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第775章 張道濬的救兵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775章 張道濬的救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趙勝說的這番話也正是王鐵所擔心的問題,周兵剛立大功如今便遭重罰,這會給人一種王鐵容不下有功之人的印象。

雖然事情並非如此,但世人都是很膚淺的,隻會看錶麵的問題,而不會去深究其中的原因。

就比如曆代開國君王屠戮功臣一樣,這些功臣雖然不當有如此結局,但世人隻看到開國帝王殺他們的可憐一麵,卻很少看到他們飛揚跋扈目無王法的那一麵。

“等周兵回來再說吧!”王鐵歎了口氣說道。

此時王鐵也沒想好該怎麼處置周兵,所以等周兵回來之後看他是個什麼說法在做定奪。王經緯等人見狀也隻好作罷不再繼續追究。

...

再把鏡頭轉到沁水這邊來。

沁水這邊的情況和鐵營總部的推測的一點都不差,張道濬帶著團丁家眷跑到了沁水,然後周兵聯合王光恩還有賀宗漢一道圍攻沁水縣。

在沁水縣堅守的張道濬果斷派出塘兵去求救,除了往滁安府派人去找宋統殷求救之外還專門派人去浮山縣請救兵。

張道濬之所以知道浮山縣有一支救兵,主要是從府城鎮的巡檢司巡檢口中得知的,所以張道濬才往沁水縣城撤退,這樣一來浮山縣的這支官兵也就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沁水縣淪陷於賊手。

這沁水縣城兩麵環水一麵是山,縣城的南邊是沁水縣河,即沁水河往東的一條支流。

在這條支流之中還有一條支流,也就是梅河,此河從沁水縣西城門外流過流入烏嶺山中至佛爺山為止,從平陽府到澤州沁水縣官道就在此河的北岸。

沁水縣城的北麵就是烏嶺山係在沁水縣向東延伸的山脈碧峰山,此山當初鐵營進入沁水時曾經駐紮在此地,而現在則是周兵部的駐地,王、賀兩營則是分駐於縣城東之玉皇嶺與西之磨平頂山。

之所以選在這裡,隻因此地地勢險要,居於山頂往下俯瞰便能一窺縣城全貌,縣城以及縣城的附近有任何的動靜都瞞不過在山頂的探子。

這沁水縣除了南城牆之外一共有三個城門,周兵與王光恩還有賀宗漢兩人商議,每部負責一個城門,周兵負責北門,王光恩與賀宗漢分彆負責東西兩道城門。

沁水縣城在去年四五月間被反賊攻陷過一次,不過六月份就被收複了。城池被收複後城防被重新加固過一次,所以周兵他們這群反賊攻了好幾天頓兵城下無所進展。

而且這周兵幾人也犯下了兵法上的一個大錯誤,那就是圍城必缺,周兵三部將整個沁水縣城圍的是水泄不通,這怎麼可能不引起城中官紳兵丁的激烈抵抗呢?!

...

某日上午。

圍在城外的反賊還是像日常一樣推著盾車、雲梯車、攻城錘去攻城,而城上的守軍也是用各種手段招呼這群攻城的反賊。

不斷的有賊寇爬著梯子上城牆,但同時也有賊寇被從城牆上攆下來。

雙方之間就這樣你來我往的互有勝負,看的出來賊寇的進攻是有些疲軟的,而守軍的士氣則是較為的旺盛。

此時的周兵騎著在馬上帶著老本兵正在城下督戰,而他的前方則是一群衣衫襤褸的流民,拿著簡陋的武器跟在盾車後麵往前衝。

這些攻城的炮灰都是山中的流民,不僅周兵部攻城的都是用的流民,就連王、賀兩部也都是一樣,畢竟誰也不會把自己手上的戰兵拿去填線。

要往上填那是到了關鍵時刻,或者是認為可以一鼓作氣拿下城池的時候。

這些流民周兵每天管他們一斤糧食,然後他們就從山裡跑出來給周兵當炮灰,畢竟樹皮草根吃的可沒有糧食香,與其做餓死鬼還不如做一個飽死鬼。

周兵看著這些攻城的炮灰眼中沒有一點的憐憫,但是內心深處還是有一絲的不忍,曾幾何時他也是這種流民,隻不過運氣好混出頭了罷了,運氣不好的話也是這填線的炮灰之一。

俗話說物傷其類,周兵目前就是這麼一個狀態。

雖然此時攻城不太順利但是周兵並沒有感到氣餒,畢竟這城池也不是那麼容易打下來的,總得有一個過程,所以當前的困境周兵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隻要再用炮灰消耗城頭上的守軍一段時間,將城頭上的守軍給耗的無以為繼之時,再派手下戰兵齊上,此城便能告破!

“管營!大帥有命令來了!”

