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第379章 裁撤驛遞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379章 裁撤驛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就在吳牲奉上諭至陝巡查之後沒幾天,朱由檢在批閱奏疏時突然又發現了一封有意思的奏疏。

彆朱由檢每天批閱奏疏從天亮忙到深夜,但其實他看的那些檔案裡麵大多數都是一些垃圾檔案。

不是某一件事情下麵的官員反複提及就是給朱由檢提一些過於離譜的建議。再要麼一封奏疏上萬字其中有意義字不過百十來個,那些官員為了賣弄文采堆字數硬是給奏疏寫到上萬字!

所以彆看朱由檢整天忙活來忙活去,但其實一天真正乾活的時間基本上沒多少。剛開始親政的時候朱由檢對於看奏疏還是很有勁的,可這一兩年來把朱由檢也給整麻了。

一天到晚就是被一些垃圾資訊所轟炸,可就這樣朱由檢還是堅持每天批閱奏疏,明知道是一些垃圾文字他也一樣要逐字逐句的讀下去。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是權力!他要是不去批閱奏疏那就有人會代他去批閱,不是內廷的太監就是外朝的閣臣。作為個人權力**膨脹到繁體的朱由檢來說是不可能願意與他人分享權力,哪怕是一丁點都不行。

這樣一來就搞的朱由檢人都累垮了整麻了依然不肯放下手中的那支批紅的朱筆。

本來今天朱由檢已經做好了接受垃圾文字轟炸的準備,卻沒想到看到了一封讓他眼前一亮的奏疏。

這封奏疏有差不多三四千字,但朱由檢就看到裡麵的十幾個字:“整頓驛務可節省官帑六十萬兩!”

一看到可以省錢這立馬就讓朱由檢興奮了起來!

朱由檢這人與他的爺爺萬曆皇帝有幾分相似,那就是對錢比較敏感,或者說是有些小氣摳門吧!

自他親政這一兩年來,但凡臣下有奏疏說要他出錢的朱由檢基本上都是留中不發,或者是把奏疏移文到戶部去,總之要想朱由檢動內帑那比登天還難。

即使有的時候不動內帑動戶部太倉的銀子朱由檢有的時候都不情不願,在朱由檢看來這內帑和太倉都是他朱家的錢。隻不過內帑支出由他朱由檢一個人說了算,太倉要經過外朝大臣的同意。

朱由檢親政這一兩年來東北抵禦建虜要錢,西南平定“奢安之亂”要錢,九邊各鎮的丘八欠餉要錢,各省的鬨災賑濟要錢。總之自他登基之後就沒有一件事情不是要錢,朱由檢這皇帝都感覺文武百官是不是把他當搖錢樹了?

終於在今天朱由檢見到了一個不朝他要錢,相反還替他省錢的一個官員。

這怎麼能讓朱由檢不興奮不激動

朱由檢順著這份奏疏看下去,隻見落款處寫著“刑科都給事中臣劉懋奏”。

看著這個名字朱由檢倒是有些印象,這個家夥在天啟朝的時候挨過魏忠賢的整也被革過職,在崇禎元年打倒閹黨撥亂反正之後這家夥重新複出做了刑科的都給事中,所以朱由檢對他有些印象。

對於給事中是什麼官職還有這個官位的職能是什麼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筆者在這裡簡略的說明一下。

比如刑科都給事中相當於後世紀委派駐往某某部門的常駐紀檢工作組,但這隻是古今官職的類比具體職能還是有些不同。

給(多音字ji)事中屬於言官,但不隸屬於都察院體係而是直屬於皇帝。明朝有六部對應的有六科,每科設都給事中一人,副手兩人分彆為左右給事中。

人數總共一十八人,這十八個人在大明朝是除了皇帝之外最不能惹的人,都察院的言官好歹受總憲節製,而這些給事中除了皇帝沒人能節製,所以誰惹他們他們能把誰給噴死!

當然,設定給事中的目的不是用來噴百官的,百官有都察院的言官噴,給事中的設定實際上是用來限製皇帝的。

六科給事中有一項權力,那就是可以封還皇帝發出的聖旨!

設定給事中就是為了防止皇帝發出一些不合時宜的亂命,給事中認為皇帝的聖旨是亂命的話是可以駁回的。

可在實際操作中那就可想而知會執行成什麼樣子,有明一代給事中封還皇帝上諭的次數屈指可數,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嘉靖朝給事中在楊廷和的授意下封還了妖道追封他爹為皇帝的詔書。

所以有明一代的給事中根本就沒有應有的職責,隻是一個普通的言官而已。根本就不能與唐代的門下省相提並論(給事中出現在唐之門下)。

所以這幫子給事中正事不乾就專門管和他們不想乾的事情,比如說這刑科給事中居然管起了兵科的事!要知道這驛務可是歸兵部車駕司管的!他一個刑科給事中去湊什麼熱鬨?!



但朱由檢並沒有察覺到劉懋越權管了他不該管的事,相反朱由檢現在已經沉浸到可以省下六十萬兩銀子的喜悅中。

雖然這六十萬兩不多但是也不少啊!這已經不是蚊子腿而是一隻香噴噴的雞腿了!

