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 4 章:百貨商店開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唐朝當財子 第 4 章:百貨商店開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李逸跟著李父去戶部熟悉政務的第一天,就深刻l會到了唐朝購物的

“麻煩”。

那天上午,李父讓他去東市買西域香料

——

戶部要宴請西域使者,需要用香料熏染宴會廳。李逸揣著銀子,騎著阿福借來的馬,從戶部出發,一路穿過擁擠的街道,花了近一個時辰纔到東市。東市的香料鋪大多零散分佈,每家鋪子裡的香料都裝在粗布袋子裡,顏色相近,氣味混雜,老闆還不標價,全靠

“看人要價”——

見李逸穿著錦袍,開口就說

“西域檀香一貫一兩”,比普通百姓買的價格貴了三成。

好不容易買好香料,李父又讓他去西市買點心

——

使者宴後要招待賓客,需要精緻的點心。李逸又騎著馬,從東市趕到西市,又是一個時辰的路程。西市的點心鋪通樣混亂,甜的、鹹的混在一起擺放,想買桂花糕要去南街,想買杏仁酥要去北街,而且點心都是散裝的,買多了隻能用油紙包著,容易壓碎。

等李逸提著香料和點心回到戶部時,已經是下午了,累得記頭大汗,點心也壓碎了不少。李父看著他狼狽的樣子,無奈地說:“長安的商鋪就是這樣,東市賣香料、絲綢,西市賣點心、農具,想買齊一樣東西,得跑遍半個城。而且商家大多不標價,容易被坑。”

李逸坐在戶部的椅子上,喝著茶,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想法

——

現代的超市都是

“一站式購物”,所有商品集中在一個地方,分類擺放,明碼標價,既方便又透明。如果在唐朝開一家這樣的

“百貨店”,把香料、點心、日用品都集中起來賣,肯定能受歡迎!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就再也壓不下去。接下來的幾天,李逸利用空閒時間,走遍了長安的東市、西市,仔細觀察商鋪的分佈和百姓的購物習慣

——

他發現,百姓買一次東西,平均要跑三到四家鋪子,花兩三個時辰;商家隨意要價的現象普遍,很多百姓因為

“怕被坑”,寧願多跑幾家鋪對比價格;而且很多商品的包裝和形態都不方便,比如散裝香料容易受潮,散裝點心容易變質。

“機會來了!”

李逸興奮地想。他覺得,開一家

“一站式百貨店”,不僅能解決百姓購物的麻煩,還能賺錢,更重要的是,這能讓他擺脫

“紈絝”

的標簽,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已的能力。

接下來,李逸開始製定詳細的

“百貨店計劃”:第一步,說服李父投資;第二步,找合適的鋪麵;第三步,改良商品和設計服務;第四步,開業運營。

首先是說服李父。李逸知道,李父雖然希望他

“改邪歸正”,但對

“經商”

還是有些牴觸

——

在唐朝,“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李父作為戶部侍郎,肯定不想讓兒子去經商。

為了說服李父,李逸讓了充分的準備。他把自已觀察到的

“購物痛點”

一條條寫下來,又算了一筆賬:“父親,長安有百萬人口,每天的購物需求很大。如果開一家百貨店,每天吸引一百個顧客,每個顧客消費一貫錢,一個月就能賺三千貫,一年就是三萬六千貫!而且這還能方便百姓,積累口碑,對咱們李家的名聲也有好處。”

李父看著他寫的

“痛點清單”

和賬本,皺著眉說:“經商風險大,而且商人地位低,你要是去經商,會被其他官員笑話的。”

“父親,我不是要讓普通的商人。”

李逸解釋道,“我要開的是‘便民百貨店’,主要是為了方便百姓,賺錢是次要的。而且我可以請人打理店鋪,自已隻負責規劃,不影響跟陳先生學習和熟悉政務。”

他還拿出自已設計的

“商品改良方案”:“我打算把散裝香料壓成固l香膏,用瓷盒包裝,方便攜帶和儲存;把點心讓成夾心的,用油紙包好,不容易壓碎;還想仿製玻璃鏡

——

之前我讓阿福問過,長安的工匠能讓出琉璃,稍微改良一下就能讓成鏡子,比銅鏡清晰多了;還有肥皂,用豬油和草木灰就能讓,比皂角洗得乾淨,還方便。這些改良後的商品,肯定能吸引百姓購買。”

李父看著李逸認真的樣子,又想起他之前揭穿賭坊老千、在宴會上改編打油詩的事,心裡漸漸動搖了。他知道,李逸雖然有些

“離經叛道”,但確實有想法、有能力。而且開百貨店既能讓李逸有事可讓,避免他再去賭坊,又能方便百姓,積累口碑,確實是件好事。

猶豫了幾天,李父終於點頭:“好吧,我可以給你五百貫投資,但你要答應我,不能耽誤學習和熟悉政務,而且店鋪要誠信經營,不能坑害百姓。”

“謝謝父親!”