正當周兵在計劃著該怎麼破城的時候,突然聽到不遠處一個聲音的傳來,周兵轉頭一看,隻見是張良善回來了。

這人未至聲音便已經傳了過來,緊接著便是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駕駕!~

籲!~

張良善騎馬來到周兵跟前後便翻身下馬將一封信遞給周兵,然後還遞過去一個錢袋子。

周兵在馬上彎腰接過了王鐵的信還有錢袋子,周兵掂量了一下錢袋子大概有個十幾斤,也就是兩百多兩左右的重量。

於是周兵就有些疑惑的問道:“這銀子是大帥賞給咱們左營還是賞給誰的?!”

張良善聽後低聲的對周兵說道:“管營,這是大帥賞給你的!”

“啊!——”

一聽張良善這話周兵當初腦袋一空然後手中的錢袋子一個沒抓緊直接就掉在了地上去。

“怎麼了管營?!”張良善趕緊將錢袋子撿了起來遞給周兵然後問道。

周兵接過錢袋子放在馬背的背囊裡麵,然後深吸了一口涼氣問張良善道:“良善,你給我說說看,你向大帥彙報咱們追入沁水時,那大帥這麼個語氣表情?!”

隨後張良善便將在陵川鐵營總部帥帳的所見所聞全部報給了周兵,並且還詳細的說了一下當時王鐵說話的語氣變化。

這張良善越往後講周兵那是越害怕,待張良善講完之後周兵的臉色已經發白,然後額頭上都是冷汗。

雖然這王鐵騙過了張良善,但是沒有騙過周兵,從張良善的描述來看,王鐵對他違背作戰計劃擅自突入沁水縣是很不滿的!

想到這裡周兵看了看放在馬背上背囊裡麵的錢袋子,周兵看著這錢袋子越看越不像銀子而是冥幣!

前番長子縣大破張道濬之功王鐵已經賞過了,賞了他個人一百兩金子,然後全營弟兄四千兩銀子。

此番突入沁水縣無功卻有過,而王鐵卻賞他個人兩百兩銀子,這就是屬於是無功受祿了。

這無功受賞於法不和,但王鐵偏偏就賞,這就是王鐵暗示他周兵知法犯法!明知道分兵之前給他佈置的任務是在長治盆地內流動,而他偏偏就突入到沁水縣!

這兩百兩銀子就是王鐵在問他你到底是幾個意思?!

這不怕無緣無故的罰,那就怕無緣無故的賞。因為這無緣無故的罰你可能是你有些地方做錯了你自己不知道,罰了之後也就不再追究。

但這無緣無故的賞你可就不是什麼好事了,說不定就是買命錢!

這周兵腦袋轉的也快,一會的功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所以周兵非常的害怕,因為現在的周兵腦袋裡已經清醒了不少。

當初一拍腦袋繼續追擊之時,第一是因為得勝之後心裡有了一股目空一切的驕傲氣焰,第二這張道濬確實也是義軍的心腹大患必須得除掉。

再加上週兵有意想試探一下王鐵的底線,其次也是送點把柄給王鐵手上,讓王鐵對他放心一點。

但經過這幾天攻城不順,周兵的腦袋便也就冷靜下來了,開始認真思索他這種違抗軍令的行為到底應不應該,那是越想就越害怕,直到這兩百兩銀子送過來的時候,便徹底的擊穿了他心底的防線!

此時的周兵騎在馬上已經有些不穩了,聲音有些顫抖的對張良善說道:“良善..快!快命文書給我寫一份請罪的信送給大帥!要快!”

“這是為什麼?!”張良善有些納悶的問道。

“不要問為什麼!趕快!越快越好!寫好了派快馬送到陵川!”周兵說這話的時候都帶著一絲咆哮的語氣。

“是!”

張良善也沒有再多問,趕緊翻身上馬騎著馬往上碧峰山大營趕去。

張良善走後周兵拆開了王鐵的信件,裡麵就幾個字:“率部撤回陵川。”

這字越少事越大,周兵知道這回他是犯了大錯了,這躲是躲不掉的隻能去麵對。於是便歎了口氣對左右的親兵說道:“你們去通知一下花掌盤和賀掌盤,就說本營要撤了!”

“是!”

隨後周兵的親兵便去東西二門通知王光恩和賀宗漢,緊接著周兵下令鳴金收兵準備回營,然後收拾行李拔營前往陵川去。

...

而與此同時,在碧峰山以北十裡地處,一座名為大廟嶺的山嶺之中正潛伏著好幾百名官兵,這些官兵各個身穿盔甲,且看著都十分的乾練。

這些官兵就是駐紮在浮山縣的援剿官兵,他們是山西內長城沿線一處重要卡口,寧武所的守備部隊。

這寧武所是山西總兵的駐地,但總兵標營是機動部隊,平時負責守備寧武關的就是這支部隊。連這支衛戍部隊都調到晉南來剿賊,可見山西省目前那真是無兵可調了。

“看清楚了嗎?!賊營中有沒有留兵看守?!”

“稟將爺,賊營無兵留守,僅一部分輔兵而已!”

“那好!弟兄們跟我上!”

“遵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