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505章 鐵營總部進入潛山縣
青天鄉,洪家嶺。
這洪家嶺位於青天村以北,準確來說是青天村在洪家嶺的南麓,這洪家嶺是這附近山勢最高東西綿延最長的一座山脈,所以這洪家嶺的南北兩側有著大量的村落,青天鄉的核心區域也就是這裡。
也正是因為這一片的人口過於稠密,耕地所產出的秸稈不夠老百姓使用充當燃料,所以這洪家嶺早在上百年前便被附近的村民砍成了一座光禿禿的山丘。
雖然這大彆山的森林覆蓋麵積非常廣袤,但是這但凡人口聚集的區域也跟山外一樣,附近那就是林木稀鬆寸草不生。
所以鐵營在進駐這潛山縣的青天鄉之後,便在這洪家嶺的一處地勢較為平坦的山頂上安營紮寨,省得去清理搭建營寨的場地。
這過去鐵營每當進駐一地,經常因為紀律鬆弛營寨進出管理不善導致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過去那鐵營的營寨雖然搭建的完整嚴密,沒有死角漏洞且也有憲兵進行巡邏,但經常有弟兄偷偷翻出營寨上外麵出去玩耍,這耍著耍著那就玩出事來了。
但營中的憲兵和各級軍官對此那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他們自己也偷偷出去玩耍,隻要犯了事沒有捅到王大帥或者是鄭彥夫哪裡去那都不叫事。
但這自從鐵營在上個月實行軍餉製度並申明紀律從嚴治軍之後,這些不好的事情不能說沒有,但比以前那是大幅度降低。
首先是那鄭彥夫對憲兵部隊進行嚴厲的內部整肅,將憲兵本部以及各協各營中與那些軍官打的火熱的憲兵,全部都排查了一遍,倒查了這些人好幾年的違法問題。
查明之後,將那些帶頭違法亂紀情節十分惡劣的憲兵,處決了一部分清除出隊伍一批,那些問題較輕的則是狠狠的懲治了一番。
整個憲兵部隊在鄭彥夫的鐵腕整肅之下,執法隊伍的風氣得到了極大扭轉,不再像過去那般知法犯法包庇縱容,為接下來的從嚴治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這鄭彥夫倒查幾年的做法也引起了營中軍官恐慌,畢竟這麼多年來但凡職務到了一定高度的軍官就沒幾個乾淨的,且鄭彥夫倒查的那些憲兵也牽扯出來相當一部分的軍官。
王鐵在瞭解這個情況之後綜合了各方意見經過深思熟慮,下發了一道命令,對在崇禎九年十月以前各級軍官未被發現處置的違法亂紀行為統統一筆勾銷。
雖然這過去王鐵經常把既往不咎這頁翻篇的話掛在嘴邊上,但是如果真的到要整人的時候這話那就是放屁,那王鐵動不動就把隱藏了多年的舊賬翻出來說事。
不過這也不僅王鐵在這麼乾,那下麵的幾個軍頭在整人的時候也是一樣,喜歡把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給倒騰出來。
但這回王鐵以書麵命令的形式下令,將各級軍官過去違法亂紀的行為一筆勾銷,那可就是真的一筆勾銷不再翻舊賬了。
畢竟這過去王大帥嘴上說的話那是可以不作數,轉頭那就說自己忘了這茬說自己沒說過這話,那誰也拿他沒有辦法。
但要是王大帥連簽字蓋章的書麵命令自己都不認賬,那這以後王大帥的軍令政令那可就是廢紙一張了,王大帥個人乃至整個鐵營領導集體的威信頃刻間便蕩然無存。
這雖然過去的那些事營裡不再計較了,但是如果接著再犯那可就不再輕饒了。
不過這那也總有不怕死總有不要命的,就在鐵營駐紮在羅田縣那段時間,依舊是有不少軍官和士兵明知故犯故意挑釁鐵營軍法的威嚴。
而王大帥這回那也是不手軟同時也不再包庇縱容了,各協各營乃至親軍營但凡有違法亂紀的軍官和士兵一律按軍法條例懲治。
那周兵、孔有德向來治軍不嚴自由散漫對手下違紀多有縱容包庇,所以這兩營在那段時間被抓獲的違法人員超過一百多人,被處以死刑者有三十多人,其中這除以極刑者不乏有實職副把總這一級的軍官。
這之所以再往上一級的把總、千總、營統沒有抓到違法亂紀,倒也不是鐵營的憲兵不敢去動他們。
主要是這些中高階軍官那也不可能到跑到營房外麵去,喝酒賭博打架鬨事搶劫強奸殺人放火滋擾百姓。
且不說這些中高階軍官平日裡事務繁多沒那麼多時間去鬨騰,就說這喝酒賭博玩女人這些不良愛好,以他們的權力地位完全可以在營區內解決沒必要跑到營區外麵去。
即使他們跑到營外去玩耍,那也是非常的謹慎不會給人留下把柄。
隻要不出營房大門,那些搶劫強奸殺人打架鬨事的事情也就不會在他們身上發生。
當然,這也不說這些中高階軍官那就個個都遵紀守法跟一朵白蓮花一樣乾淨。
而是他們這些中高階軍官違法亂紀的專案隱藏的比較深,不像那下級軍官和士兵那樣違法行為簡單粗暴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
像那些貪汙腐敗、行賄受賄、濫用職權、失職瀆職等等一些違法亂紀行為,鐵營的憲兵部隊雖然也有那個權力去管,但查起來非常的困難不容易發現。
如果這些違法亂紀行為憲兵部隊也要管的話,那這憲兵部隊的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也不管不過來,所以這些違法違紀行為也隻能是鐵營正在籌備組建的監察機構去管。
這周兵和孔有德兩人見鄭彥夫要處置他手下這麼多弟兄,便去找王大帥說情希望能夠網開一麵。
但他們沒想到這王大帥不僅不看在他們的麵子上法外開恩,而且還以他們兩人身為高官不以身作則反而乾涉執法為由,將二人給打了二十軍棍罰了幾百兩銀子!
