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第1452章 霍山縣來人(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452章 霍山縣來人(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老林山,左營中軍大帳。

此時時間已經是第二天的下午,這中軍帳內那周兵還有張良善以及左右兩部的千總胡正聰、周智外加四個把總,正圍在一張桌子上研究著兩份地圖。

這其中的一份輿圖是鐵營情報部那邊提供的石頭咀鎮周邊地形圖,另外一份則是左營的哨探、細作根據這兩三天的實地偵查情況繪製的一張簡圖。

情報部提供的輿圖重點側重在標準石頭咀鎮附近的村落、堡寨等人員聚集點,而左營繪製的簡圖則是重點在鷹巢山附近一片的路網和水網上,兩張地圖正好是可以互補。

那周兵和胡正聰、周智他們幾個看著這兩張地圖那也是直搖頭,因為這鷹巢寨的主寨和幾個分寨都是建立鷹巢山及其附近山上的易守難攻之地。

隻見那胡正聰瞧著這兩幅地圖歎了口氣對周兵說道:“協統,這鷹巢寨的幾個寨子大多都是建在那沒什麼好路的山頂上,如果我們強攻一擊不能得手,勢必會打成持久戰。”

“即使一擊得手攻上山寨,但萬一叫這寨中的賊寇給趁亂跑掉大半,賊心不死跟咱們在山裡兜圈子耗起來,這對咱們也不是什麼好事。”

“因為這山路崎嶇難行咱們轉運糧草上山給部隊送補給十分困難,稍有不慎就有在山中斷糧的風險。”

此時這鐵營所麵臨的問題也就是過去官軍所麵臨的問題,那官軍為什麼很少進山剿賊,就是因為山裡的路不好走,運糧草的成本實在是太大。

有些山路彆說是走兩輪的馬車,就連獨輪車也走不了,隻能是完全靠人力來肩扛手提,經常出現糧草運到半路上還沒送到就被運糧隊伍吃完了的情況。

這官軍有著地方官府作為後援支撐尚且出現這種情況,而周兵的左營則是完全需要靠自己來籌糧運糧,那就更彆提在山中跟那些土寇打持久戰了。

...

那在一旁的周智也接著對那周兵說道:“協統,咱們手下的弟兄雖然也擅長打山地戰,可再怎麼樣也是會有傷亡的。”

“本營馬上要擴編為協了,目前正是用人之際,這個時候可不能把弟兄們的命白白給送在這裡啊!”

這不管是周兵還是胡正聰、周智都清楚,不管那黑頭獅救不救得了,恐怕都是會對那鷹巢寨下手的,因為這鐵營要占據石頭咀鎮,那就必須得將周邊的威脅清理掉,除非是鷹巢寨主動搬家。

而負責駐守和治理英山、羅田兩縣的是劉體純的前協,他們左營即使把鷹巢寨這幫土寇給滅了,到時候這本地的利益也是歸了前協,跟他們又沒有任何關係。

如此一來,這左營上到周兵下到他們這些千把總,都對攻打鷹巢寨缺乏興趣。

...

周兵聽到這兩人的話後那也是默不作聲,隻是在那裡皺著眉頭低著頭盯著地圖瞧著,心裡不知道在想著什麼,而就在此時那帳篷外進來一名左營的親兵對周兵稟告道。

“啟稟協統,寨門外一撥人自稱是從霍山縣來的,說是您的結拜兄弟!”

周兵一聽到親兵的稟告後,原本那緊鎖著的眉頭立刻便舒展開了,然後表情非常的高興的擺手對那親兵說道:“快請他們來中軍大帳!”

“是!”待親兵走後,那周兵便對在屋內的胡正聰、周智等人說道:“你們幾個先回去吧,待會有事我再叫你們過來商量!”

“遵命!”

這胡正聰、周智等人見周兵要會見客人,也就沒有在中軍帳內停留。

這幾人走後張良善領著幾個弟兄把帳篷內收拾了一下,在中軍帳內擺了一張茶桌和幾張椅子沏了一壺茶,等著周兵的那幾個客人過來。

張良善這邊佈置好了之後不久,那中軍大帳外便傳來了一陣嘈雜的聲音,緊接著隻見剛才那個親兵進來對周兵稟報道:“協統,那幾位客人已經來了!”

“快請他們進來!”

“是!”

緊接著這帳篷外的衛兵掀開了布簾子,隨後就見到三名長的人高馬大五大三粗的壯漢走了進來,這三個壯漢其中一個麵相看起來有四十多歲,另外兩個則是顯得比較年輕二三十歲的樣子。

當這三人進來之後,便一齊向那起身迎接的周兵笑著抱拳行禮道:“見過周大哥!”

“三位兄弟無需多禮,請上座!”周兵見狀立刻抱拳還禮,然後做了一個請的動作。

.這三人是霍山縣境內烏龍山的三個山寨寨主,寨名分彆為烏龍北寨,烏龍東寨和西寨,分彆占據著這烏龍山的三個方向。

同時這三人還是結拜兄弟,這老大是烏龍北寨的頭領,外號為“一炷香”真名叫趙有才今年剛好四十歲。

老二是烏龍東寨的頭領,外號為“一根蔥”真名叫陳景從今年三十歲,老三是烏龍西寨的頭領,外號為“一根棍”真名為呂敬粱今年二十九歲。

這三人都是鳳陽衛所的軍戶逃卒並且還是一個千戶所的,不過並不是一起擱一塊逃到大彆山來做賊的。

其中老大“一炷香”來的比較早,在天啟年間就已經當了逃戶進山做賊,而另外兩個則是在崇禎三年的時候逃進山裡做賊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雖然後麵兩個進山做賊比較晚,但這兩人進山的時候恰好遇到流民潮,所以這兩人包括那老大“一炷香”都各自手底下有一批人馬。

