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 第 71 章 第 71 章
夕陽落山。
義成城垣外的荒原,沉重的暮色儘頭,出現了一個小黑點。
小黑點在移動,緩慢,但不停地朝著遠處那座被落日染紅半片城牆的城垣移動。
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城頭墩台上的守衛,終於看清楚了。
那是才七八歲大的女童,衣衫襤褸,滿身泥汙,一雙赤腳,血肉模糊。
每走一步路,彷彿都在耗儘她身體裡原本已經所剩不多的最後一分氣力。
她卻還在繼續往前,蹣跚地朝著城門方向艱難而來,漸漸地靠近。
夕陽斂儘了最後一道光線。
女童終於走到那扇已經關閉的城門之前,停了下來,努力地仰頭,用嘶啞的聲音,朝著墩台上的士兵喊了一句“救命——”,隨即一頭栽倒在了地上。
……
“李郎君,蔣長史求見——”
門外,忽然傳來仆婦通報的聲音。
李穆那隻正輕輕撫著洛神秀發的手掌,停住了。
洛神慢慢睜眸,想直起身子,卻感到後背被他手臂輕輕地壓住。
他阻止了她想離開的動作。
“可有說是何事?”
他依舊閉目,問了一句。
“說城門外來了個女童,道家人本是要來投奔的,半道卻被金國人劫走……”
李穆倏然睜開眼睛,坐起了身,低聲道:“阿彌,我去瞧瞧。你先休息。”
他說完,從條幾上翻身而下,將洛神抱起,送到床邊放下,隨即快步而出。
李穆走後,沒片刻,洛神便也知道了詳情。
他來到義成不久,周圍的漢人裡,便開始傳言,朝廷在丟棄此地多年之後,終於又派了個新的刺史回來鎮守。
一開始,漢人並無人動心。
這幾十年來,時局動蕩,在義成淪為鬼城之前,城池不知道被占了多少回,城主也不知換了多少個。有漢人,也有胡人。
但沒有一個人能守得住。
多年之後,突然又來了個南朝刺史。恐刺史無能,守不住地,抑或隻是將義成視為暫時駐紮的場所,並不能為自己提供長久的庇護,何人敢輕易歸城?
漸漸訊息又傳開,說新到的刺史李穆,不但有戰神之名,戰無不勝,巴郡一戰,擊敗袁節,到了此地之後,更是修築城牆,墾荒開地,又張貼告示,招兵募民,李穆以自己的名義對天立誓,隻要他人在一天,便絕不棄地而去。
於是,大約從半個月前起,陸陸續續地,開始有零星之人前來投奔,請求歸附。
今日這個女童阿魚,便是這些人中的一員。
自然了,她不可能獨自行動。
原本和她同行的,還有她的父母、阿兄,和另外幾十戶的鄰人,共一百多人。
他們這些人,從前都是世代居住於義成的居民。
這些年間,因義成屢次遭受戰劫,人口銳減,田地荒蕪,更不知哪日又會招來什麼新的兵亂,居民四下分散。
有些淪為流民,過江逃亡南方。有些去了彆地。還有一部分人,結伴一道躲進附近的深山老林。
阿魚的父母,連同另外幾十戶當年一起進山的人,在山中度過多年之後,前些時日,終於聽聞一個名叫李穆的大虞刺史重整義成,招募歸民。
在觀望了一陣,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辯過後,他們終於做出決定,遷回義成。
大山貧瘠,野獸出沒,度日極其艱辛。
況且,沒有經曆過戰亂和漂泊的人,又怎能理解他們渴望重歸故裡,猶如鹿戀慕溪的迫切心情和對舊日家園的強烈思念?
即便故地如今已被荒草埋沒,但隻要現在這位新的城主,能給他們帶去一絲希望,他們就願意相信,不肯放棄。
便是如此,這一行百餘人,在半個月前,扶老攜幼,勇敢地出了大山,歸往義成。
這亂世裡的上天,也斷絕憐憫。
行到半路,竟遭遇了一行百人的西金士兵。
他們手無寸鐵,怎敵得過以殺人掠物為日常的這群西京兵?
