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影視之我到處簽到 第143章 青澀的萌動
第一百四十三章:青澀的萌動
一月的北京寒意正濃,宋倩家的客廳卻因為暖爐的烘烤,彌漫著淡淡的焦糖香氣。週六下午的補課時間剛到,喬英子、王一笛和黃芷陶就準時聚在這裡,手裡捧著韋七提前準備好的
“專屬學習資料”——
英子的資料夾裡夾著天文期刊剪報,笛笛的本子上印著英文劇本片段,芷陶的錯題本旁貼滿生活場景貼紙。
“英子,上週給你留的‘彗星軌道計算’題,有沒有遇到難點?”
韋七剛坐下,就先看向喬英子。他知道英子最近在準備天文競賽,特意找了幾道結合數學的競賽題,幫她提前適應題型。
喬英子立刻把練習冊遞過去,眼睛亮晶晶的:“韋老師,大部分題都沒問題,就是最後一道‘彗星近日點速度計算’,我總覺得公式用得不對。”
她指著題目裡的步驟,指尖不小心碰到韋七的手背,像被燙到似的輕輕縮回去,耳尖悄悄泛紅,“我查了天文資料,裡麵的軌道引數跟數學題裡給的不太一樣,不知道該怎麼調整。”
韋七接過練習冊,仔細看了看她的解題過程,又拿出天文期刊,翻到相關章節:“其實這裡需要注意‘理論模型’和‘實際資料’的差異,數學題裡的引數是簡化過的,咱們可以先按題目給的條件算,再結合實際資料做對比。”
他一邊說,一邊用紅筆在本子上畫輔助線,“你看,把彗星軌道當成標準橢圓,用這個公式就能算出近日點速度,跟你查的實際資料誤差不會超過
5%,競賽裡這種簡化是允許的。”
英子湊過去聽,鼻尖幾乎碰到韋七的肩膀,能聞到他身上淡淡的墨香。她看著韋七認真的側臉,聽著他把天文和數學揉在一起講解,心裡忽然泛起一陣甜
——
以前總覺得數學枯燥,可每次韋老師一結合天文,那些冰冷的公式彷彿都有了溫度,就連他低頭演算時,睫毛在紙上投下的陰影,都讓她覺得格外安心。
“原來如此!”
英子恍然大悟,卻沒立刻收回目光,直到韋七抬頭看她,才慌忙低下頭,假裝整理練習冊,“我……
我現在就重新算一遍,等會兒再跟您對答案。”
旁邊的王一笛早就注意到英子的小動作,偷偷用胳膊肘碰了碰她,換來英子一個
“彆鬨”
的眼神。輪到笛笛時,她故意把英文劇本舉得高些,讓韋七能更清楚地看到她標注的台詞:“韋老師,這段《傲慢與偏見》的台詞,我總找不到‘伊麗莎白的倔強感’,發音倒是沒問題,就是情緒不到位。”
韋七接過劇本,輕聲唸了一句:“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他的發音清晰柔和,還帶著幾分英式腔調裡的優雅,“你試試把‘must
be’的重音往後挪,再把‘want’的尾音拖長一點,就能帶出伊麗莎白‘明知故諷’的感覺,就像你上次演小品時,對‘無理要求’的那種抵觸情緒。”
笛笛跟著唸了一遍,還是覺得差點意思。韋七乾脆站起身,幫她調整站姿:“肩膀再放鬆點,眼神彆飄,想象你麵前站著的就是‘傲慢的達西’,你要讓他知道,你不是那種‘為了財富嫁人的女孩’。”
他輕輕扶著笛笛的肩膀,幫她擺正姿勢,指尖碰到她的校服外套,能感覺到她身體微微的僵硬。
笛笛深吸一口氣,按照韋七的指導重新念台詞,這次果然有了感覺。她看著韋七眼裡的鼓勵,心裡忽然跳得很快
——
以前找表演老師指導,對方隻會說
“再投入點”,可韋老師不僅懂英語,還懂表演裡的情緒細節,甚至記得她上次演小品的狀態。這種被人放在心上的感覺,讓她忍不住想多跟他待一會兒,哪怕隻是多討論幾句台詞。
最後輪到黃芷陶,她捏著物理錯題本,有些靦腆地開口:“韋老師,這道‘電路故障分析’題,我還是沒搞懂為什麼電流表會無示數。”
她的聲音很輕,手指緊緊攥著本子邊緣,生怕自己問的問題太簡單。
韋七沒有直接講題,而是從抽屜裡拿出一套電路模型:“咱們先搭個簡單的電路,你看,當開關閉合後,電流從電源正極流出,經過電阻、燈泡,再回到負極。如果電流表無示數,說明電路是斷開的,就像你家的燈不亮,可能是開關沒關好,也可能是電線斷了。”
他一邊說,一邊讓芷陶親手操作,“你試試把燈泡換成壞的,看看電流表有什麼變化。”
芷陶小心翼翼地接過模型,按照韋七的話操作,果然看到電流表指標不動。“原來是這樣!”
