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之科比歸來 第7章 季後賽淬鍊
-
季後賽首輪對陣灰熊的前夜,科比在訓練館加練到深夜。投籃機吐出的籃球在地板上堆成小山,每個球的氣嘴都朝向籃筐——這是他保持了二十年的習慣,連戴維斯偷偷模仿時都會被他敲手腕:“細節決定能不能摸到西決地板。”
淩晨三點的戰術分析會,湖人教練組發現科比的筆記本上貼記了灰熊隊的比賽片段。某頁邊角用紅筆寫著“賈倫·傑克遜的左肩習慣性下沉”,旁邊畫著個簡易的突破路線圖,和2009年對陣火箭時分析姚明的筆記如出一轍。
首戰的灰熊像頭被激怒的猛獸。莫蘭特在籃筐上飛來飛去,每次扣籃後都對著湖人替補席讓割喉手勢,這是他從科比紀錄片裡學來的“心理戰”。科比坐在場邊鼓掌,突然對著場上比劃了個手勢:右手握拳敲三下左手掌心。
戴維斯立刻心領神會,下一個回合就在籃下完成一記暴扣,落地時特意挺胸抬頭——這是2010年總決賽對付加索爾的招數,用身l對抗打亂對手節奏。灰熊教練在場邊看得直皺眉,他年輕時是湖人球探,太熟悉這個手勢的威力了。
次節陷入僵局時,科比突然起身熱身。現場觀眾瞬間沸騰,手機閃光燈連成銀河,連裁判都忍不住看錶——距離他上次季後賽登場,已經過去了整整八年。當他替換裡夫斯上場時,莫蘭特主動走上前擊掌:“終於能防你一次了。”
“小心彆被晃斷腳踝。”科比笑著運球過半場,在三分線外突然急停,籃球劃過的弧線比任何數據模型都精準。莫蘭特跳得很高,指尖幾乎觸到球皮,落地時卻發現科比早站在原地鼓掌——這是典型的“拜佛”假動作,當年晃暈保羅的招數如今用來教育後輩。
半場休息時,莫蘭特抱著冰袋坐在更衣室。手機裡彈出條簡訊,陌生號碼發來的:“你的爆發力足夠,但落地重心太靠前——下次試試屈膝角度再大15度。”發件人備註是“k”。
灰熊的反撲在第三節達到**。他們打出22-5的進攻波,把分差拉大到18分。湖人替補席的氣氛像被凍住,科比突然站起來扯開西裝,露出裡麵印著“gigi’s
ary”的訓練服:“還記得我教你們的‘絕境三招’嗎?”
年輕球員們突然想起常規賽的特訓——落後時要讓的三件事:壓節奏、搶籃板、造犯規。戴維斯在籃下連續搶下三個進攻籃板,裡夫斯的突破開始帶著侵略性,連平時靦腆的托布都敢在三分線外讓假動作了。
末節最後五分鐘,科比在一次快攻中被雙人包夾。他在空中讓出傳球假動作的瞬間,突然把球往背後一拉,手腕輕抖就送到跟進的施羅德手裡。籃球入網的刹那,現場大螢幕切到2012年對陣雷霆的畫麵——通樣的背傳,隻是當年的接球人是費舍爾。
莫蘭特在最後時刻投丟了絕殺三分。他蹲在地上捶地板時,突然感覺有人拍他的肩膀。科比遞來瓶能量飲料:“投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再出手。”他指了指莫蘭特的球鞋,“下次這個角度,試試用指尖撥球。”
係列賽第三場移師孟菲斯,聯邦快遞球館的歡呼聲能掀翻屋頂。灰熊球迷舉著“beat
”的標語,其中個穿24號湖人球衣的小男孩格外顯眼——他舉的牌子上寫著“我爸爸說科比是最厲害的”,牌子背麵貼著吉安娜的aau比賽照片。
科比在第四節的表現成了教科書。連續四次背身單打成功,每次轉身都像精確計算過,肩膀擦著防守球員的胸口卻從不犯規。當他用一記標誌性後仰跳投把分差拉開到10分時,現場突然響起整齊的“kobe”歡呼——連孟菲斯的球迷都忍不住為這記跳投致敬。
賽後新聞釋出會,有記者問莫蘭特是否感到挫敗。19歲的年輕人突然笑了:“被他教育比贏球更值——他剛纔偷偷告訴我,下輪對陣勇士該怎麼防庫裡。”
飛回洛杉磯的航班上,科比的手機震動不停。庫裡發來段視頻,是他模仿科比背身單打的搞笑片段,配文:“等你過來教學啊。”布克則曬出張訓練照,籃球上寫著“曼巴步驟1:低位要球”。
湖人更衣室裡,年輕球員們圍著戰術板討論。科比的筆記本攤在桌上,最新一頁畫著勇士隊的防守漏洞,旁邊用紅筆寫著“庫裡的掩護習慣在左側45度”。戴維斯突然發現,每頁角落都畫著個小小的2號,像個沉默的監工。
深夜的訓練館,科比獨自練習罰球。籃筐的迴音裡,彷彿能聽見吉安娜的聲音:“爸爸,你的罰球姿勢太醜了。”他笑著調整手肘角度,籃球空心入網的瞬間,手機亮起——瓦妮莎發來照片,bianka
穿著迷你湖人球衣,在客廳地板上練習他的後仰跳投,小裙襬隨著動作飛揚。
季後賽的硝煙纔剛剛升起,斯坦普斯中心的冠軍旗幟在夜風中輕輕作響。科比走出球館時,看見月光把自已的影子拉得很長,像個張開的懷抱。他摸了摸口袋裡的籃球,球麵的紋路已經被磨得光滑,卻依然能精準找到投籃的手感——有些東西,比時光更頑固,比勝利更長久。
當他發動汽車時,收音機裡傳來湖人隊歌。科比跟著旋律輕輕哼唱,後視鏡裡的訓練館燈火通明,像顆永遠不會熄滅的星。他知道,接下來的征途會比任何時侯都艱難,但隻要指尖還能感受到籃球的重量,那些關於熱愛與傳承的故事,就永遠不會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