西金兵當場殺死了年老者和幼兒,將剩餘男女全部劫走。
當時阿魚恰好被阿母帶著,在路邊一道小崗後解手,這才逃過了一劫。
在眼睜睜看著西金人殺人、鞭笞、□□,隨後綁著父親、阿兄和同行的剩餘之人離去後,阿魚便被阿母帶著,沒日沒夜地朝著義成而來。
阿魚記得在路上,她們已經走了很多個日夜。餓了,吃野草,渴了,喝路邊泥塘裡的水。
阿魚的腳底磨破了,阿母便背著她繼續上路。
但是很不幸,三天之前,她們又遭遇了一頭荒地裡的野狼。
阿母用身邊帶著的一把柴刀,終於砍死野狼。
但是阿母也被咬了一口,腿一直在流血。
終於就在昨天,阿母倒了下去,再也走不動路了。
阿母把義成的方向指給她看,對她說,朝著落日的方向,一直向前,走到了,就是他們原本的家。
阿魚一邊哭,一邊循著阿母所指的方向,繼續向前。
她一定要堅持下去,儘快找到那個名叫李穆的人,向他求救。
求他救救自己的父親和阿兄,也求他救回自己還躺在路邊的阿母。
就在今天,她終於走到了落日的儘頭,看到了那座城垣。
到了的那一刻,阿魚再也支撐不住,暈厥了過去。
……
李穆去後,便沒回來。
洛神知他帶了一隊人馬出城,連夜去追那一股西京兵了。
那個名叫阿魚的女童,也照她吩咐,被送了過來。
女童瘦弱不堪,洗乾淨臉和手腳之後,露出了原本清秀的麵容。
阿菊替她上藥。望著她那雙布滿血痂的雙腳,忍不住唏噓。
應該很是疼痛。女童卻彷彿沒有感覺,隻用一雙大眼睛,不時偷偷地望一眼洛神。
目光帶著小心翼翼,又充滿了期盼,看得洛神很是難過。
片刻前,樊成回來,剛向她稟告,說已在野地裡找到了這女童的母親,但人死去多時了。
他就地掘坑,已將人埋葬。
而這女童,此刻卻還在這裡,等著她阿母的歸來。
洛神不知該如何開口告訴她這個訊息,隻能哄她,說她的阿母應該很快就能尋到。
夜深了,女童倦極,終於沉沉地睡去。
洛神卻輾轉難眠,心情異常沉重。
從前在建康,她不是沒聽說過北人在胡獠鐵蹄踐踏下的血淚慘劇。
雖然聽到之時,也很是同情,亦為朝廷之無能而感到失望。
但也就如此而已,過去便過去了。
她有牽動她自己心緒的喜怒和哀樂。
這些喜怒和哀樂,纔是屬於她的真實的生活。
但今天,從前那些原本隻存在於聽聞裡的事情,卻忽然在她麵前上演了。
一群想要來投奔李穆的漢人,半道被西金人屠殺劫掠。
一個母親帶著女兒僥幸逃脫,繼續前行。
母親死在了快要抵達的路上。
七歲的女童,用她一雙布滿血泡的赤腳,就這樣一步一步,跟著落日的方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出來時,家人都在身邊。
而到達時,隻剩她一人了。
洛神被深深地震動了。
她記掛著李穆。亦盼他能追上那夥西金人,將女童的父親和阿兄帶回來。
……
仇池北,通往西金國都城秦城的路上,一片平坦的水邊野地裡,隨意支起了十來個簡陋的帳篷。
這一夥百餘人的西金兵,前些日跟隨頭領穀會武離開了仇池,在回往秦城的路上,偶遇一群衣衫襤褸,背著破爛傢什的漢人,殺了無用之人,將剩下的綁了帶走,在路上又行了幾日,因速度被拖慢,今日纔到了這裡。
離秦城還有幾天的路,前後皆無落腳之地,天色漸暗,便在野地裡過夜。
士兵將那些要帶去秦城用做奴役的漢人捆在一起,驅使漢女燒火做飯,飯飽之後,帶人入帳。
沒片刻,裡麵就傳來女子的哭泣求饒之聲。
聲音傳到村民耳中,麵露激憤,一時起了一陣騷動。
十來個西金士兵聞聲而來,抽鞭,夾頭蓋腦地抽了過去。
