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農女之神獸朏朏的工具人 > 第67章 母女倆學鉤針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農女之神獸朏朏的工具人 第67章 母女倆學鉤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人多力量大,中午沈玉姝挑著擔子到田裡送飯時,秧苗已經插了一多半。

一窩秧苗兩三根,和沈玉姝預想的不錯,最後王滿倉分了一畝多點。

彆人來幫忙沈家中午自是要管飯,按照村裡往日的習慣。

主食做的雜糧飯多放大米,大燴菜燉豬肉,米飯管夠。

來幫忙的人吃的滿意,下午乾活自然賣力。

插完一畝就往田裡注水,讓秧苗及時吸夠水分早日發根。

忙活到天黑連著王家的一畝地纔算全種完。

休息了一冬天,這麼大的種地強度即使有人幫忙也累的不輕。

沈玉姝今天第一次直麵勞作,心裡還是有些震憾的。

前世實現機械化耕種,哪用這麼辛苦。

這古人累死累活乾一年,到頭來還不夠吃的,難怪人家都說古時人活的艱難。

忙完稻子緊趕著把菜地翻一翻,發酵好的餅肥撒入其中,順便給那半畝菠菜也撒一些。

把在庫房用木箱培育的菜苗端出來移栽到菜地裡。

有了之前水稻育苗的鋪墊,對於蔬菜育苗家裡人已經能很好接受。

除了原有的茄子、黃瓜、豆角等,她把長得快的幾樣葉子菜也種了一些。

至於西紅柿、辣椒、西葫蘆的秧苗還沒長好,得再等一個月才行。

土豆、紅薯、玉米這三樣高產糧她隻在地頭不起眼的地方種了兩壟。

地有些不夠用,水果便種了西瓜、草莓兩樣,西瓜苗已經長了四葉一心。

沈玉姝團好合著西瓜苗的土移栽到挖好的坑裡周圍撒上一把農家肥,在攏好的溝裡澆上水便算成了。

“老二,這都是些什麼,見都沒見過,該不是野草吧。”

沈老太太蹙眉看著沈玉姝忙活,指著其中幾樣問道。

孫女不懂就算了,兒子難道也不認識,真是胡鬨。

沈玉姝嘴角微抽,那兩壟水靈靈西瓜苗竟被沈老太太說成雜草。

沈安信笑眯眯的解釋,“我前些日子去城裡雜貨鋪買東西,掌櫃的說這是外來品種,沒人會種。

我想著姝姝這麼厲害,稻子都能整明白,我就拿回來讓她試試,萬一成了也能給家裡填個菜。”

沈玉姝蹲在地上捂臉,沈安信這麼說不是擎等著讓沈老太太埋怨她。

她趕緊抬頭補救,“奶奶,這菜誰都沒見過,要是成了,回頭賣到城裡,這可掙不少錢呢。”

她直切沈老太太的要害,看她還能說什麼。

沈老太太順著孫女的話一想覺得有那麼點道理。

沒看那半畝菠菜長的比村裡任何一家都好,左右這一畝地,由著她可勁造吧。

勉強糊弄過去,父女倆都鬆口氣。

顧氏在旁邊看的直抿嘴,拉著妯娌轉身回了前院。

沈玉姝走在最後一個,順勢摘了一大把菠菜回去。

起身時正對上沈老爺子探究的目光,半彎的身子頓了頓嘿嘿一笑跑了。

午飯她做了菠菜炒雞蛋、涼拌菠菜木耳、清炒菠菜味道都不錯。

她還沒吃過這個世界的菠菜,不好做對比。

不過看沈家人不斷揮舞的筷子想來應該是好吃的。

秧苗移栽後有幾天返青期,她一時閒下來無事可做。

央著沈安信在院裡用竹子搭了個涼亭,就搭在那棵柿子樹下。

借著上山的幌子從空間挖了幾株葡萄苗出來栽到涼亭旁。

等過幾個月不但有酸甜的葡萄吃,多的還可以用來釀酒喝,想想就很開心。

先前沈玉姝一直在想該給顧氏找個什麼事做可以轉移她的注意力。

她在空間幾天好一頓翻找才找到一個顧氏既感興趣又不會太累的手工,針織。

她看著手裡的棒針和鉤針最後選擇了鉤針,在她看來鉤針相對簡單一些好上手。

有現成的毛線和工具,她又去書房淘了教鉤針的書。

可惜了書頁後麵附得二維碼,沒有網路隻能老老實實照書學。

這手藝她是不會的,和顧氏一樣現學,也是為了把書上教的步驟念給顧氏聽。

起初她也是熱情滿滿的和顧氏人手一個鉤針,一針一線的學著。

鉤針針法有起針、鎖針、短針、引拔針等等數不勝數。

前幾樣針法她還能勉強鉤的來,到了引拔針那兒就歇菜了。

不是鉤的太緊就是找錯了位置,簡直一塌糊塗。

她看著自己的纖纖十指半晌,愣是想不通怎麼就擺弄不了一個鉤針。

顧氏看她嘟起的嘴快能掛油壺了,忍不住“噗嗤”笑出聲,好意安慰她。

“你要學不來就算了,不必勉強自己。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大概你在這方麵沒了天賦吧。”

有了顧氏給的台階,沈玉姝愉快的放過自己,扔了手裡的鉤針認真給顧氏讀起書來。

她這雙笨手也就能給顧氏纏纏毛線。

通過這一個來月的學習,顧氏已然能簡單的鉤一些蔬菜水果什麼的。

果然心靈手巧的人學什麼都快。

下一步顧氏打算給肚子裡兩個孩子鉤一些小鞋子小帽子。

她還給顧氏從空間挖了兩顆金桔養在屋裡。

金桔需要每天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喜陽但不能太熱,還要定期修剪枝丫。

不算太操心的盆栽但也得上些心。

也是為了讓顧氏不要一頭紮進鉤針裡去,有個活動腿腳的時候。

白天照顧金桔樹還要學習鉤針,晚上沈寧嘉從學堂回來還會讀書給她聽。

顧氏每天的日子充實起來,再顧不上想東想西。

返青期在沈玉姝的作弊利器加持下穩穩度過。

稻苗開始分蘖,也迎來了第一次分蘖肥,發酵的餅肥派上用場。

連著骨粉一塊兒將將夠五畝水田,撒完第二天沈玉姝就又安排了餅肥發酵。

這次她直接堆在了地頭,蓋上保溫棉,溫度高發酵的更快,能趕上下一回施肥。

分蘖期間水田保持淺水層,讓陽光透過水麵照進苗根好促進分蘖。

這直接關係到將來水稻抽穗,所以定田裡不能留太多水。

沈玉姝照本宣科的把這話告訴了沈安仁。

他雖然不知道自己說的那一大堆理論,但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對此做法還是十分讚同的。

書上還說這個時期雜草開始瘋長,還會搶去稻苗的養分,她便打起了稻田養鴨的主意。

既能使水稻減少蟲害,又能給水稻施肥,最後還有鴨肉吃,一舉三得的好事。

“什麼,你要養鴨子?”沈安信摸著自己臉頓覺腮幫子疼。

他想起自己爹那探究的雙眼實在不知該怎麼開口。

他閨女如今是想一出是一出。

“爹,你彆著急呀,我這都是有依據的。”

沈玉姝瞧他一驚一乍的,心道自己還沒說養魚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