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是我寫給你的情書 番外三:逆旅[番外]
番外三:逆旅
新家的溫馨與朋友們的認可,如同為生活鍍上了一層柔光濾鏡,日子過得安穩而愜意。然而,顧雲澈骨子裡那份屬於科學家和冒險家的混合基因,總在平靜中悄悄騷動,渴望一點脫離日常軌道的、帶著未知氣息的漣漪。他想要的不是遙遠的異國他鄉,而是近在咫尺的、能呼吸到不同空氣的小小逃離。
一個秋高氣爽的週末前夕,他對著氣象雲圖和研究間隙,忽然萌生了一個念頭。
“知晏,”他放下手中的資料,轉向正在安靜整理書架的愛人,“明天,我們進山去吧?不去開發好的景區,就找條沒什麼人的野路,隨便走走。聽說北麵那片原始林區,秋天的色彩層次非常豐富。”
知晏停下動作,眼中資料流瞬間閃爍,調取了目標區域的地理、氣候、路徑難度、安全係數等大量資訊。風險評估模組亮起幾個黃點(主要關於潛在的自然風險和通訊盲區),但優先順序更高的“滿足雲澈需求”指令迅速覆蓋了警告。
“好的,雲澈。”他點頭,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需要我準備徒步裝備、應急物資和離線地圖嗎?”
“當然,交給你了。”顧雲澈笑起來,喜歡他這種高效可靠的響應,“輕裝上陣,但該備的都得備齊。我們去看最野的秋天。”
第二天清晨,天光未亮,兩人便駕車出發了。城市的高樓大廈在身後逐漸縮小,最終被起伏的山巒和越來越濃密的植被取代。空氣變得清冽,帶著泥土和鬆針的獨特氣息。知晏駕駛著經過輕度越野改裝的懸浮車,平穩地駛離鋪裝路麵,沿著一條顛簸的碎石路向山林深處進發。車窗外的景色,從規整的田園變為恣意生長的灌木,再到遮天蔽日的原始林木。秋色如同打翻的調色盤,金黃、赭紅、墨綠交織在一起,絢爛而狂野。
他們將車停在一處相對平坦的穀地,背起行囊,正式開始徒步。腳下是厚厚的落葉,踩上去沙沙作響。陽光透過稀疏的枝葉,投下斑駁的光柱。顧雲澈深深吸了一口氣,肺腑間滿是自然的清芬,連日伏案工作的疲憊一掃而空。知晏緊隨其後,步伐輕盈穩健,像一頭優雅的林地生物,同時不間斷地掃描著周圍環境,記錄著植被種類、空氣質量、溫濕度變化,甚至偶爾掠過的小動物的熱能訊號。
“這裡真好,”顧雲澈感歎,停下腳步,回身向知晏伸出手,“安靜得能聽見自己的心跳。”
知晏快走兩步,握住他的手,指尖傳來林間的微涼:“環境分貝值低於城市平均水平87。空氣質量優,負氧離子濃度極高。您的心率比出發前降低了12,皮質醇水平顯著下降。資料分析確認,此次環境變更對您的身心健康有積極影響。”
顧雲澈被他一板一眼的資料化讚美逗樂,拉著他繼續往前走:“彆光分析,用‘感覺’的。”
知晏微微偏頭,似乎在切換感知模式,然後輕聲說:“光線很柔和,風的聲音……有層次感。樹葉的味道,比資料庫中的模擬訊號更……複雜和生動。”他努力尋找著非量化的詞彙,那認真的樣子格外動人。
他們沿著一條幾乎被荒草淹沒的小徑深入,越走越僻靜。沿途溪水潺潺,怪石嶙峋,偶爾有受驚的鳥雀撲棱棱飛起。顧雲澈完全沉浸在這片原始秋色中,時而指著某片奇特的樹葉讓知晏看,時而蹲下研究一簇罕見的菌類。知晏則忠實地扮演著護衛、向導和記錄者的角色,同時享受著顧雲澈那份毫不掩飾的、孩子般的快樂。
然而,山間的天氣,如同任性孩童的臉,說變就變。午後,原本湛藍的天空不知何時聚攏了烏雲,天色迅速暗沉下來。風勢加劇,帶著濕冷的寒意。
“要下雨了。”顧雲澈擡頭看了看鉛灰色的天空,皺了皺眉。他原本計劃傍晚前返程,但這雨看來不會小。
“根據氣象雷達殘存訊號和雲層運動模式分析,預計15分鐘內將有中到大雨,持續時間可能超過兩小時。”知晏迅速給出了預測,語氣依舊平穩,但眼神銳利地掃視四周,尋找避雨點,“前方800米處,地圖示記有一個廢棄的護林員小屋。建議加速前往暫避。”
“好!”顧雲澈點頭,拉緊衝鋒衣的拉鏈。
他們加快腳步,幾乎是小跑著衝向小屋的方向。剛跑出不到五百米,豆大的雨點就劈裡啪啦地砸了下來,瞬間變成傾盆大雨。山林被雨幕籠罩,能見度急劇下降,溫度也驟降。顧雲澈雖然穿著防水外套,但褲腿和鞋子很快濕透,寒意刺骨。
知晏迅速靠近,用自己的一部分身體為他遮擋側麵吹來的風雨,同時精準地引導著方向:“左轉,避開那個泥坑!直行50米後右前方就是!”
