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闖王圍城,帶10億白銀穿越崇禎 > 第932章 士子鬨事,獻忠放官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闖王圍城,帶10億白銀穿越崇禎 第932章 士子鬨事,獻忠放官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張獻忠騰地從龍椅上站起來,一張臉,樂開了花。

興奮道:「碑文,快……快傳上來。」

一名隨堂小太監,也興奮著衝下台階,慌忙從嚴錫命手裡,接過碑文,匆忙轉身,小步跑回去,恭恭敬敬呈給張獻忠。

張獻忠一把接過,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又看了一遍。

雖然,大多字,他不認識,但還是覺得寫得好。

邊看、邊笑、邊誇讚:

「好啊寫得好啊」

「嚴愛卿果真大才啊」

「陛下,此碑文,定當流傳於世,讓天下百姓知曉陛下恩德。」憑汪兆齡的水平,就是抓破腦袋,也寫不出來。

但他拍馬屁的水平,還是頂級的。

「陛下為大西聖祖,必能開萬世基業。功績,必將超唐宗宋祖、太祖高祖。」禮部尚書吳繼善,為大明前成都縣知縣,也是有極善吹捧之人。

「陛下造西王賞功,可改造西帝賞功。賞功之下,勇士壯士歸心。席捲中原之日,不遠矣。」吏部尚書胡默,也急忙跟著恭維。

「陛下若免蜀中百姓三年賦稅,巴蜀子民,必定歸心陛下,任為驅使。」戶部尚書王國麟也緊跟著歌功頌德。

他知道,蜀王府十幾代財富,全歸張獻忠。三年免稅,正好可以休養生息,

「陛下,此碑一出,成都百姓方知,陛下是天命所歸。大西國祚,必將與岷山同固、共錦水長流、同日月光輝。」刑部尚書李時英,也極儘諂媚、極儘吹捧。

「陛下,高九尺、寬五尺玉碑,已經鑿成。隻待陛下審定碑文,就能刻之於石。」工部尚書王應龍原本一竹匠,不會吹捧,隻會乾活。

他也是,最得張獻忠歡心和信任。

張獻忠猛然抬頭,微笑道:「刻刻立馬刻」

鬱悶了一天的張獻忠,終於開心得像個孩子。

滿成都、滿皇宮、滿大殿的殺氣,頓時消散。

「陛下,臣日夜監造,百工為匠,一日一夜,定能完碑。」

「好」張獻忠大喜:「有勞王愛卿。」

王應龍再次行禮,接過碑文,立馬轉身,衝出大殿,去刻九五至尊聖諭碑。

王應龍走後,吏部尚書胡默突然出列,奏道:「陛下,參加科考的士子,名次已定,皇榜已張,今早聚集吏部,找臣要官做。」

「有些士子,還造謠說,是臣故意拖著,要收他們銀子。」

「陛下,該放何官,還請陛下訓示。」

胡默提起士子,張獻忠突然又想起「閒話」他的什邡縣童生熊英,以及那三首詛咒他和陳皇後的反詩。

這三首反詩,可都一直藏在他袖子裡呢。

真真,觸了他的逆鱗。

張獻忠一掏,又把反詩給掏了出來,又看一遍,又看得咬牙切齒,殺氣滔天。

抬頭,寒芒射出,冷冷道:「胡尚書,這些士子,都審核過沒?是不是都對大西忠心?」

胡默立馬懵了,人心隔肚皮,忠心不忠心,他一時,怎麼看得出來?

而且,現在忠心,並不代表一直忠心。萬一以後不忠心,他又如何保證?

胡默眼珠子滴溜溜一轉,想到一個可以自保的絕妙主意,立馬大聲道:「陛下,這些士子的卷子,臣都看過,都表達了對大西王朝、對陛下的忠心。」

「臣覺著,可以讓他們簽一份保證書、立一個軍令狀,永遠忠於陛下,忠於大西。」

「若有違反背叛,天誅地滅,不得好死。」

張獻忠冷冷一笑,嗤之以鼻。他纔不相信,這些保證書、軍令狀,就能讓人忠心。

這些要有用的話,那麼,取天下何難?

張獻忠咬牙切齒之時,也想到一個主意,手按天子劍,嘿嘿一笑:「胡尚書,立即通知這些士子,明日一早,全部到大慈寺。」

「讓他們在佛祖麵前寫保證書,寫完,發誓,朕立放官職,滿足其心願。」

「臣,謝陛下聖恩」胡默大喜。立馬跪地磕頭,為眾士子謝恩。

在他看來,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大西將領攻下各地州府,正需要一大批文官,以馭萬民、以安天下。

而且,隻有文官盈朝,他這個吏部尚書,纔有油水可撈。

否則,到處都是武將,他一個吏部尚書,都快成光桿司令了。

第二日清晨,大慈寺的晨鐘,咚咚咚敲響,渾厚的鐘聲,穿透成都府的薄霧。

一日之計在於晨,大慈寺的晨鐘,從未斷絕。

這一日,大慈寺的晨鐘,還引來了成都府的天降英才。

接到放官訊息的一千多士子,早早趕到大慈寺門口,每個人,都聽到了這渾厚的、曆史的鐘聲。

對於這些考個秀才、舉人,都萬分艱難的士子,若真能得個一官半職,那可不隻是祖墳冒青煙那麼簡單,簡直就是祖墳噴火、長虹貫日。

這幾日,成都府洋溢著濃濃血腥味。

他們敢來,有三個原因。

首先,因為成都府四門已被關閉,隻許進、不許出,他們想走,也走不掉。

其次,因為他們還對張獻忠存有希望、對大西朝存有希望。

畢竟,就連廣濟生員胡默、彭縣知縣王國麟、成都知縣吳繼善、臨安府推官龔完敬、巡撫李時英,這樣的明朝舊官、降官,都能被張獻忠當千裡馬供著,身居二品尚書高位。

那麼,他們作為根正苗紅的大西王朝第一任科舉之士,撈個。

也正是因為這些大明不入流的小官,都被張獻忠當千裡馬、當大才供著。所以,張獻忠愛才的名聲,才廣為流傳,讓人堅信不疑。

第三,吏部尚書胡默已經說了,張獻忠要給大家授官外放。那麼,他外放,就可以離開血腥之地成都,去做個逍遙縣令,也是好的。

所以,一千多士子,一個不落,都早早來到大慈寺,來聽這悠揚渾厚的晨鐘。

隻是,這鐘聲,他們聽得太久。

他們足足等了兩個多時辰,一直等到午時三刻,一直等到又渴又餓。

被年輕、有活力的陳皇後溫柔鄉纏住的張獻忠,才姍姍來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