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撿了個奶娃當妹子 第444章 京城破局還未慶,淮南得策又添喜
走下望淮樓的石階,吳天翊腳步輕快,淩青緊隨其後。
行至樓前廣場,兩人下意識對視一眼——吳天翊眼中閃爍著你知我知的心照不宣,嘴角勾起一抹瞭然的淺笑。
淩青則微抬下頜頷首,清秀的眉眼間藏著幾分傲嬌的認可,雖仍是男裝打扮,眼底流轉的笑意卻將那份無需言說的默契襯得愈發靈動。
無需多言,彼此都從對方眼中讀懂了這場談判的完勝!
旁邊的陸豐看到兩人一下樓就眉來眼去那略微曖昧的表情,整個人沒由來的一陣惡寒!
心裡不免暗自吐槽道“哇草,沒想到相貌俊朗的小王爺竟然還有這一龍陽之癖呀!”
“唉,看來我得離他遠點,要不然,我這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樣貌豈不是被惦記了?”
想著想著不自覺地和吳天翊拉開了一段距離,而且看吳天翊的那眼神有種說不出來的嫌棄,搞得趙一都有些莫名其妙起來。
不過如果此時讓吳天翊知道這鬼竟然把自己想得這般不堪,非上前給一腳,大罵道“你也不瞧瞧你啥樣?你就臭美吧!我即便有龍陽之好也不會要你,哦,呸,我呸呸,你才龍陽之好,你們全家都有龍陽之好!”
可是他現在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邊那美嬌娘身上,根本不知道這憨貨在想啥,所以呢,那肯定是沒有所以啦!
這時就聽吳天翊手一揮對著趙一和陸豐大聲喊道,“走,回營!”話音未落便翻身上馬,動作乾脆利落。
二十幾名親衛緊隨其後,翻身上馬,馬蹄聲噠噠作響,如一陣疾風從臨陽關城門疾馳而出,揚起陣陣塵土。
與此同時,望淮樓樓頂的飛簷下,淮南王吳天琦負手而立,目光沉沉地望著那隊漸行漸遠的騎兵。
他眉頭微蹙,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玉佩,神色複雜地喃喃自語:“吾弟吳天烈啊吳天烈,你竟養出如此麒麟兒!燕藩往後,怕是要今非昔比了……”
他長歎一聲,眼中滿是忌憚與感慨,“想當年你我兄弟分家,燕藩不過是北疆苦寒之地,誰曾想如今竟要靠著一個十六歲的世子崛起?”
“這小子年紀輕輕,手段卻比老狐狸還精,往後這天下藩王,怕是有燕藩一席之地了!”
突然他想到什麼,轉身對身旁的幕僚什麼道“去,查查他身邊那女子是何人?為何先前沒有這麼一個人的資訊,那小子看來對她很器重!”
看來吳天琦這隻老狐狸果然不簡單,淩月的易容術不可謂不高明,即便這樣也被他看出了端倪。
其實這也不能怪淩月疏漏,淮南王吳天琦之所以會懷疑,那是因為他早已命人將吳天翊身邊的人打探得清清楚楚,而之前根本沒有淩月這號人!
重要的是在他和吳天翊對談時,吳天翊每每看向這人時,那眼神總是帶著若有若無的情愫!
而這不應該出現在男子和男子身上,這對於他這個縱橫男女情愛數十年的風月老手自然會看得出來,更何況他可以確信吳天翊並無龍陽之好,那這個人必定是一名女子,而且是吳天翊非常看重的人!
現在他已經把吳天翊當做一名重要對手,如何能對這麼重要的一個人不瞭解?
也許這就是淮南王吳天琦厲害的一點,那就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時就見身旁的幕僚趕緊上前躬身應道:“是!王爺,需不需……”
“不必!”吳天琦抬手打斷,“他既有能耐拿盟約換安穩,便有能耐守住這份基業!傳令下去,按盟約交割鹽鐵許可權與糧鐵,莫要落人口實!”
話說,吳天翊一行人一路疾馳傍晚便回到了臥虎嶺軍營。
他未作停歇,當即讓人召集林霄、周靖遠等將領前往主營議事,帳內燭火通明,當吳天翊將望淮樓盟約之事和盤托出時,眾將皆麵露震驚,隨即爆發出陣陣歡呼。
席間,老將周靖遠望著侃侃而談的吳天翊,眼中褪去了往日的審視,多了幾分真切的讚許,微微頷首的動作裡,藏著對這位少年主公徹底的認可——原以為不過是運氣出眾,如今才知是真有經天緯地的謀略。
“小王爺英明!”林霄激動地拱手道,“鹽鐵自由交易、青原牧地牧馬,這可是解了燕藩的燃眉之急啊!”
