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第498章 陝西勤王兵變(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498章 陝西勤王兵變(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這吳大總兵和大明朝其他的武將還是不一樣的,彆的武將貪汙歸貪汙,但是貪汙的最終目的是用來養家丁培植自己的勢力。

大明朝的眾多武將在主觀意願上都是貪汙犯,但是在客觀事實上這些武將都是在以貪汙的形式包圍大明朝。

而這位吳大總兵就不一樣了,他的主觀上是貪汙客觀上也是貪汙,一般按照常理來說大多數武將都會借著勤王這檔子事吃點空餉。

這即使吃空餉也就是禍害一下老百姓而已,而這位吳大總兵禍害老百姓還不夠,還想接著禍害一下當兵。

本來這換一個正常點的巡撫也就和吳大總兵一塊吃點空餉鬨一筆得了,而這位張大巡撫年齡快抵線要退了,想要趁著退之前也撈一筆。

畢竟這有權不用那可就是要過期作廢的,有權不用那是腦子有問題,尤其還是快要致仕的時候。

於是這兩人一拍即合,吳大總兵又給張大巡撫出了一個撈錢的點子。

...

吳自勉看了張夢鯨一眼然後緩緩說道:“張中丞雖然久在官場但未曆邊事,對這邊鎮之事尤其是三邊故事不是很瞭解。”

張夢鯨的官場履曆中,中了進士之後便留京任職,然後外放當知府、再升道台、按察使、佈政使,最後在崇禎二年中巡撫延綏。

張夢鯨的官場生涯中大半時間不是在京城就是在河南這種內地省份,吳自勉說他未曆邊事也確實沒有說錯,在延綏來當巡撫也是張夢鯨頭一回擔任武職文官。

聽到吳自勉這話張夢鯨便知道吳自勉接下來有話,於是便問道:“哦?!還請吳鎮給老夫講講這三邊的故事。”

吳自勉沉思了片刻之後便開口說道:“自萬曆年間開始,朝廷每逢大戰便都會征調三邊勁旅參戰,前有播州、朝鮮之役,後有薩爾滸之戰。”

“萬曆末我朝兵敗薩爾滸,杜鬆帶著延綏鎮的兩萬精兵一戰全死在邊牆外麵,從這事以後西軍這邊隻要聽到援遼入衛一個個都嚇的不敢去。”

“到了天啟年間,征調前往遼東戰場的西軍士卒十個有九個都回不來,以至於現在西軍這邊上上下下對援遼都很抵觸。”

“生怕到時候就跟杜鬆那會一樣全都死在薩爾滸!”

聽到吳自勉這話張夢鯨大概也猜到了吳自勉想乾嘛,於是便有些擔憂的說道:“如果用這種法子撈銀子會不會激起兵變啊?!”

吳自勉聽後擺了擺手陰險的笑道:“這乾什麼事情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如果咱們直接開價說不願意勤王的交多少銀子,這樣一來肯定會怨聲載道說不定還真會整出什麼事來。”

“但是咱們換一個思路呢?!”

“講!”

“我看咱們這樣,咱們就對那些丘八們講就說地方官府不給咱們征調民夫和騾馬,到時候勤王軍東行之事所有的物資都得弟兄們自己扛著。”

“這事咱們也沒有說謊,這些年來出征打仗地方官府就沒有給咱們征調過民夫和騾馬!”

張夢鯨聽後點了點頭道:“老吳你這話說的到沒有錯,老夫在河南從知府乾到藩台,過往的客軍乃至本省的駐軍要出征都很少給他們征調民夫和騾馬。”

其實張夢鯨這話還是騙了吳自勉,地方官府雖然很少給過往軍隊提供民夫和騾馬,但是地方官府還是會借著這個由頭刮老百姓的油水。

張夢鯨說完之後吳自勉接著說道:“這既然官府不給咱們征調民夫和騾馬,那咱們東進勤王總不能叫下麵的丘八自己拉著車扛著銃炮吧?!”

“從延綏鎮到京師可是有兩千多裡地呢!要是這樣走下去那得猴年馬月走到京師?!再說了要是一路負重前行到京師人都快累趴了那還有勁去和韃子拚命!”

“所以說啊,既然這地方官府不出騾馬和民夫那就得延綏鎮的軍戶們自己出了,到時候咱們給他們兩條路選,要麼去勤王入衛,要麼就是出錢雇人去當民夫或者出騾馬給部隊拉物資。”

張夢鯨一聽吳自勉這個主意當場就心花怒放感覺妙不可言!於是不由得讚歎道:“我說老吳啊!你這得虧是當武將,要是你他孃的當文官那指不定得發多大財呢!”

“哈哈哈!~”

吳自勉聽後大笑一聲,接著吳自勉看向張夢鯨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末將這些財還不給中丞大人您發的嗎!”

“哈哈哈!~”

張夢鯨聽到吳自勉這話後兩人對視一笑,一切儘不在言中。

...

