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影視之我到處簽到 第303章 案子開庭
第三百零三章:案子開庭
上訴材料提交後的第三天,中院傳來訊息
——
案件定於兩周後開庭。韋七拿著開庭傳票走進會議室時,戴曦正對著一疊材料皺眉,麵前攤開的是小偷家屬提交的
“傷殘鑒定報告”
和
“醫療費用清單”。
“對方提交了新的證據,主張小偷後續還需要二次手術,要求追加
3
萬元賠償。”
戴曦抬頭看向韋七,語氣裡帶著幾分警惕,“他們還說,王大哥的‘喝止行為’給小偷造成了‘精神恐慌’,屬於‘間接侵權’,這明顯是在擴大責任範圍。”
韋七接過材料,指尖快速劃過紙張上的關鍵資訊。傷殘鑒定報告顯示小偷為
“一級傷殘”,醫療費用清單裡卻混雜著部分與摔傷無關的慢性病治療費用
——
這正是對方證據的漏洞所在。“先把這些材料裡的不合理費用標出來,”
他將材料推回給戴曦,“聯係法醫諮詢,出具‘摔傷與慢性病治療的關聯性說明’,證明這些費用與本案無關。另外,關於‘精神恐慌’的說法,法律上沒有明確界定,咱們可以主張‘非法侵入住宅者無權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畢竟是小偷先侵犯了王大哥的合法權益。”
“我明白!”
戴曦立刻拿出熒光筆,在費用清單上圈出
“高血壓用藥”“糖尿病檢查費”
等條目,“我下午就聯係法醫,爭取明天拿到關聯性說明。對了,王大哥說樓梯間的監控錄影隻儲存一個月,咱們得儘快去物業調取完整版本,免得被覆蓋。”
“嗯,你下午去物業,我去一審法院閱卷。”
韋七起身拿起公文包,“對方在一審時提交的證人證言、庭審記錄都得仔細看,說不定能找到他們邏輯上的漏洞。比如一審時他們有沒有提到‘王大哥有追趕動作’?如果有,咱們可以用監控和鄰居證言反駁。”
兩人兵分兩路,效率極高。戴曦趕到小區物業時,物業經理正為難地看著監控裝置:“姑娘,不是我不配合,這監控確實隻能儲存一個月,現在隻剩下最後三天的記錄了。”
“麻煩您先把這三天的記錄拷貝給我,”
戴曦拿出律所的介紹信,語氣誠懇,“另外,能不能幫我查一下案發當天的監控備份?哪怕隻有片段也行,這關係到一位普通人家的清白,要是他真的被冤枉賠償,這輩子都難翻身了。”
物業經理看著戴曦焦急的樣子,歎了口氣:“我去問問技術部,看看能不能從伺服器裡恢複部分資料。你等我半小時。”
半小時後,戴曦抱著拷貝好的
u
盤走出物業辦公室,裡麵不僅有近三天的監控,還有技術部恢複的案發當天片段
——
雖然隻有兩分鐘,卻清晰記錄了小偷從進入單元樓、翻找王大哥家房門、被喝止後慌亂逃跑的全過程,畫麵裡王大哥的身影始終在自家門口,連台階都沒踏下過一步。
而另一邊,韋七在一審法院的閱卷室裡,也有了新發現。對方在一審時提交的
“證人證言”
中,有一位
“鄰居”
稱
“聽見王大哥喊‘彆跑’”,但韋七查閱物業登記資訊時發現,這位
“鄰居”
案發當天根本不在小區
——
他前一天就去了外地出差,有高鐵票和酒店入住記錄為證。“這明顯是偽證,”
韋七將相關材料影印留存,“對方為了贏官司,竟然偽造證人證言,這在庭審時會成為咱們的重要突破口。”
傍晚,兩人在律所會議室彙合,將收集到的證據一一擺放在桌上:完整的監控錄影、法醫出具的關聯性說明、偽證證人的出差記錄、鄰居的書麵證言、派出所的詢問筆錄……
滿滿一桌子的材料,漸漸拚湊出案件的真相全貌。
“現在證據鏈基本完整了,”
韋七指著桌上的材料,梳理辯護思路,“庭審時,咱們先從‘小偷非法侵入住宅’的前提入手,強調其過錯在先;再用監控和鄰居證言證明王大哥沒有追趕行為,反駁‘因果關係’的認定;最後指出對方偽證和不合理費用的問題,徹底推翻他們的賠償主張。”
戴曦拿出筆記本,認真記錄著重點:“我還查了類似案例,去年有個‘小偷逃跑摔傷索賠案’,二審法院認定‘小偷自身過錯導致損害,房主無責’,咱們可以在庭審時引用這個案例,增強說服力。”
“這個思路很好。”
韋七點頭,忽然想起什麼,“明天咱們找王大哥做一次模擬庭審,讓他提前熟悉庭審流程,免得開庭時緊張。他是關鍵證人,他的陳述是否穩定,會直接影響法官的判斷。”
第二天上午,王大哥準時來到律所。戴曦扮演法官,韋七扮演對方律師,模擬庭審正式開始。當
“對方律師”
提出
“你喝止小偷時,是否考慮過他可能會慌張摔倒”
的問題時,王大哥明顯愣了一下,語氣有些猶豫:“我……
我當時隻想著有人偷東西,沒想那麼多……”
“不行,這個回答太被動了。”
韋七立刻暫停模擬,耐心指導,“你要明確回答:‘我是在自己家裡發現小偷,喝止他是正當權利,他摔倒完全是因為自己慌亂逃跑,與我無關。’要堅定,不能猶豫,法官才會相信你說的是實話。”
王大哥點點頭,深吸一口氣,重新回答時語氣果然堅定了許多。模擬庭審進行了整整一上午,從質證到辯論,每一個環節都反複演練,直到王大哥能流暢應對各種問題,兩人才停下。
“謝謝您,韋律師,戴曦姑娘。”
王大哥站起身,對著兩人深深鞠了一躬,“要是沒有你們,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現在我心裡有底了,開庭時我一定好好說,不讓你們的努力白費。”
“您不用客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韋七扶起他,“開庭前一天,我們再聯係,確認一下最後的細節。”
王大哥離開後,戴曦看著桌上的模擬庭審記錄,忽然有些擔心:“韋七,你說對方會不會在庭審時突然提交新證據?比如找其他‘證人’出庭作證?”
