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農女之神獸朏朏的工具人 > 第104章 高溫預警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農女之神獸朏朏的工具人 第104章 高溫預警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沈安信到縣城時日頭已經升的老高,靠著記憶尋到鐵匠鋪。

不等走近就被鋪子外的大火爐烘得停下腳步,熱氣烘得連空氣都變扭曲了。

沈安信擦擦鬢角的汗水,暗自猜測這地方該是全縣城最熱的地方了。

門口立著兩個鐵匠均是彪形壯漢,看年紀明顯是師徒二人。

兩人上身赤膊掄著鐵錘,一下一下擊打燒紅的鐵塊。

胳膊上的肌肉因著用力繃的很緊,隨著震動臉上汗珠滴落到燒紅的鐵塊上,發出“滋滋滋”聲。

沈安信被清脆的叮當聲震得耳朵疼,停在鋪子的台階前喊了一聲“師傅”。

鐵匠師父吆喝一聲拉回徒弟的思緒,專心盯著手下的鐵塊充耳不聞。

直到敲完最後一下,把鐵塊放入火中,才轉頭看向聲音處。

“客人需要些什麼?”

沈安信往他身後側了側,把手裡的圖紙遞過去。

“師傅看看這個東西可能做?照著做七十二個。”

鐵匠師父看著送到眼前的黃麻紙,抬起黢黑的手在大腿處擦了擦才接過去。

“要這麼多?做什麼用?這東西雖小可數量多做下來可不便宜。”

朝廷對鐵器管控嚴格,就連民間的打鐵鋪都要定期過問去向,所以鐵匠才問得仔細。

沈安信照著沈安仁往日的憨厚樣笑笑,“家裡做農具用的。”

鐵匠師父瞟他一眼,雖有幾分裝相可眼睛卻清明的很,是個老實的。

鐵匠師父把手中的紙還回去,“那行,先留二百文定金,五日後過來取就是。”

沈安信抹了把烤紅的臉蛋甩了甩,從懷裡掏出一小塊銀子遞過去。

再不多說一句話匆匆離開了鋪子,這地方真是熱死個人。

這頭一行人回了沈家,趁著幾人研磨艾草的空檔,沈玉姝帶了一罐晾涼的酸梅湯出了門。

這會兒室外溫度已經二十八度,去水田的路上遇著好幾個同路的村民。

一個老漢扛著鋤頭超過她,回頭看了一眼,鋤頭肉眼可見的晃了晃。

嗬,這誰家姑娘這麼講究,還戴著麵紗,越好奇便越忍不住回頭。

沈玉姝被他看的煩了,輕拂麵紗笑著喊了一聲。

“三爺爺,怎麼不認識我了?”

老漢看清是誰後不自在的撇了撇嘴,原來是沈家那丫頭。

過了好半晌才開口,“是沈家丫頭啊,你這副打扮我差點沒認出來。”

沈玉姝嗬嗬兩聲,“這不是天氣太熱,容易曬黑嘛,這兩天田裡忙的很吧。”

老漢經她這麼一說纔想到自己還有活乾,胡亂點了點頭扛著鋤頭走了。

沈玉姝對著走遠的身影齜牙,這老頭,居然衝她翻白眼。

哼,彆以為她蒙了層紗看不到,不就包裹的嚴實了點,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沈玉姝到田裡的時候,沈安仁父子倆正從牛車上往下搬靜置了一夜的草木灰水。

家裡桶不多,隻能一趟趟回去拉,這是最後一趟。

她小跑幾步上前,幫著沈寧柏一起往下抬。

“大伯,這天氣要是再熱的厲害,咱就趁早起還涼快的時候往田裡灌水吧。

曬一天到了晚上再排乾淨。”

“這兩天是有些熱,可你不是說這會兒不能澆太多水。”

沈玉姝扶額看了看高掛在天的太陽,擺手道:“眼下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能不能豐收就看這一個月,可要再這麼熱下去彆說稻子人都得受不了。”

她不過走了這麼一段路,背上就汗濕了一大片。

癢的像有東西在爬一樣,弄得人心裡無端端升起一股燥氣。

“行,聽你的,到時我和你爹倆人輪著來。”

沈安仁聽完鬆了口氣,有辦法就好。

他也怕一年的辛苦白費,畢竟關係著秋天的稅收。

沒有糧食人少吃一口餓一餓也就過去了。

可官府可不管那麼多,少一丁點兒都是不行的。

“嗯嗯,到時我也來。”沈玉姝心裡歎氣。

真是出師不利,沒想到她頭一回種地就這麼不走運。

昨天還覺著溫度不算太高,今天就來這麼一出。

這農民是真難當,難怪人家都說農民是老天爺賞飯吃,心情好壞全捏在彆人手裡。

“你不怕曬黑了?我和你爹來就夠了。”沈安仁看著她打趣道。

沈玉姝忍俊不禁,“大伯,我是女孩子,女孩子即使下田乾活也要當心,曬黑了怎麼辦。”

她這打扮也不算出格,古人是有這種帽子的。

隻是農村人喂飽肚子不易,哪還顧得上在意這些細枝末節。

家裡人說她一個農村人還怕曬黑,太矯情。

可她既然有這個條件為什麼不用。

難道為了怕彆人說閒話便委屈自己,她纔不是那樣的人。

那前世的奇裝異服算什麼,愛說就說,她隻管自己舒服了就行。

沈玉姝和他們把最後兩桶撒完,坐上牛車一起回。

艾草味道濃鬱隔著院牆就能聞到,汁水墨綠清涼。

五背簍艾草經過研磨、過濾得了一大盆艾草汁。

她端上一碗艾草汁開始配製皂液。

豬油加熱倒堿水、艾草汁攪拌,半個時辰才成型。

手邊沒有趁手的工具,薄荷不好提取精油,她打算等曬乾後磨成粉再做。

中午吃飯,沈玉姝趁大夥都在,簡單說了幾句關於高溫對水稻的危害以及應對方法。

沒有高科技隻能用最原始的辦法和經驗行事。

沈老爺子聞言臉黑的深沉,眉宇間全是擔心。

“我看這天有些不對,從開春到現在隻下過兩場雨。

而且熱的又比往年早,隻怕不是好兆頭。”

何氏突然驚撥出聲,“我去河邊摘蘆葦葉的時候,發現了不少帶苔衣的石頭。”

桌上幾人臉色大變,話裡的意思不言而喻。

沈玉姝握筷子的手一頓,那不就是河裡的水位下降了,難道真要乾旱不成?

原主的記憶裡是沒有旱災的,那就說明最近十幾年這個村子乃至附近都是風調雨順的。

慶豐縣地處南北方的交彙地,說起來是個好地方。

既能種水稻又能種麥子,氣候也是四季皆宜。

可一旦南北方有個旱災澇災,這裡便會受到波及,屬於兩頭都不得好的地界。

她看著眾人沉默不語,故作輕鬆的笑笑。

“眼下還沒到嚴重的時候,說不得過兩天就下雨了呢。

等會兒吃了飯,爹去隔壁也和王叔打個招呼,讓他心裡有個準備。”

眾人心思各異,默默吃著碗裡的米飯。

沈老爺子第一個放下筷子,看向沈安仁,“那你待會兒跑一趟村長家吧,把這情況說一說。”

“誒,知道了爹。”沈安仁扒完飯抹了嘴匆匆走向外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