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異界,帶領全村修仙 第245章 垂釣者
王飛的身影徹底沒入那片翻湧的混沌大陣,如同石子投入深潭,漣漪散去後,隻留下令人心悸的死寂。
碧遊宮前,石皇(王華)負手而立,那與年齡不符的深邃目光,久久凝視著大陣方向。
直到那最後一絲能量波動也歸於平靜,他才緩緩垂下眼瞼,掩去眸中一閃而逝的複雜情緒。
他轉過身,麵對那五個因化形不久、又受大陣氣息驚嚇而擠作一團、瑟瑟發抖的小童。
“怕了?”石皇的聲音平靜,聽不出喜怒。
五個小童,兩個由仙鶴所化的男童,一個由靈鹿所化的女童,兩個由七彩靈鳥所化的女童,聞言都把腦袋埋得更低,不敢吭聲。
石皇沒再多說,隻是抬步向主殿走去。五個小童相互看了看,連忙邁著小短腿,小心翼翼地跟在他身後。
重新踏入這空曠、積塵、彌漫著萬古蒼涼氣息的大殿,石皇微微蹙眉。
“此地,太過死氣沉沉。”他輕聲自語,隨即下令,“清掃。”
五個小童愣住,有些茫然。他們靈智初開,對於“清掃”這種概念還十分模糊。
石皇也不多解釋,他走到一根布滿劍痕的巨大石柱前,伸出白皙的手掌,輕輕按在石柱上。
體內那大羅金仙級彆的混沌皇道法力微微運轉,一股無形的震蕩波以他的手掌為中心,如同水波般擴散開來。
嗡——
震蕩波所過之處,殿內積累了不知多少萬年的灰塵,如同被賦予了生命般,自主地、無聲無息地彙聚起來,化作一團團灰色的球體,懸浮在半空。
地麵、石柱、牆壁、穹頂……所有地方的灰塵都被清理一空,露出了它們原本的材質與光澤。
暗沉色的石板光可鑒人,斑駁的劍痕更加清晰深刻,連穹頂上那幾點星辰光源,似乎都明亮了幾分。
整個大殿,彷彿瞬間被揭去了一層厚重的曆史麵紗,雖然依舊空曠寂寥,卻多了一份清爽與……生機?
五個小童看得目瞪口呆,對這位“石皇大人”的手段更是敬畏。
石皇抬手一揮,那些懸浮的灰塵球體便如同聽話的精靈,自行飛出了大殿,消散在島嶼的微風之中。
接著,他走到大殿那緊閉的、巨大的窗戶前。
這些窗戶並非凡木,而是某種神玉煉製,沉重無比。石皇雙手按在窗欞上,微微用力。
“嘎吱——”
沉悶的聲響打破了宮殿亙古的寂靜,塵封不知多少歲月的窗戶,被一扇扇推開。
霎時間,外界明媚的光線如同金色的瀑布般傾瀉而入,驅散了殿內大部分的昏暗。
帶著花草清香與濕潤水汽的清新空氣,形成一股溫柔的穿堂風,在殿內流轉,將那最後一絲陳腐氣息也捲走吹散。
陽光、微風、生機……這些原本與這座空寂聖殿格格不入的元素,此刻湧入,卻奇異地並未顯得突兀,反而彷彿喚醒了這座宮殿沉睡的另一麵。
五個小童忍不住深深吸了口氣,臉上露出了舒適的表情。
他們本是天地靈物,對於這種自然氣息最為親近。
石皇看著變得亮堂、潔淨、空氣流通的大殿,微微頷首。他又將目光投向殿外那片仙氣盎然的島嶼。
他走到一叢生長了不知多少年、堅韌無比的“鐵線靈竹”前,並指如劍,混沌劍氣吞吐,輕易斬下幾根合適的竹材。
然後,就在殿前那清澈見底的靈池邊,他坐了下來,手指翻飛,如同最靈巧的工匠,開始編織。
他的動作行雲流水,帶著一種獨特的美感。
混沌皇道法力蘊含其中,不僅讓竹材更加柔韌,更是在編織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烙印下一些簡單的聚靈、固形符文。
不過半個時辰,一張造型古樸、線條流暢、散發著淡淡青光和靈氣的竹製躺椅,便出現在靈池邊。
石皇試了試,躺了上去。躺椅微微搖晃,發出細微的“吱呀”聲,十分舒適。他滿意地眯了眯眼。
接著,他又取出一根細長的、不知從何處找來的靈蠶絲線,以及一根彎曲的玉竹枝,稍加煉製,便做成了一副簡單的釣竿。
沒有魚鉤,他隻是在絲線末端,係上了一小團凝聚的混沌靈氣。
他將釣竿甩入靈池之中,那團混沌靈氣沉入清澈的池水,散發出誘人的本源氣息。
然後,他便真的如同一個凡間垂釣的老翁般,靠在躺椅上,閉上了眼睛,似乎睡著了。
五個小童在一旁看得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這位石皇大人,高深莫測地清掃了宮殿,推開了窗戶,就為了在這裡……釣魚睡覺?