為了啃到這隻以後把他掛在歪脖子樹上雞腿朱由檢決定召見這位刑科給事中劉懋當麵奏對!

於是朱由檢拿著奏疏興奮的喊著邊上伺候著的王承恩:“王伴伴,下旨!明天讓這個劉懋武英殿見駕!與朕當麵奏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奴婢遵旨!”



第二天刑科都給事中劉懋在一大早便起床排開腹中屎尿並沐浴更衣焚香淨身。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君前失儀,他本身就是言官自然知道這些小細節不注意的話可是會被人抓住往死裡彈的!

朱由檢下旨讓他第二天在武英殿覲見但沒有說具體時間,皇帝沒有說他也不敢問,總之天亮之前最好就在武英殿前等著,免得到時候讓皇帝等他那就不妙了。

所以一大早劉懋就在武英殿前站著,一直等到中午快吃飯的點殿內才傳出一聲尖細的太監聲音:“宣刑科都給事中劉懋見駕!~”

從早上到現在劉懋滴水粒米未進,本來都快餓暈了的突然聽見這個聲音立馬就精神了起來。

於是劉懋整理好衣冠之後小步慢跑的往武英殿前進。

進到殿內劉懋估摸著在距離朱由檢禦座兩丈左右的位置停下來進行五拜三叩。

所謂五拜三叩就是跪在地上前麵兩下子頭不著地後麵三下子頭點地。

“臣刑科給事中劉懋叩見陛下!~”

“劉卿免禮!~”

“謝陛下!”

“王伴伴賜座!”

“臣叩謝陛下宏恩!~”(接著一跪謝賜座之恩。)

“免禮!”

“謝陛下!~”

君臣之間的禮節來回兩下子就折騰完了,這君臣奏對禮節相對簡單,要是大朝會或者祭祀等典禮活動禮節可就沒這麼簡單。

王承恩給劉懋搬了一個小墩子擺在朱由檢禦座前麵靠左的位置,小墩子擺放的位置並沒有與禦座相對,這是為了不讓臣子衝撞到皇帝。

劉懋落座之後君臣就先聊了一堆有的沒的廢話,就是劉懋先拍皇帝一頓馬屁說朱由檢是大明朝百年難遇的聖君明主,朱由檢誇劉懋公忠體國為君分憂,雙方之間事還沒談就先來一頓商業互吹。

吹的差不多了就開始談正事了。朱由檢拿著劉懋的那封奏疏問道:“依劉卿所言,這整頓驛務真的能節省六十萬兩銀子”

劉懋正色答道:“陛下聖明,臣豈敢欺君”

見劉懋如此言之鑿鑿朱由檢問道:“那劉卿快說說該如何整頓這驛務!”

劉懋回憶了一下來之前做的功課之後說道:“整頓驛務之事我朝早已有之!”

“昔神宗朝時太師張文忠公便整頓過驛務,在當時是頗有成效的!臣奏疏之中整頓驛務之法便是當年張文忠公所行之驛法!”

張居正在天啟二年已經被平反,所以劉懋提及張居正並不犯忌諱。

“驛務之弊病主要在於各級官吏濫用勘合、郵符、火牌,致使驛站入不敷出經營困難,上不得不求款於朝廷下不得不攤派於百姓。”

“於此上耗官帑下費民財,上下皆怨道路沸言,以致今日驛政百病纏身為我朝廷之負擔。”

“祖宗朝時張文忠公查此病弊對症下藥,下令嚴查官吏之勘合、郵符、火牌,有敢濫用者一律革職查辦!”

“有擅將勘合借與他人擅發郵符、火牌者交法司議罪!”

“如此一來祖宗朝驛政清明,上不求款於朝廷下不攤派於百姓,士民稱讚道路皆美之。”

“臣查祖宗朝時張文忠公整頓驛務之後每年可省銀六十萬兩,故而臣纔敢斷言整頓驛務可為朝廷節省六十萬兩。”

聽到劉懋的這一番奏對朱由檢是讚不絕口!不過朱由檢關注點始終是那六十萬兩銀子而不是劉懋說的那些細節。

朱由檢想著既然這主意你是劉懋提出來的那麼這事就由你來辦吧!

於是朱由檢說道:“劉卿如此熟悉國朝典故想必對整頓驛務之事已是胸有成竹,那劉卿可願擔此重任!”

劉懋一聽朱由檢這還當場就繃不住了!他一個言官就隻是打打嘴炮而已你居然叫我去辦實事

不過皇帝開口問你可不是真的要征求你的意見而是要看你表決心!

就這樣劉懋隻能硬著頭皮接下這個自己給自己挖的坑,也是給大明王朝挖的墳。

“陛下有命臣豈敢不聽!為君分憂乃我等臣子之本分!”

……

就這樣劉懋從刑科給事中調任兵科給事中專門負責整頓驛務的事情。

這整頓驛務可行而知會是個怎麼整頓的方法,就是最簡單的一招!裁員就完事了!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