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之過好小日子 > 第462章 農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之過好小日子 第462章 農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王慧珍在看莊子的配置,幾千畝地,加上新購的小牛,一共才二十頭牛,平均下來一頭牛要種將近二百多畝的地,太趕了,而且其中還有小牛,還需要時間成長。

現在的農具改善還是挺大的,按著朝廷給出的更新圖,什麼鐵犁,鋸齒鐮刀,打穀機等等,原來的更多是人力夠了湊合用的,現在都需要購置。

看著新入賬的銀子,又算了一下要支出的銀子,倒吸一口涼氣,果然家大業大,花銷也多,不過也就這一次支出多了,首次需要購置的東西太多了。

“春陽,你找人問問哪有草原過來的牛羊,咱們引進點,本地的耕牛多,想要吃肉太不容易了。”

王慧珍想到牛羊,就想到蔚縣紅星農場裡養殖的那些,可惜了,最後都抵給謝家了,雖然自家不吃虧,就是不能想吃就吃了。

“我找人問問,要是沒有,就去找商隊下個單子,最遲明年底就能有吃的了。”

王春陽也是合計了一下,給了個時間。

“還要一年多,當時不該為了麵子,一頭牛羊也沒趕回來。”

王慧珍有些可惜,過時不候,沒有機會了。

“大姐也彆著急,這邊我看需要的耕牛也不少,我去問問,這個能快點。”

“黃牛的種類多,不拘大小先買過來,大不了先養養,要是太多了,還能租給衙門,多養幾隻無礙的,問好了價錢,回來你去賬房支銀子就行。”

如今多了兩個莊子,王慧珍從阮家跟來的人裡找了一個算賬好的,充當賬房,也免了她費心費力,她定期查一下賬。

這次阮家接收了二十三口人,都是陳家出來的,這些人習慣裡宅院的生活,不想去外邊討生活,王慧珍考慮之後留了五家人,難得的機會,這些人都是受過規矩的,這個時候價錢也合適,內外院分一下也不算多。

其中廚房多了一個廚娘,這廚娘本身就是跟陳家簽的長契,王慧珍看人廚藝不錯,就收進來了,她還帶了兩個小徒弟,正好阮家現在人多,有了幫廚,不管是何大花還是新來的廚娘都能忙的過來,至於廚房怎麼分工,這就不是王慧珍管的,有何大花這個廚房管事管著就行了。

王慧珍能身邊多了一個嬤嬤,一個媳婦,這是娘兩個,男人和女婿安排去了外院,還有一兒一女七八歲的年紀,王慧珍看著還算懂事就安排到阮一元身邊,也不做什麼活計,就是陪著玩。

懂花木的一家三口,本來院子的佈景也不算精緻,王慧珍夫妻兩個也不是奢靡的人,也就沒找人另外佈置,這下有人了,正好慢慢調整。

還有一家子是專門做粗實活計的,有兩男三女,看著年紀長的一直做的粗活,年紀輕的還有幾分靈活也先安排做粗活,後邊再看資質如何。

最後是一家六口,這一大家子有兩個老人,是做不得活的,夫妻兩個,一個有做糕點的手藝,一個有做木工的手藝,兩個女兒一手好繡藝,本來是不準備收的,隻是活計實在是好,王慧珍讓秦嬤嬤去看,這有手藝的人怎麼不出去找活路。

“夫人,你是不知道,這一家四個大的真的是一棍打不出兩個屁,您彆嫌棄我說話難聽,跟他們問話真是著急死,半天問不出一句來,兩個女兒強一點,我看夫人要是看好,就收了吧,這家人出去怕是要餓死。”

秦嬤嬤邊說邊搖頭,實在是沒見過這麼木訥死板的一家人。

聽了這話才明白,看來這一家人能找過來已經是費了力氣了。

“那就收下吧,家裡兩個年紀大的也安排好,要是有手藝教教新進的姑娘小夥子,也給他們拜師錢。”

“夫人心善,收下他們算是給人活路一條,那兩個女兒,有相貌有手藝,就這麼出去,怕是要被欺負死。”

秦嬤嬤想起來還是不理解,這人就像是沒有靈魂,人家安排啥就是啥,說不好聽是有點傻。

王慧珍也見了人,對此同意,這要是個潑辣的,還能給自己做主,就這軟弱的性子,確實會被人欺負,況且還是有手藝的,遭人惦記。

家裡一下子多了生麵孔,阮一元還當有意思,尤其是有了人陪他玩,其實家裡成親的幾個下人家裡也有孩子,隻是年紀小,沒有說送進來還要人照顧的道理,過上兩年,過了五歲,能自理了,就能送進來陪著一起讀書。

阮一元馬上就五歲了,這個夏天瘋跑的厲害,曬的黑,這日被王慧珍叫進來。

“娘。”

“一元,娘真是燈下黑,就沒看出來你這一日比一日黑了,乖,咱們不出去跑了好不好?”

王慧珍每日都見好大兒,可不是看不出來,這還是身邊人提醒,她才發現。

阮一元還知道不好意思:“娘~”

“可不能曬下去了,再曬下去就是黑娃了。”

阮一元想到不能曬等於不能出去玩就有些不樂意:“娘,男子漢大丈夫,黑點沒事!”

王慧珍聽見這話有些驚訝:“誰教你的?你纔多大?”

“我上次聽爹還有幾個叔伯說的,我是個大孩子了,娘,出去玩。”

王慧珍被磨的沒辦法,隻能由著人出去,派了人跟著:“嬤嬤,你去,他們人小,震懾不住這小子,要是熱了就叫進屋裡玩。”

“是,夫人放心,我一定會看好了公子。”

家裡的事情忙,難免有照顧不周的地方,王慧珍提醒自己,再忙也不可以忽略了孩子。

莊子的事算是按著規劃推進的,除了麥子,還有玉米紅薯這些高產的,另外原來的莊子更多的傾向於糧食,收了就賣了,養殖的牲畜不算多,問了人才知道,原來的陳家孔家莊子多,各有分工。

阮家的兩個莊子一個是陳家的一個是孔家的,孔家的算是撿便宜了,沒人願意沾手,阮青瑜得了一個。

看著兩個莊子的地勢,王慧珍定了養殖的事,他們家畢竟還沒有說富到專門拿個莊子出來養殖的,分散開也能防止疫病傳染,原來的小莊子建了暖房,這邊的冬日沒有蔚縣冷,弄個暖房也好吃青菜,果然各地各有各的好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