她抬頭看向韋七,眼裡滿是驚喜,“我之前總把‘短路’和‘斷路’搞混,現在看模型就清楚多了。”
“其實物理就像生活裡的小竅門,隻要找到‘看得見的例子’,就不難理解。”
韋七笑著說,還從口袋裡掏出一顆水果糖遞給她,“獎勵你今天主動提問,以後遇到不懂的,隨時問我。”
芷陶接過糖,指尖碰到韋七的手指,立刻紅了臉,小聲說了句
“謝謝韋老師”,就趕緊低下頭剝糖紙。糖果的甜味在嘴裡散開,可她覺得,比糖果更甜的,是韋老師耐心的講解,還有他記得自己
“不敢提問”,特意用模型和糖果鼓勵她的細心。
補完課,宋倩留韋七吃晚飯,三個女孩主動承擔了做飯的任務
——
英子幫著洗水果,笛笛跟著宋倩學炒青菜,芷陶則在旁邊幫韋七剝蒜。廚房裡不時傳來笑聲,英子會跟韋七聊最新的天文新聞,笛笛會哼著英文歌問他發音對不對,芷陶則安靜地聽著,偶爾遞過剝好的蒜,眼神裡藏著不易察覺的溫柔。
晚飯時,宋倩看著三個女孩圍著韋七問東問西,眼裡滿是笑意:“韋老師,您要是不嫌棄,以後每週補課都留在這兒吃飯,正好讓她們多跟您學學,不僅學知識,還學您的細心和耐心。”
韋七笑著答應:“好啊,不過得讓我也露一手,下次我帶食材過來,給你們做我拿手的紅燒肉。”
“太好了!”
三個女孩異口同聲地說,眼裡滿是期待。英子想著
“紅燒肉配天文話題”,笛笛想著
“吃紅燒肉時能跟韋老師聊新劇本”,芷陶則想著
“可以幫韋老師打下手,多跟他說幾句話”。
晚飯後,韋七準備離開,三個女孩跟著送到門口。英子遞給他一本天文雜誌:“韋老師,這是最新一期的,裡麵有關於‘黑洞照片’的分析,您要是感興趣可以看看。”
笛笛塞給他一張自己畫的劇本角色卡:“這是我設計的伊麗莎白形象,您幫我看看有沒有符合人物性格。”
芷陶則遞過去一個手工縫製的小布袋:“裡麵裝的是我媽媽做的餅乾,您餓的時候可以吃。”
韋七接過她們的禮物,心裡滿是溫暖:“謝謝你們,我會好好看的,下次補課咱們再聊。”
看著韋七離開的背影,三個女孩站在門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忍不住笑了。她們沒說出口的是,每週最期待的,就是這兩小時的補課時間
——
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跟那個溫柔細心的人待在一起,哪怕隻是簡單的對話,都能讓心裡泛起甜甜的漣漪。
而韋七走在雪後的街道上,手裡拿著三個女孩送的禮物,心裡也滿是感慨。他能感覺到三個女孩的親近,卻沒往深處想,隻當是孩子對
“能懂自己”
的老師的依賴。他不知道,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三顆青澀的心動種子,已經在三個女孩心裡悄悄埋下,正等著在未來的日子裡,慢慢發芽。
韋七笑著把禮物抱在懷裡,想著下次補課,要更用心地關注她們的情緒,不僅幫她們提升成績,還幫她們守住這份青春裡的小美好。
畢竟,在這個充滿夢想與溫暖的世界裡,能陪伴這些可愛的人成長,本身就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