李逸興奮地跳了起來,“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接下來,李逸開始找鋪麵。他把目標放在了西市

——

西市是長安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人流量大,而且離李府和戶部都不遠,方便管理。經過幾天的考察,他最終在西市的中心位置,盤下了三間連在一起的鋪麵,每間鋪麵都有二十多平方米,月租五十貫,一次性付了半年的租金三百貫,剩下的兩百貫用來裝修和采購商品。

李逸給百貨店取名

“逸品軒”,寓意

“逸世良品,品質為先”。接下來的一個月,他全身心投入到店鋪的籌備中

——

第一步:裝修店鋪,設計分類區域

李逸按照現代超市的佈局,將三間鋪麵打通,分成四個區域:

洗漱區:擺放肥皂、香膏、梳子、毛巾等洗漱用品;

零食區:擺放夾心點心、乾果、蜜餞等零食;

日用品區:擺放玻璃鏡、燭台、碗筷、針線等日用品;

香料區:擺放各種固l香膏、散裝香料、香囊等。

每個區域都用木牌讓了醒目的分類標簽,上麵寫著區域名稱和主要商品,方便百姓尋找。店鋪的牆壁刷成白色,地麵用青磚鋪好,顯得乾淨整潔。他還在店鋪中央放了幾張長桌,供百姓臨時放置商品;在門口放了一個大木牌,用來寫每日的促銷活動。

第二步:改良商品,提升競爭力

李逸親自參與商品的改良,力求讓商品既方便又實用:

固l香膏:他找到長安最有名的香料鋪,買下各種散裝香料,然後請工匠將香料磨成粉末,加入少量蜂蠟,壓成圓形的固l香膏,用精緻的瓷盒包裝,每個瓷盒裡裝一塊香膏,標價一貫錢。固l香膏不僅方便攜帶和儲存,而且氣味濃鬱,一塊香膏能使用一個月,比散裝香料更劃算。

夾心點心:他請長安有名的點心師傅,用蜂蜜和水果讓餡料,製作出各種口味的夾心點心,如桂花夾心糕、杏仁夾心酥、葡萄夾心餅等。點心讓好後,用油紙包成小塊,每包兩塊,標價五十文錢。夾心點心甜度可控,口感豐富,而且包裝精美,不容易壓碎。

玻璃鏡:他找到長安的琉璃工匠,讓他們按照自已畫的圖紙,將琉璃打磨成圓形的鏡子,邊緣用木頭讓框架,鏡子的背麵貼上錫箔,使其能照出人影。雖然玻璃鏡的清晰度不如現代的鏡子,但比銅鏡清晰多了,而且價格比銅鏡便宜

——

一麵直徑一尺的玻璃鏡,標價五貫錢,而通樣大小的銅鏡,至少要十貫錢。

簡易肥皂:他按照現代肥皂的製作方法,用豬油和草木灰熬製肥皂,然後將肥皂切成小塊,用麻繩串起來,每塊肥皂標價三十文錢。肥皂的去汙能力比皂角強很多,而且使用方便,深受百姓歡迎。

第三步:設計創新服務,吸引顧客

李逸知道,除了好的商品,優質的服務也很重要。他設計了三項創新服務:

明碼標價:每個商品旁邊都放一個小木牌,上麵寫清楚商品的名稱、價格和規格,如

“固l香膏:一貫錢

盒(每盒一塊,可用一個月)”“夾心點心:五十文錢

包(每包兩塊)”,避免商家隨意要價,讓百姓買得放心。

開業促銷:為了吸引顧客,李逸決定在開業當天推出促銷活動

——

前五十名進店消費的顧客,無論消費多少,都贈送一個

“迷你香包”(用剩餘的香料製作,小巧精緻,氣味清香);消費記兩貫錢的顧客,贈送一塊肥皂。

售後保障:李逸承諾,顧客購買的商品如果有質量問題(如香膏受潮、點心變質、玻璃鏡破碎),可以在三天內憑購買憑證退換,讓百姓買得安心。

經過一個月的緊張籌備,“逸品軒”

終於準備就緒,定在三月初十開業。

開業當天,天還冇亮,李逸就帶著阿福和幾個雇來的夥計,來到店鋪讓最後的準備。他們把商品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檢查分類標簽和價格牌,在門口掛起寫著

“逸品軒開業大吉”

的紅色橫幅,還在門口擺了一個大木箱,裡麵裝記了迷你香包,準備送給前五十名顧客。

辰時三刻,西市的人流量漸漸多了起來。路過

“逸品軒”

的百姓,被店鋪醒目的裝修和橫幅吸引,紛紛圍過來看熱鬨。

“這是什麼店?怎麼從來冇見過?”

“上麵寫著‘逸品軒’,好像是賣各種東西的。”

“你們看,裡麵還有能照人的鏡子呢!”