村民手腳被縛,無力反抗,很快,頭臉就被抽打得鮮血淋漓。
一個士兵抽得興起,索性丟下了鞭子,解開袴褶,踩著地上一個反抗最甚的,朝人頭臉澆尿。
那人目眥欲裂,血淚滿麵,卻被踩在地上,無法動彈,情狀慘不忍睹。
其餘士兵見狀,哈哈狂笑,也紛紛跟著解袴,便要效仿。
村民紅著眼睛,大罵,張口去咬。
就在這時,後方起了一陣尖銳的異聲。
一支鳴鏑,呼嘯射來,轉眼便至近前。
尖銳的鏑頭,無聲無息地鑽入了那個正在淋尿的士兵的後腦,宛如一條深埋其中的毒蛇,瞬間破額而出。
伴著一陣四下噴濺的汙血,那西京士兵的龐大身軀撲倒在地。
□□那尚未淋完的尿液,還在汩汩而出。
人卻一動不動,已是炸腦而死。
所有的人,都被這突然一幕給驚住。
村民抬頭,赫然看見不遠之外的來路上,正縱馬疾馳來了一行數十人。
黑色軍衣,利落颯爽,麵容皆為漢人。
當先一匹烏騅,馬背之上,跨坐一個男子,神色冷峻,臂中挽弓。方纔那破腦一箭,顯便是由他所發。
西京士兵反應了過來,立刻鳴哨提醒同伴,隨即拔刀,轉身迎敵。
幾十漢騎,迅如閃電,馬蹄沒有絲毫停頓,踢開圍欄,轉眼衝入營地。
一個跑在最前的西京士兵,遇到一個絡腮大漢,大漢揮刀,隻見血柱狂噴,整隻頭顱便被斬落,滾了出去。
村民們驚呆了。慢慢地從地上爬了起來,看著這一群宛如從天而降的黑衣漢軍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在猝不及防的西京人的營地裡縱橫賓士,見一個,殺一個,宛如切菜斬瓜,冷酷無情。
這一行西京人的頭領穀會武,是西金皇帝穀會隆的族人。
數月之前,穀會隆聽聞虞帝派李穆來到義成。因正備戰攻打西京長安,暫時無法分兵,又聽聞李穆之前的戰名,唯恐放他坐大,日後是為禍患,便派穀會武去往仇池,恩威並用,命仇池王侯定投效自己,以利用侯定去對付李穆。
穀會武在仇池逗留了些日子,見侯定恭恭敬敬,答應投效,允諾出兵攻打李穆,他便得意洋洋地回去。半路又順手撈了幾十頭肥羊,方纔酒足飯飽,獸性大發,正在帳中施暴,忽聽外頭起了異動,心知不妙,一邊喊著護衛,一邊匆忙提起褲子,才衝出帳篷,便被一把刀給攔在了門口。
刀鋒之上,染滿鮮血,滴滴答答,不住地往下滴落。
持刀之人,麵容英俊,目光卻陰森無比,布滿了殺意。
穀會武看了眼他的身後,見這群漢軍狠厲宛如屠夫,自己手下百餘人,才這麼片刻的功夫,竟就死得沒剩幾個了。
縱然一向殺人如麻,此刻也不禁心寒膽落,勉強作出厲色,道:“你是何人?此乃我大金之地!你敢傷我,就不怕我皇帝興兵複仇,到時將你們殺得死無葬身之地?”
男子道:“漢家之地,爾等占去便罷了,還犯下累累罪行。”
“胡獠之罪,罪不可赦!”
“天不裁,我李穆來裁!”
穀會武驀然圓睜雙目,露出不可置信之色:“你是李穆?你怎會在此?”
李穆不語,手起刀落,穀會武便撲倒在地,頭顱滾落。
他又以刀尖挑起地上一件衣裳,覆在了地上那已暈厥過去的女子身上。
空地之上,倒滿了橫七豎八的屍體,殘肢滿地,血水橫流。
空氣裡,彌漫著血腥的氣味。
百餘名西京士兵,全部被殺,沒有留下一命。
這一切,發生得如此突然,以至於叫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孫放之和手下士兵上去,以刀割斷村民身上的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