不過王大帥那也沒有像過去那樣雙標,這親軍營有人犯法,那王大帥也是一樣絲毫不手軟。
這有一個跟了王大帥的時間超過五年之久,曾經在湫頭鎮之戰用身子替王大帥擋過曹兵射過來的重箭僥幸不死。
如今都已經乾到授副千總虛銜實授親軍營管隊,並且在接下來要準備外放到某營當實職把總。
這樣一名前途無量的弟兄,就因為在羅田縣的時候帶著幾個玩的好的哥們去酒館裡喝酒,這酒多了神誌有些不太清醒膽子大了起來。
在結賬之時嫌那店老闆收他的酒錢收多了,於是一怒之下領著他的幾個好哥們把這酒館給砸了,並且還把店老闆和幾個夥計打的不成人樣。
這事要是放在過去,那王大帥最多也就是打一頓板子罰點錢,如果認錯態度好的話,那估計連職務和職級也不會降。
但王大帥為了整肅軍紀,毫不猶豫的在鄭彥夫送過來的處決判決書上簽字,拖出去當眾砍頭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也正是因為王大帥的以身作則不搞雙標區彆對待,這全營弟兄從上到下對鄭彥夫大開懲戒嚴格執法也就心服口服沒有話說。
鐵營的軍風軍紀也在這一個多月來得到了一百八十度的扭轉,沒有像過去那樣烏煙瘴氣混亂不堪。
這從鐵營進駐到青天鄉的洪家嶺就可以看的出來,這要是放在過去鐵營的營寨紮的再密不漏風,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也不管是不是放假休息的時間,那都有弟兄偷偷跑出去瀟灑然後惹出事端來。
但這回軍紀得到整肅之後,這鐵營的營寨也就是象征性的紮了一圈低矮的柵欄,身手好的甚至都可以輕輕鬆鬆的跳躍過去。
但就這樣一種近乎於不設防的狀態下,那都沒有人敢隨便的往營區外麵跑,平日裡僅有那負責采辦生活物資的輔兵經常進出營寨。
那住在這洪家嶺附近的老百姓,除了在鐵營弟兄操練的時候能夠看到他們在營區外麵活動,其他的時間段基本上見不到鐵營的兵,就好像這鐵營沒有進駐到這青天鄉一樣。
也正因為這鐵營治軍嚴格沒有禍害騷擾附近的老百姓,立刻便收獲了這附近一片村民的好感,都認為這幫鐵賊兵不僅比官軍強的多,還比過去那些從山中過境的流寇強。
本來這陳宗義隻是替鐵營把這山中的大小土寇一個不落的召集過來開會,至於他們是否堅定支援鐵營在這裡建立政權,這陳宗義則是不怎麼上心。
因為這陳宗義也要顧忌一下他的個人名譽,到時候他替鐵營當吹鼓手抬轎子,萬一這王大帥說一套做一套怎麼辦?!那他積攢這麼多年的好名聲豈不是毀於一旦?!
但當陳宗義看到鐵營進駐青天鄉洪家嶺軍紀嚴明與民秋毫無犯,頗有王師氣象天兵風範之後,這陳宗義心中的疑慮也就打消了大半。
於是便決定賭上一把,把他這半生經營的名譽搭進去為鐵營做擔保。
他與張保義兩人親自上門,翻山越嶺的挨家挨戶給這山中的大小土寇做思想工作,讓他們全力的支援鐵營在這裡建立政權。
也正是因為有了陳宗義的擔保,這鐵營籌備的英雄大會那都沒有開起來就已經結束了,山中大小土寇紛紛表示擁護讚同鐵營製定的那幾項同盟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