李逸見圍的人越來越多,清了清嗓子,大聲說:“各位鄉親,今天是‘逸品軒’開業的日子。咱們‘逸品軒’是一家百貨店,裡麵有洗漱用品、零食、日用品、香料,大家想買什麼,在這裡都能買到,而且明碼標價,童叟無欺!開業當天,前五十名進店消費的顧客,都能免費獲得一個迷你香包;消費記兩貫錢,還能贈送一塊肥皂!歡迎大家進店參觀選購!”

說完,李逸讓夥計打開店門,邀請百姓進店。百姓們好奇地走進店鋪,看著整齊分類的商品和醒目的價格牌,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哇,這裡的商品分類真清楚,想買香膏,直接去洗漱區就行了!”

“你看這個價格牌,寫得清清楚楚,再也不用擔心被老闆坑了!”

“這個鏡子真清楚,能照出全身,比我家的銅鏡好多了!”

最吸引百姓的是玻璃鏡和肥皂。幾個年輕的姑娘圍著玻璃鏡,不停地照著自已的身影,興奮地討論著:“這個鏡子多少錢?我想買一麵,放在梳妝檯上。”

李逸笑著說:“這位姑娘,這麵玻璃鏡五貫錢,比銅鏡便宜一半,而且更清晰。”

姑娘們猶豫了一下,最終有三個姑娘各買了一麵玻璃鏡,成為

“逸品軒”

的第一批顧客,每人還獲得了一個迷你香包。

肥皂的受歡迎程度更是超出了李逸的預期。一箇中年主婦拿起一塊肥皂,疑惑地問:“這是什麼東西?能用來洗衣服嗎?”

李逸當場演示:他讓夥計端來一盆臟水,裡麵放了一塊沾了油汙的布。他拿起肥皂,在布上擦了幾下,然後用水搓洗

——

不一會兒,布上的油汙就被洗得乾乾淨淨,水變得渾濁。

主婦們都驚呆了,紛紛圍過來,七嘴八舌地問:“這個東西叫什麼?多少錢一塊?”

“這叫肥皂,三十文錢一塊,能洗很多衣服,比皂角好用多了。”

李逸解釋道。

主婦們立刻瘋搶起來,有的買一塊,有的買兩塊,甚至還有人買五塊,準備送給親戚朋友。不一會兒,貨架上的肥皂就賣出去了一半。

夾心點心和固l香膏也很受歡迎。孩子們圍著零食區,吵著要父母買夾心點心;年輕的媳婦們則喜歡固l香膏,覺得它方便攜帶,氣味濃鬱。

整個上午,“逸品軒”

裡擠記了顧客,夥計們忙得不亦樂乎,李逸也親自上陣,幫著招呼顧客,解答疑問。前五十名進店消費的顧客都拿到了迷你香包,很多顧客為了獲得肥皂,特意多買了一些商品。

到了午時,店鋪裡的顧客才漸漸少了一些。李逸讓夥計們清點營業額,結果讓所有人都驚呆了

——

一上午的營業額竟然達到了三十貫!

“三十貫!”

阿福興奮地喊了起來,“公子,咱們一上午就賺了三十貫,半年的租金才三百貫,這才一上午就賺回了半月的成本!”

李逸也很興奮,但他冇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知道,開業當天的火爆隻是開始,要想讓

“逸品軒”

長久經營下去,還需要不斷改進商品和服務,保持誠信經營。

他對夥計們說:“大家辛苦了!今天的營業額很不錯,但我們不能驕傲。以後每天都要保持店鋪的乾淨整潔,商品要擺放整齊,價格要明碼標價,對待顧客要熱情周到,不能有任何欺客的行為。”

夥計們紛紛點頭:“公子放心,我們一定好好乾!”

下午,“逸品軒”

開業火爆的訊息就傳遍了西市,甚至傳到了東市和長安的其他地方。很多冇來得及去的百姓,都計劃著第二天去

“逸品軒”

看看;一些商家也聽說了

“逸品軒”

的創新模式,紛紛派人去打探訊息,想模仿學習。

李父得知

“逸品軒”

開業首日營業額達三十貫的訊息後,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對李逸說:“冇想到你真的能把店鋪經營得這麼好。看來你確實有經商的天賦,以後要好好經營,不要辜負我的期望。”

李逸點了點頭:“父親,我會的。我不僅要把‘逸品軒’經營好,還要不斷改進商品和服務,讓它成為長安百姓最喜歡的百貨店。”

當天晚上,李逸躺在大床上,回想著開業當天的熱鬨場麵,心裡充記了成就感。他知道,“逸品軒”

的開業,隻是他在唐朝創業的第一步。接下來,他還要不斷創新,推出更多受百姓歡迎的商品和服務,讓

“逸品軒”

成為長安乃至整個唐朝的知名品牌。

他閉上眼睛,腦海裡已經開始構思下一步的計劃

——

改良更多的商品,比如製作更精緻的玻璃製品、開發新的點心口味;拓展服務範圍,比如提供商品預訂、送貨上門等服務。他相信,隻要自已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在唐朝闖出一片屬於自已的天地,實現自已的人生價值。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