然而,他們很快發現,石皇並非真的在睡覺。
他的氣息與整個碧遊宮,與腳下的島嶼,與眼前的靈池,甚至與那遙遠的、被大陣封印的混沌區域,隱隱相連。
他看似在垂釣,實則是在以一種極其放鬆而自然的狀態,感悟著這片聖人道場殘留的一切道韻——不僅僅是劍意,還有那流動的風,滋潤的水,生長的草木,以及那更深層次的、屬於“截”之大道的那一線生機。
他的修為,在這種狀態下,依舊在緩慢而堅定地增長著,對大羅之境的感悟越發深刻。
過了許久,或許是察覺到五個小童的無聊與迷茫,石皇閉著眼睛,緩緩開口:
“爾等既已化形,便不再是懵懂禽獸。大道之下,眾生皆可求索。”
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五個小童耳中,帶著一種直指本源的力量。
“鶴舞長空,其意在‘逸’與‘疾’。”
“鹿鳴深林,其性在‘靈’與‘敏’。”
“鳥翔九天,其神在‘自由’與‘變化’。”
他並未傳授具體的功法,而是根據五個小童的本體根源,點出了他們各自天生親近的大道方向。
五個小童雖然靈智初開,但畢竟是聖人道場孕育的靈物,根骨非凡。
聽到石皇的點撥,一個個如同醍醐灌頂,眼中迷茫儘去,露出了思索與明悟的神色。
他們不再傻站著,紛紛學著石皇的樣子,在靈池邊找地方坐下,或是模仿仙鶴引頸,感受風雲流動;
或是如同靈鹿踱步,體悟草木生機;
或是舒展手臂,模擬飛鳥振翅,捕捉那變化之機。
石皇雖未睜眼,但對他們的舉動瞭然於心。
偶爾,他會再次開口,依舊是簡短的幾個字,或是針對某個小童修煉時出現的滯澀進行點撥。
“過猶不及。”
“順勢而為。”
“意在形先。”
他的指點,往往一針見血,讓五個小童少走了許多彎路。
碧遊宮,這座昔日萬仙來朝的截教聖地,在經曆了無儘的空寂與蒼涼後,終於迎來了一種新的、緩慢而寧靜的生機。
有清風穿堂而過,拂動少年石皇的衣角。
有靈池微波蕩漾,映照著他垂釣的悠閒身影。
有五個懵懂小童,在他的點撥下,開始了各自的求道之路。
時光在這裡,彷彿變得溫柔而綿長。
石皇守著宮,釣著魚,教著童,悟著道。
他在等待,也在成長。
等待王飛的訊息,等待仙朝的來人,也等待著自己破繭成蝶,真正能主宰這片宮闕,乃至探尋那大陣之後秘密的那一天。
而那根垂入靈池的絲線,末端那團混沌靈氣,始終未有“魚”來咬鉤。
或許,他釣的,本就不是池中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