周靖遠也頷首讚許:“三年緩衝期,足以讓我燕藩練兵屯糧,北疆防線定能固若金湯!”
吳天翊壓了壓手,沉聲道:“事不宜遲,今夜全軍拔營,連夜趕回燕藩!淮南王雖已簽約,但防人之心不可無,需儘快脫離他的屬地!”
眾將領命而去,軍營內頓時響起急促的拔營號角,兩萬大軍井然有序地收拾行裝,朝著燕藩方向進發。
而此時的燕王府內,燕王吳天烈正跪坐在書房的梨花木案幾後,手中捧著一封書信,臉上滿是笑意。
“豆兒,你看!翊兒過幾日就回府了!”吳天烈將手中的書信遞給走進來的燕王妃趙氏,語氣難掩興奮,“真未料及,吾兒竟能在京城攪動風雲,連那權傾朝野的曹進忠都被他一舉剪除!”
趙王妃接過書信,指尖輕撫著信紙邊角,眼中既有掩不住的驕傲,又帶著幾分後怕的佯嗔道,“哼,現在知道咱們兒子的好了吧!”
“那京城本就是龍潭虎穴,他一個十六歲的孩子在裡頭周旋,臣妾這心啊,日夜懸係,唯恐有半分差池——你倒好,竟應允他便宜行事為楚氏洗脫罪行!”
說罷,她嗔怪地瞪了燕王吳天烈一眼,嘴角卻忍不住微微上揚,那份擔憂與嬌嗔交織的模樣,竟還帶著幾分少女般的靈動。
其實無論是燕王還是趙王妃都知道,楚端夢雖無聯羌王謀反實據,卻為了她兒子博文素來針對燕王府與翊兒!
為了這件事趙王妃本就對她心存芥蒂,誰曾想吳天翊竟能拋卻前嫌,以擊退北蠻、活捉大汗阿骨打的不世之功,換那處處與他作對的楚端夢母子周全,甚至讓這對母子在帝後眼中落得賢良之名,他自己卻不惜與朝堂眾臣為敵!
不要說她就連燕王自己做夢都想不到的,可這小子竟然真的做到了,而且從傳回的訊息來看,他一路上對楚氏母子竟是嗬護備至般的照顧,半點不見往日的針鋒相對。
燕王對此雖有訝異,卻也不甚在意——畢竟從前長子吳天洛還在時,他對這紈絝得有些離譜的小兒子本就看不順眼,平日裡對他的事也鮮少關注,隻當他是一時心性轉變。
反倒是趙王妃,望著書信上的字句,心中卻翻湧起舊日的記憶,隱隱察覺到幾分不對勁。
那還是楚端夢剛嫁進燕王府的時節,彼時她還是風姿綽約的長媳,吳天翊也還是個半大的少年。
可趙王妃敏銳地發現,這小兒子看楚端夢的眼神裡,總帶著幾分少年人不該有的熾熱與傾慕,那是男女之間情竇初開的情愫。
她當時驚出一身冷汗,當即找吳天翊嚴厲訓誡:“楚氏是你長嫂,長幼尊卑不可亂!你若再敢有這般心思,休怪母親不客氣!”
吳天翊雖表麵喏喏應下,收斂了神色,可那眼底藏不住的心思,卻讓趙王妃始終放心不下。
尤其是吳天洛戰死沙場後,吳天翊對楚端夢的心思更是不加掩飾,時常借著探望侄兒博文的由頭去楚氏院中,而楚端夢不知是不是心存什麼算計,對這還處於懵懂年紀的小叔子在言行間總帶著那麼點曖昧,這般關係遠超叔嫂之禮。
而趙王妃一直以為是因為楚端夢出生偏遠羌族對中原禮法不是很在意,雖然她在其中也多次暗示楚端夢需守叔嫂分寸,可是楚端夢不僅不收斂反而更加變本加厲,甚至很多時候在她眼裡那就是色誘,這與後來吳天翊變得愈發紈絝不堪,整日流連市井、不問正事,欺男霸女多半有很大關係!
說實在的,若不是楚端夢對吳天翊始終帶著幾分敵意與算計,趙王妃對這個長媳本是滿意的。
她出身羌族貴族,聰慧能乾,將內院打理得井井有條,博文也被教養得乖巧懂事!
