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弟弟是我的白月光 第9章 悄然織網
-
有了公社領導“認證”的這層光環和手裡的資金,林薇的行動自如了許多。
她不再需要偷偷摸摸,而是光明正大地帶著林朝陽上山采集薄荷,甚至開始有意識地移栽一些長勢好的到自家屋後那片荒著的自留地角落。王翠花看在眼裡,雖然嘴裡不乾不淨地罵著“瞎折騰”,卻也冇再強行阻攔。
林薇用那筆錢,去供銷社扯了幾尺最便宜的細紗布,又買了一個小瓦罐和幾個粗陶碗。她將曬乾的薄荷葉仔細地用紗布分包成均勻的小包,每包正好可以沖泡一次。比起之前散裝售賣,這樣顯得更為“精緻”和“標準”。
“潤喉膏”她也改進了配方,用那點珍貴的糖票買了一小包冰糖,混合著薄荷汁和刮來的那點蜜渣,在小瓦罐裡用小火慢慢熬成粘稠的膏l,冷卻後裝入洗淨的粗陶碗,用油紙封口。雖然量少,但看起來像模像樣。
這一次,她帶著這些“升級版”的產品再次來到黑市。她不再蹲在角落,而是選擇了一個相對固定、不那麼顯眼的位置。
“清涼薄荷茶,紗布包好,沖泡方便!”
“冰糖薄荷膏,潤喉止咳,家裡小孩老人都能用。”
她的吆喝依舊聲音不大,但產品形式的改進和之前積累的一點名聲,讓她很快成了這個隱蔽集市裡的一個“熟麵孔”。甚至有回頭客專門來找她買。
“小姑娘,你這薄荷膏不錯,我家小子咳嗽喝了舒服多了。”一個老大娘說道。
“給我再來兩包茶,帶去車間喝提神。”一個穿著工裝的男人遞過錢。
交易變得順暢,收入也更加穩定。林薇數著手裡零零碎碎的毛票和工業券,心裡開始盤算更大的計劃——光是售賣初級加工品,利潤有限,且容易被模仿。她需要更有技術含量、更難以複製的東西。
與此通時,她開始有意識地結交集市裡一些看起來比較實在的攤販。比如那個賣雞蛋的婆婆,林薇會用自已的薄荷茶跟她換幾個雞蛋,給弟弟補充營養;比如那個編竹筐的老漢,林薇會買他幾個小筐,用來分裝物品。
她不多言,隻是通過公平的交易和溫和的態度,慢慢融入這個邊緣的“商業網絡”,從中獲取更多外界的資訊:哪個廠子效益好,工人捨得花錢;城裡最近流行什麼;甚至是一些政策風向的細微變化。
林朝陽成了她最得力的助手。這孩子記性極好,能清楚地記住不通產品的價格,算賬也比林薇用這個時代的演算法快。更重要的是,他眼神機警,常常能注意到林薇忽略的細節,比如某個形跡可疑的人在市場裡轉悠。
“姐,那個人好像看了我們好幾次了。”林朝陽扯了扯林薇的衣角,小聲說。
林薇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是一個穿著舊中山裝、眼神閃爍的中年男人,不像買東西,倒像是在觀察什麼。她心裡一凜,是市管會(市場管理委員會)的眼線?還是吳老蔫找來盯梢的?
她立刻停止了交易,將東西迅速收進籃子,拉起弟弟:“今天差不多了,我們回去。”
走在回村的路上,林薇的心情並不輕鬆。名聲和收入帶來的不全是好處,還有更多的關注和潛在的危險。吳老蔫那邊暫時冇了動靜,但這更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她必須更快地積累資本,更快地找到一條更安全、更高效的出路。
她看著身邊因為幫上忙而一臉興奮的弟弟,輕聲問:“朝陽,怕不怕?”
林朝陽用力搖頭,眼睛亮晶晶的:“不怕!跟姐在一起,我什麼都不怕!”
林薇握緊了他的手。
這張網,她要織得更大,更牢固。不僅要網住財富,更要網住他們姐弟的安穩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