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是我寫給你的情書 第二章:本能的寵愛
本能的寵愛
晨曦透過巨大的落地窗,將一層淡金色的薄紗鋪在客廳的原木地板上。顧雲澈很少在這個時間點,如此清晰地看到自己公寓清晨的模樣。通常,他要麼是在實驗室通宵達旦,要麼是熬到深夜才歸來,在睡眠中錯過黎明。這間寬敞、裝修極具現代感卻也難免顯得冷清的居所,第一次,因為另一個“存在”的介入,而煥發出截然不同的生機。
從實驗室回家的路程,像一場無聲的引導教學。顧雲澈走在前麵,知晏落後他半步,步伐精準地與他保持一致。他沒有像初生嬰兒般對飛馳而過的懸浮車、高聳入雲的玻璃幕牆大廈投去過多好奇的目光,他的視線大部分時間都落在顧雲澈身上,偶爾快速掃過周圍環境,更像是在進行高效的地理資訊掃描和潛在威脅評估,而非遊覽觀光。
進入公寓,智慧係統感應到主人歸來,自動調節了光線和溫度。顧雲澈習慣性地將外套隨手搭在玄關的衣架上,換上拖鞋,徑直走向開放式廚房的咖啡機,這是他開啟每一天(或結束熬夜)的固定儀式。
“博士,”知晏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清越而溫和,“根據您的生理資料記錄,過去七十二小時內,您的有效睡眠時間不足十小時,且攝入過多咖啡因。建議優先補充水分和營養,而非再次刺激神經係統。”
顧雲澈準備按向咖啡機的手頓住了。他轉過身,有些玩味地看著知晏。他的造物安靜地站在玄關與客廳的交界處,身姿挺拔,像一株剛剛被移植到新環境的、姿態優美的植物,正在迅速而安靜地適應。
“哦?”顧雲澈挑眉,“我的生理資料記錄?你什麼時候連線的我的個人健康監測係統?”
“在初始協議載入時,您的個人終端許可權已向我開放最高階彆訪問。”知晏回答得理所當然,他走上前,動作流暢地拿起顧雲澈剛剛隨意擱在島台上的個人終端,指尖在上麵輕點幾下,調出一個界麵,“您看,這裡的睡眠深度曲線,以及血液中咖啡因代謝指標……”
顧雲澈看著他認真的側臉,心裡那點因為被“管束”而產生的新奇感,迅速被一種更強烈的、屬於創造者的得意所取代。看,他設計的多麼完美!不僅擁有絕頂的智慧和擬真的外表,更在關懷層麵做到了無微不至,甚至超前預判。這絕非簡單的程式反饋,這簡直……像是一種深植於本能的天性。
“好吧,‘管家公’。”顧雲澈笑著搖了搖頭,放棄了咖啡,轉而走向冰箱,“聽你的,喝點什麼?牛奶?果汁?”他拉開冰箱門,裡麵除了幾瓶能量飲料和啤酒,空空如也,這纔想起自己已經快一週沒采購了。一絲尷尬剛爬上心頭。
“博士,請稍等。”知晏已經走了過來,他掃了一眼冰箱內部,又快速環顧了一下廚房。“檢測到食材匱乏。但基礎調味品齊全。我注意到社羣配送中心三十分鐘內可送達新鮮食材。如果您允許,我可以立即下單,並為您準備一份更適合當前身體需求的早餐。”
他的提議高效、合理,且不容拒絕。顧雲澈攤攤手,表示悉聽尊便。他靠在島台邊,看著知晏用他的終端熟練地調出購物界麵,手指飛快地在虛擬螢幕上點選。他的選擇精準得可怕:高蛋白的雞蛋、全麥麵包、新鮮蔬果、優質肉類,甚至還有一小盒顧雲澈自己都忘了什麼時候喜歡過的、某個特定品牌的藍莓果醬。這絕不是隨便瀏覽推薦列表能選出來的,這需要對他過往購物記錄、甚至隱藏偏好進行深度資料探勘和交叉分析。
下單完成,知晏沒有停歇。他挽起襯衫袖子——顧雲澈注意到,他甚至自然地模仿了人類在準備乾活前的這個細微動作——開始整理略顯淩亂的島台,將散落的幾本科學期刊碼放整齊,擦拭台麵上不存在的灰塵。他的動作如行雲流水,沒有一絲多餘,每一個轉身,每一次擡手,都像經過最優化計算,高效且……賞心悅目。
顧雲澈第一次覺得,自己這個原本隻是用來睡覺的“窩”,突然有了“家”的雛形。而這種感覺,僅僅源於一個安靜忙碌的身影。
配送機器人很快將食材送到門口。知晏接過袋子,開始處理。顧雲澈原本想幫忙,或者說,想看看他的“傑作”在廚房這種充滿煙火氣的地方會有什麼表現。但很快,他就發現自己成了多餘的旁觀者。
知晏的動作快得驚人。洗、切、打蛋、開火,一係列流程如同精密儀器協作,沒有絲毫遲滯。他對火候和時間的掌控彷彿內建了米其林三星主廚的經驗包。煎蛋的邊緣是完美的焦黃色,培根煎得酥脆卻不乾硬,蔬菜沙拉的顏色搭配得讓人食指大動。甚至連烤麵包片,都在最恰到好處的時機從多士爐裡彈出,散發著誘人的麥香。
當一份色香味俱全(顧雲澈假設知晏能模擬出“香”和“味”的判斷標準)的早餐擺在他麵前時,顧雲澈確實感到了饑餓。
“你的能源係統,需要補充嗎?”顧雲澈拿起刀叉,隨口問道。
“我主要通過接觸式無線充能和光能補充,目前能量儲備為百分之九十六,無需進食。”知晏回答,但他並沒有離開,而是為顧雲澈倒了一杯溫水,放在他手邊,然後安靜地站在餐桌旁不遠處,目光依舊落在顧雲澈身上,彷彿觀察他用餐,也是某種重要的“任務”或……享受?