“有這個可能,”
韋七拿出一份檔案,遞給戴曦,“這是我申請的‘證據失權’申請書,要求法院限定對方提交新證據的時間,避免他們搞突然襲擊。另外,我還聯係了物業和派出所的工作人員,讓他們作為證人出庭,進一步證明案件事實。”
戴曦接過申請書,心裡的擔憂漸漸消散。她看著韋七認真的側臉,忽然覺得,和他一起為正義奮鬥的日子,既充實又有意義。他不僅專業能力強,還總能考慮到各種細節,讓人覺得格外可靠。
開庭前一天,韋七和戴曦最後一次梳理證據,確認所有材料都已準備齊全。夕陽透過玻璃窗灑進來,落在兩人身上,溫暖而明亮。
“明天就是庭審了,緊張嗎?”
戴曦看著韋七,笑著問。
“有點,但更多的是期待。”
韋七抬頭,眼裡滿是堅定,“我期待能通過這場庭審,還王大哥一個公道,也讓更多人知道,法律會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不會讓好人受冤枉。”
戴曦點點頭,心裡也充滿了期待。她知道,明天的庭審不僅是一場辯護,更是一次對正義的堅守。隻要他們拿出足夠的證據,說出真相,就一定能贏得官司,讓王大哥擺脫賠償的困擾,重新過上安穩的生活。
庭審當天,天剛亮,韋七和戴曦就來到法院,等待開庭。王大哥穿著一身乾淨的工裝,手裡緊緊攥著準備好的陳述材料,眼神裡雖然還有些緊張,但更多的是堅定。
“彆緊張,有我們在。”
戴曦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安慰。
王大哥點點頭,深吸一口氣:“我不緊張,我要說實話,讓法官知道我是無辜的。”
上午九點,庭審正式開始。法官敲響法槌,法庭內瞬間安靜下來。對方律師率先發言,依舊主張
“王大哥的喝止行為與小偷摔傷存在因果關係,應承擔賠償責任”,並提交了所謂的
“新證據”——
幾張小偷的傷殘照片。
韋七冷靜應對,逐一質證:“首先,這些照片無法證明傷殘與王大哥的喝止行為有直接關係;其次,根據法醫出具的關聯性說明,小偷的部分醫療費用與摔傷無關,屬於不合理支出;最後,對方曾提交偽證,聲稱有鄰居聽見王大哥喊‘彆跑’,但事實上這位鄰居案發當天不在小區,有高鐵票和酒店記錄為證。”
他一邊說,一邊將相關證據一一呈交給法官,每一份證據都清晰有力,讓對方律師的臉色漸漸變得難看。
輪到王大哥作證時,他按照模擬庭審時的指導,清晰、堅定地陳述了案發經過:“我當時在房間裡,聽見客廳有動靜,出去就看見他在翻我的抽屜。我喊了一聲‘你乾什麼呢!偷東西的!’,他就慌了,轉身往門外跑,然後就聽見樓下有響聲。我沒追他,也沒攔他,監控和鄰居都能證明!”
法官認真聽著,時不時點頭,目光落在監控錄影上時,眼神裡滿是瞭然。
庭審進行到辯論階段,韋七站起身,語氣堅定地說:“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小偷非法侵入王大哥住宅,實施盜竊行為,本身存在嚴重過錯;王大哥的喝止行為是正當權利,未超出必要限度;小偷摔傷是因為自身慌亂逃跑,屬於‘自陷風險’,與王大哥無關。一審判決認定‘因果關係’存在偏差,忽略了小偷的主觀過錯,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駁回對方的訴訟請求,判令王大哥無責。”
他的話條理清晰,有理有據,贏得了法庭內不少人的認可。對方律師還想反駁,卻因為證據不足,說得斷斷續續,始終無法自圓其說。
庭審結束時,法官宣佈
“擇日宣判”,但從法官的表情和庭審過程來看,結果大概率會對王大哥有利。走出法庭,王大哥激動得熱淚盈眶,緊緊握住韋七的手:“謝謝您,韋律師!謝謝您幫我討回公道!”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韋七笑著說,“等判決結果出來,您就可以徹底擺脫這件事,重新過上安穩日子了。”
戴曦看著眼前的場景,心裡滿是欣慰。她知道,這場庭審的勝利,不僅是為王大哥討回了公道,更是對
“正義不會缺席”
的最好證明。而她和韋七,也在並肩作戰的過程中,收獲了更多的默契與信任,這份經曆,會成為他們記憶裡最珍貴的片段。
回去的路上,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戴曦看著身邊的韋七,笑著說:“韋七,咱們又打贏了一場官司!”
韋七轉頭看向她,眼裡滿是溫柔:“不是‘我’,是‘我們’。以後,咱們還會一起打贏更多官司,為更多人討回公道。”
戴曦用力點頭,心裡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她知道,隻要和韋七一起,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們都能並肩克服,在法律的道路上,繼續堅守正義,傳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