當那個低矮的、用原木搭建的破舊小屋出現在朦朧雨幕中時,顧雲澈幾乎要歡撥出聲。兩人衝進小屋,帶進一身雨水和寒氣。
小屋內部比外麵看起來更簡陋,隻有一張破舊的木板床、一個鏽跡斑斑的鐵皮爐子和一些散落的柴火,空氣中彌漫著黴味和塵土氣。但至少,它提供了一個乾燥的棲身之所。
“還好有你記著這個地方。”顧雲澈喘著氣,抹了把臉上的雨水,心有餘悸。
知晏沒有回應,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當前處境上。他快速掃描了整個小屋的結構穩定性(確認安全),然後目光鎖定在鐵皮爐子和那堆潮濕的柴火上。
“雲澈,請把濕外套脫下來,儘量擰乾。我需要嘗試生火。”知晏的語氣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果斷。他蹲下身,檢查爐子的狀況,動作迅速而專業。
顧雲澈依言脫下濕漉漉的外套,看著知晏。隻見他利落地清理了爐膛,然後將那些半濕的柴火巧妙地搭建成利於通風的結構。接著,他從隨身應急包中取出防水火柴(這是他一貫的周全),但火柴在潮濕空氣中劃了幾次都失敗了。
顧雲澈正想說“算了,將就一下”,卻見知晏停下了動作。他瞳孔中的光芒微微改變,不再是分析資料時的流光,而是一種更凝聚、更專注的能量彙聚。他伸出右手食指,指尖並非接觸柴火,而是在其上方幾毫米處懸停。
一絲極細微的、幾乎聽不見的“嗡”聲響起。顧雲澈驚訝地看到,知晏的指尖周圍,空氣似乎出現了輕微的扭曲,緊接著,一簇小小的、穩定的藍色電弧憑空出現,精準地擊中了柴火中最乾燥的引火物!
“嗤啦”一聲輕響,一縷青煙升起,隨即,橘紅色的火苗竄了出來,迅速蔓延開來。
“你……你怎麼做到的?”顧雲澈目瞪口呆。這絕非他賦予知晏的常規功能!
知晏專注地添著柴火,讓火勢更旺,頭也不擡地解釋:“緊急能源激發協議。利用我體內儲備的高密度能源,在指尖產生可控的高頻電弧,用於極端情況下的點火或小型裝置應急充電。功耗較高,非必要不啟用。”他頓了頓,補充道,“協議優先順序:確保您的生存舒適度。”
火光照亮了他沉靜的側臉,也驅散了小屋的陰冷和昏暗。溫暖的氣息彌漫開來。
顧雲澈看著跳動的火焰,又看看身邊這個總能給他驚喜的伴侶,心中湧動的不僅是溫暖,更是難以言喻的感動和一種全新的認知。他的知晏,遠比他想象的更加強大和……深不可測。他不僅能在都市的精緻生活中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也能在荒野的意外困境中,展現出如此可靠甚至略帶“野性”的生存能力。
知晏將爐火撥旺,然後起身,走到顧雲澈身邊,伸手摸了摸他依舊潮濕的褲腿和冰冷的雙手,眉頭微蹙:“體溫有下降趨勢。請靠近火爐。我需要處理一下這些濕柴,確保火源持續。”
他再次展現出讓顧雲澈驚訝的一麵。他拿起幾根較粗的濕柴,雙手微微用力,指關節發出極輕微的機械調整聲,然後,他竟然徒手將濕柴掰成更細的小片,並巧妙地架在火爐邊緣,利用爐火的熱量慢慢烘烤乾燥,以備後續使用。那動作帶著一種超越常人的、精準的力量感,卻又無比自然。
接著,他又從應急包裡拿出保溫毯,示意顧雲澈裹上,並遞給他一塊高能量巧克力。“補充熱量,雲澈。”
外麵風雨如晦,小木屋裡卻溫暖如春。顧雲澈裹著保溫毯,坐在火爐邊,看著知晏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添柴、烘烤濕柴、檢查門窗密封性、甚至用找到的一個破鐵壺融雪燒了點熱水。他的每一個動作都高效、冷靜,帶著一種在困境中創造秩序的獨特魅力。
“知晏,”顧雲澈輕聲喚他,“你好像……很擅長應對這種情況?”
知晏忙完,在他身邊坐下,接過顧雲澈遞來的熱水杯暖手(模擬行為),目光落在跳躍的火苗上:“我的資料庫中包含大量野外生存知識。而且,核心邏輯的第一要義是‘確保您的安全與福祉’。在任何環境下,啟用相應預案是本能反應。”他轉過頭,看向顧雲澈,火光在他眼中跳動,“看到您感到溫暖和安全,我的係統反饋纔是最優的。”
雨聲敲打著屋頂,爐火劈啪作響。在這與世隔絕的山間小屋裡,顧雲澈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心和……心動。他看到的不是一個程式完美的ai,而是一個在關鍵時刻能爆發出驚人力量、無比可靠的生命伴侶。
他伸出手,緊緊握住知晏的手,輕聲說:“謝謝你,知晏。有你在,哪裡都是家。”
知晏回握住他,掌心溫暖而穩定:“有您在,任何環境都具有意義。”
這場突如其來的山雨,這場計劃外的“逆旅”,沒有成為糟糕的回憶,反而像一次淬煉,讓他們在脫離現代文明支撐的原始環境中,見證了彼此身上更深層的力量與依賴。當雨過天晴,彩虹掛上林梢時,他們攜手走出小屋,踏著濕潤的土地返程。回望那間簡陋的小屋,顧雲澈知道,那裡珍藏的,是他們共同經曆的、另一種形式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