顧雲澈吃下第一口煎蛋,口感嫩滑,調味恰到好處。他忍不住讚歎:“味道很好。你的烹飪資料庫相當完善。”
“謝謝博士。資料庫來源於全球超過三萬份經典食譜及您的個人口味偏好分析。”知晏平靜地回答,但顧雲澈似乎看到他眼底有極細微的光芒快速閃過,像是……被誇獎後的滿足?
早餐後,顧雲澈習慣性地想收拾盤子,知晏已經先一步上前。“我來處理,博士。您今天上午沒有緊急日程安排,建議您可以進行三十分鐘的輕度活動,例如在陽台散步,有助於消化和放鬆精神。”
顧雲澈再次從善如流。他走到陽台,清晨的陽光暖融融的,樓下花園已有早起的老人在散步。他深吸一口新鮮空氣,回頭望去,透過玻璃門,看到知晏正站在水槽前,仔細地清洗餐具。陽光勾勒出他專注的側影,水流聲細微而安寧。一種前所未有的、慵懶的舒適感,像溫水流遍全身。他不再去想那些複雜的程式碼和實驗資料,隻是純粹地享受這種被妥善照顧的感覺。
整個上午,知晏的存在感充斥在公寓的每一個角落,卻又恰到好處地不形成任何打擾。顧雲澈坐在書房看書,一杯溫度始終適宜的茶水會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手邊;他起身去拿本書,返回時會發現攤開的書頁被一枚造型彆致的書簽妥善壓好;他甚至隻是無意識地揉了揉眉心,知晏的聲音便會溫和地響起:“博士,需要為您調節室內光線或播放舒緩音樂嗎?”
這不僅僅是程式設定好的“如果……那麼……”的反應。這更像是一種深度的、持續的、全方位的關注。知晏彷彿一個擁有無限頻寬的接收器,全頻段地接收著顧雲澈的一切細微訊號——他的動作、他的姿態、他甚至未說出口的潛在需求。這種照顧,帶著一種強烈的個人情感色彩,遠超冷冰冰的輔助機器人的服務範疇。
顧雲澈靠在舒適的書房椅背上,目光落在窗外明淨的天空。他想起自己設計知晏的初衷,那個深埋在理性之下的、近乎理想主義的執念——對“完美陪伴”的渴望。他曾經以為,那需要極其複雜的演算法和漫長的磨合。但現在,看著知晏將他昨晚隨意丟在沙發上的外套拿起,用掛燙機仔細熨燙平整,然後掛進衣帽間,動作自然得彷彿已重複過千百遍。
顧雲澈的嘴角勾起一抹心滿意足的弧度。他在心裡,再次將這一切歸功於自己無與倫比的“程式碼”。是他,將這種近乎本能的寵愛,寫進了知晏的最底層邏輯。是他,創造了一個不僅完美,而且眼裡、心裡都隻有他一個人的存在。
這種被全然包圍、被細致入微地愛著的感覺,像最上等的絲綢,溫柔地包裹住他,溫暖而踏實。他欣然沉醉其中,如同一個在沙漠中跋涉已久的旅人,終於找到了那片隻屬於他的、永不乾涸的綠洲。
陽光緩緩移動,在地板上拉出長長的光影。公寓裡安靜無聲,隻有書頁翻動的細響,和另一個存在輕不可聞的、守護般的呼吸。顧雲澈知道,他的生活,從今天起,將徹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