當時這英霍山區乃至整個大彆山都處於官府與山賊大亂鬥的局麵,而這三人因緣際會湊到了一塊去,恰好這三人又都是鳳陽老鄉,所以乾脆就結拜為異姓兄弟在山中抱團取暖對抗官府和防備同行。

也正是因為三人在結拜之前就已經有了自己的班底,所以三人考慮到合並之後這內部矛盾難以調和容易傷了和氣,於是也就各立山寨過自家的日子,有事一塊扛有好處兄弟三人一塊分。

今年上半年鐵營周楊孔三部在渡淮河受阻退入霍山縣山中之時,部隊因為缺少糧草找那附近的土寇山民購買糧草。

當時那烏龍北寨的“一炷香”趙有才便起了結交之心,於是便勸他另外兩個結拜兄弟,以低於市場的價格賣給周兵他們糧食,並且他們還送了當時領頭的周兵上百斤的好茶葉。

周兵雖然當時沒有什麼表示但是心裡記著這個情。

等著王經緯與周楊孔等部會合後,那王經緯領著大夥們在山裡四處亂竄,對外衝出去弄不到糧草,對內又不捨得拿出銀子來賣糧食,搞得弟兄們生活非常的拮據。

後來這周楊孔等人便都不搭理王經緯,明裡暗裡拒絕服從他的命令自行其是,自己想辦法去籌集糧草,而當時王經緯他們就活躍在霍山縣到潛山、桐城等縣的山區中,與烏龍寨離著不是很遠。

那烏龍寨的“一炷香”也是一個有心之人,一直都與那周兵保持著聯係,在得知周兵手下的弟兄缺衣少糧,這“一炷香”趙有才果斷的與他那兩個結拜兄弟湊錢賣糧食免費送給周兵。

周兵那也是個老江湖,知道這三個土寇如此下本錢肯定是有所求的,但送上門來的好處不拿白不拿。

果然在某一天這“一炷香”趙有才來向周兵求援,說他們被隔壁的土寇給欺負了,希望周兵大哥替他們主持公道。

其實這完全就是他們這些土寇因為爭奪茶場狗咬狗罷了,但周兵拿了人家的好處肯定給幫忙,所以周兵出手幫他們乾掉了幾個與烏龍寨爭奪茶場的土寇。

而這“一炷香”三兄弟那也是非常的懂事,果斷的將他們茶場的股份拿出五成送給周兵,周兵推辭不受,一炷香三兄弟再三請求,周兵勉強接受了兩成的乾股。

隨後這周兵便提出與他們三個結拜為兄弟,這三人那自然是非常的欣喜的同意與周兵結拜。

不過這兩成的乾股現在已經沒了,因為王鐵下令不允許他們這些軍頭做生意。

...

這周兵與那一炷香三人寒暄了一陣後便落座議事,周兵坐在茶座的主位上,一炷香趙有才與周兵對席相麵,那一棵蔥和一根棍打橫對坐,張良善則是在一旁給幾人斟茶倒水。

四人落座喝了幾口茶之後,那一炷香趙有才便一臉為難的看向周兵問道:“周大哥,前段時間您來信說茶場的分紅您不要了,我們幾個兄弟心裡都有些過意不去。”

“雖然您在信中說是鐵大帥不允許您幾位做生意纔不要的,可這天高皇帝遠的,您就算是拿了自家茶場的分紅,那鐵大帥也不知道啊!”

“是啊!周大哥,咱們不說你不講誰又知道您拿了股錢,再說這鐵大帥估計也就是說說而已。”

“就是啊!這年頭出來混的誰不弄點外水?!”

...

緊接著那一棵蔥和一根棍也都放下茶杯對那周兵勸道。

周兵聽到這三人的話後立刻便擺手示意對他們嚴肅的說道:“三位兄弟不要再說了,我鐵營不是那等沒有規矩的烏合之眾,是有令就行有禁就止的精銳之師!”

“我家大帥的軍令便如山倒一般,任何人都不容違揹他的意誌!這也包括我在內。”

那在一旁的張良善聽到周兵這番話後差點憋不住笑出聲來。

張良善心想周協統這麼多年來明裡暗裡不知道乾了多少違反軍法軍紀的事,但說起這種糊弄人的場麵話來,那簡直是臉不紅心不跳像是真的一樣。

不過周兵見到這三人的臉上有憂慮之色後便又補了一句道:“三位兄弟放心,我周兵不是那等隻認錢不認兄弟的卑劣之徒。”

“三位兄弟在我困難的時候幫助過我,這個情,兄弟我是記下來,過去怎麼樣,以後我們兄弟四人還怎麼樣!”

這三人之所以硬是要塞給周兵茶場的股份,就是想要跟他結成利益共同體來對抗外部的威脅,可當周兵不要他們的股份之後,這三人便害怕周兵以後也不幫他們了。

但如今周兵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所以這三人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

當然,這周兵之所以能爽快的不要他們的股份,主要是這烏龍寨茶場每年的兩成乾股分紅也就三四百兩銀子,一年的總利潤不超過三千兩銀子。

就這麼點錢周兵實在是看不上,畢竟這茶葉生意因為戰亂頻發導致很多百姓破產喝不起茶,所以這生意也是一年比一年難做。

...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