甚至在吳天洛戰死後的幾年裡,她還動過讓吳天翊娶楚端夢的念頭——羌族素有“收繼婚”的習俗,中原也預設“弟娶寡嫂”的先例,於情於理都不算逾矩。
對她而言,隻要吳天翊能改掉紈絝毛病,與其讓親兒子這般沉淪下去,不如讓這個有心計、有能力的大媳婦來輔佐他治理燕藩、掌管內院,倒也是一樁兩全其美的事!
要不是後來吳天翊突然失蹤,生死不明,再歸來時又失了憶,性子更是變得沉穩銳利,全然不是從前那個毛躁衝動的少年郎,這“弟娶兄嫂”的打算怕是早成了定局。
所以呢?自然沒有所以了!
如今親兒子脫胎換骨,成了能為燕藩撐起一片天的麒麟兒,她那點讓楚氏輔佐兒子的念頭早已煙消雲散,反倒開始嫌棄楚氏心思深沉、對兒子不利。
趙王妃輕輕歎了口氣,指尖劃過書信上“楚氏母子”四字,嘴角勾起一抹複雜的笑意。
這世間的事,當真是變幻莫測——從前心心念念想促成的事,如今卻避之不及!
從前視若頑石的兒子,如今卻成了燕藩的希望!
這就叫什麼來著?或許,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吧!
“王妃,世子爺的隊伍已出京城,預計半月之餘便能抵達王府!”侍衛的聲音從門外傳來,打斷了趙王妃的思緒。
她抬起頭和燕王相視一眼,那眼中閃過一絲期待與溫柔,這時就聽燕王“知道了,吩咐下去,備好大禮,待翊兒回府全府出迎!”
聽到這個兒子歸期的好訊息,趙王妃哪還管過去如何,如今她的兒子回來了,帶著榮耀與功績,這就夠了!
當然這是吳天翊他們處理好京城關係準備回燕藩時候的事了,那時燕王和趙王妃還不知道他們那個不省心的兒子又搞出了讓他們都咂舌不已的事!
這不,就在吳天翊一行人剛駛出淮南王藩地邊界時,燕王府又收到了一封快馬傳書。當吳天烈拆開信紙匆匆掃過幾行後,手中的信紙“啪嗒”一聲掉在桌案上,他瞪大了眼睛,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連聲音都帶上了幾分顫抖:“豆兒……你快看看!這小子……這小子簡直是要上天啊!”
趙王妃連忙湊上前拾起信紙,逐字逐句讀下來,臉上的表情也從疑惑轉為震驚,最後竟捂住了嘴,生怕自己驚撥出聲。
他們這麒麟兒,竟用那個在燕王看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淮南王謀反罪證錦盒,換來了淮南王的鹽鐵專營權、青原牧野及周邊三縣的治權,還有五萬石糧與五千件鐵器!
淮南王與北蠻暗中往來,早已是天下藩王間心照不宣的秘密!
在這皇權旁落、太後垂簾聽政的當下,藩王們各自為政,誰不是手握兵權、占山為王?
淮南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手握六十萬強兵,占據著淮南最為富庶的土地,論經濟實力,在各藩中妥妥位居榜首。
這樣一隻老謀深算的狐狸,竟會在自己十六歲的兒子麵前吃了癟,不僅折損了趙承業那樣的心腹大將,還簽下瞭如此“不平等”的盟約,這哪裡是驚喜,簡直是天大的奇跡!
更讓他們意外的是,信中還提到,吳天翊沿途竟收服了號稱南楚“智勇雙全”的鎮南將軍周靖遠,連帶著他的兒子周虎也一並歸入了燕藩麾下!
“這……這都哪跟哪啊!”吳天烈撫著胡須,又是震驚又是好笑,“周靖遠不是因為謀反罪被滿門抄斬了嗎?怎麼會突然投靠我燕藩?這小子到底用了什麼法子!”
至於吳天翊擅自封周靖遠為燕藩“鎮北大將軍”一事,吳烈反倒沒放在心上——比起收服猛將、換來鹽鐵牧地的天大好處,一個官職封號算得了什麼?
他現在滿腦子都是等兒子回來後,一定要好好問問他,究竟是怎麼把淮南王那隻老狐狸拿捏得死死的,又是怎麼說動周靖遠歸降的。
隻是燕王夫婦不會知道,在他們看不見的地方,自己這個“麒麟兒”為了達成這些目標,究竟經曆了多少次生死博弈,又是用兩次險之又險的以身為餌差點死在那趙承業手上才換得如今的局麵!
更不會想到,這次歸藩,吳天翊還悄悄給他們帶來了三個“驚喜”——三個縱橫江湖、各有神通的兒媳婦!
若是提前知曉這些,這對滿心歡喜的公婆,臉上的表情還會這般輕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