塊走就裹挾走,不能裹挾走也不要為難,畢竟咱們以後打回了還得需要這幫人。”

王鐵聽後點了點頭說道:“先生說的是,是該這麼辦!”

隨後王鐵回頭便對那楊雄說道:“去給徐祖光那小子說一聲,讓他按照李先生的意思起草一份有關軍令,發到把總一級的軍官手中,不認識的字的派人去念給他們聽!”

“等以後有時間了,老子給他們開一個大會,把這個道理給他們講清楚,以後不要再動不動打殺衙門裡的胥吏!”

“遵命!”楊雄得令之後便離開王鐵的房間,去找那住在王鐵附近不遠的徐祖光去傳達命令。

...

等這楊雄走後不久,那李子建便一臉疑慮的看向李岩問道:“威明兄,本營今年在東出潼關南下江北之後,也曾經一度改弦更張禮遇地方官紳豪強不再動不動對其打殺,也不怎麼搶掠他們的家產。”

“這最後這地方上的官紳豪強沒一個領咱們的情,一個個還是把咱們當做敵人來看待,那您說咱們如今又善待這幫衙門裡的胥吏會不會也重蹈覆轍?!”

李岩聽到李子建這話後立刻便擺手笑著對李子建說道:“子健兄多慮了,那地方上的官紳豪強是官紳豪強,衙門裡的胥吏是胥吏,雖然這兩撥人之間糾纏不清,但是並非是一路人!”

“咱們如果善待他們,這幫人絕對不會如同那官紳豪強一般不領情!”

“哦?!這是怎麼個話說的?!”一旁的王鐵好奇的對李岩問道。

這在鐵營中不管是王鐵他們這些沒文化的人,還是趙勝、梁明倫他們都認為這地方豪強和衙門裡的胥吏是一體的,所以鐵營過去的一些政策也是把他們看做一個群體對待。

這趙勝、梁明倫他們雖然是讀書人,但畢竟沒有接觸過官府且本身也處於底層,不知道這地方豪強與衙門裡的胥吏之間的關係到底是怎麼回事,往往隻看錶麵上這兩撥人勾結在一起盤剝欺壓百姓就把他們當一類人看待。

而這李岩家裡本身就是地方豪強且還跟著他爹當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衙內,所以這李岩非常清楚這兩個群體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

緊接著這李岩便對王鐵開始解釋道。

“雖然這群胥吏夥同地方豪強一道盤剝百姓,但這中飽私囊的大頭那都是地方豪強拿了,十成收入裡麵能拿一成就算不錯了。”

“而這一成的收入還得拿去給衙門裡的堂上官佐貳官以及班房裡的管事上供,真正落到普通胥吏手裡的也沒多少,他們的日子過的比普通百姓也強不了太多。”

“也正是因為這群胥吏大多數並非富裕之人,所以這幫胥吏就指望這些給官府乾活過日子,離了衙門他們根本就沒有生存的本領,隻要咱們占了官府,他們也隻能捏著鼻子跟咱們乾。”

“除了這一點之外還有一點。”

“地方官紳豪強不敢從賊那是怕咱們義軍打不過官軍,等官軍殺回來之後把他們當反賊給辦了,將他們那萬貫家財全給充公。”

“因為這大明朝不缺想要當官紳豪強的人,隻要這些豪強敢謀反,朝廷滅了他們之後可以迅速的再扶持一批上來代替他們。”

“但胥吏就不一樣了,因為這衙門需要他們這群胥吏來運轉,官軍即使打回來了也不會對他們大開殺戒,最多也就是挑一兩個領頭的砍了以示懲戒,要是全給殺了,這衙門還要不要開了?!”

“所以在這幫胥吏看來,隻要能給他們一碗飯吃,他們給誰當差也都是當差,哪怕是做賊在他們看來也並非是不能接受,反正這官軍打回來了還得接著用他們。”

“就像是咱們現在一樣,咱們哪怕跟這幫胥吏有再大的仇恨,可也依舊需要用到他們!”

“所以大帥儘管放心大膽的去用這幫胥吏,在官軍打回來之前,他們絕對會好好的為賊寇乾活。”

...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