時間飛速來到崇禎三年的正月中旬,陝西撫標營、固原鎮標營、寧夏鎮標營、臨洮鎮標營,這四支部隊半個月的時間內相繼簽發完軍戶入伍,現在已經在東進勤王的路上。

陝西撫標營、固原鎮標營、臨洮鎮標營走的是從潼關東出北上過風陵渡去往山西,再走山西去往北直隸。此時的陝西撫標營已經渡過風陵渡進入了山西境內,固原鎮標營和林洮鎮標營也已經快到了潼關。

這三路官軍從簽發軍戶入伍再到路上行軍都沒有整出什麼大活來,一路上都是中規中矩本本分分。

寧夏鎮標營的勤王路線是從陝西外長城寧夏段一路走到與山西的交界處,在河曲黃河渡口處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境內,再從山西進入北直隸。這一路勤王軍也沒有搞出什麼幺蛾子來。

甘肅撫標營和鎮標營這一路由於隔著有點遠,他們是從甘州衛(今甘肅張掖市甘州衛即甘肅鎮駐地)出發的所以走的有些慢,現在才剛剛進入鞏昌府境內。

不過這一路勤王軍稍微有點不妙,雖然巡撫梅之煥和總兵楊嘉謨沒有整些花活,但是一路上這兩貨一個勁的催著士兵們快走,搞的官兵們是怨聲載道。

...

張夢鯨和吳自勉兩人密謀完之後延綏巡撫署對延綏鎮下屬各衛所下達了征兵令,征兵的範圍並不侷限於衛所在籍軍戶就連已經劃為民籍的軍餘也在征召之列。

這麼大範圍的簽發軍戶和軍餘當兵延綏巡撫署給出的理由也非常簡單,如今韃子入侵畿輔進犯京師,你們這些軍戶作為大明朝的臣民怎麼能不去保衛皇上呢?!

這皇上如今有難正是你們這些做臣民的表忠心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對君父有難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是抵觸的,那這些人必然都是彆有用心的刁民反民!

原本延綏鎮這邊隻需要簽發個幾千號人填補一下兩標營的空額就行了,可在張夢鯨和吳自勉的騷操作之下直接就簽發一萬多名軍戶軍餘來當兵!

當然,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軍戶軍餘並沒有到榆林衛報到,有的交過免役錢和騾馬錢或者是提供了騾馬之後便沒有去當兵。

但是這些軍戶軍餘裡麵大多數都是窮人,有相當一部分的軍戶最終還是迫不得已的去往榆林衛報到。

在這其中就有來自榆林衛下屬寧塞營千戶所(今陝西榆林市靖邊縣)的神家兄弟。

這個寧塞千戶所的世襲千戶便是原延綏總兵杜文煥,不過在崇禎元年的時候杜文煥因功晉升為榆林衛世襲指揮僉事。

這神家兄弟從祖上到現在一直就給杜總爺家當著農奴,也不知道的是運氣不好還是與杜總爺家關係疏遠,這神家兄弟二人弓馬嫻熟居然沒有被杜總爺選為家丁。

不過這也足以可見兄弟兩人在寧塞千戶所是那種沒有地位的人,所以這次延綏巡撫署僉軍自然簽到這兄弟倆的頭上去了。

與神家兄弟一塊從寧塞千戶所簽發到榆林衛當兵準備勤王的還有高應登、郝臨庵等一批軍戶。

...

榆林衛城,延綏鎮標營某處營房。

現在的時間是崇禎三年的正月中旬,到了晚上之後天上的月亮幾乎可以照亮整個夜空,雖然這月光照耀在大地之上,但是在營房之內確實漆黑一片。

某處營房之中的十張床鋪上麵坐滿了差不多二三十號人,在這個房間裡麵有一盞微弱的油燈,油燈的燈光太過於黑暗以至於看不清楚這營房之內的幾十名官兵長什麼樣子。

不過從燈光照在人身上射在牆上的影子可以看的出來,這屋內的官兵個個都是些精壯的漢子!

這個營房之內領頭的官兵便是神一元,他們兄弟倆被簽發至榆林衛之後便直接授了個什長,這屋內的官兵都是他們手下的弟兄。

神家兄弟兩人都已經四十多歲了,哥哥神一元至今都沒有結婚,而弟弟神一魁早年雖然結婚,但是妻子因為難產而死但是給他留下了一個女兒,如今也早就已經嫁了人。

此次跟著神家兄弟一起簽發到榆林衛準備勤王的也有他的女婿孫繼業,不過他這個女婿在神家兄弟這個幫派之中存在感並不是很強,而且還頗有一絲被裹挾的味道在裡麵。

神一元看著屋內桌子上那盞隨時都有可能熄滅的油燈語氣有些悲涼的說道:“諸位,咱們如今就像這油燈裡的燈油一樣,隨時就要被榨乾了,到時候油儘燈枯死無葬身之地!”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