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春江花月 > 第 85 章 第 85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春江花月 第 85 章 第 85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蕭永嘉一愣,轉頭,見高嶠竟一臉怒氣,大步追上。

“你想做甚?”

她一雙秀眉微皺,盯著他。

高嶠已追到了她身後,原本怒氣衝衝的,一對上她皺眉望著自己的模樣,麵上怒氣,頓時消失了。

“阿令,我……”

吞吞吐吐地,他又停住。

蕭永嘉揚了揚眉。

“無事?無事我先去了。”

她轉頭,抬手要開門,忽感到腰間一緊。

高嶠竟從後將她抱住了,雙臂緊箍。

一種遙遠的,卻又熟悉的感覺,忽然向著蕭永嘉湧了過來。

她盯著麵前的那扇門。

“你這是在做什麼呢?大把的年紀了,放開吧……”

丈夫卻沒有放開她。

她聽到他在自己身後輕聲說:“阿令,我最近常常想起咱們當初剛成親時的日子……很是懷念……我想你陪著我……”

“你留下,好不好……”

蕭永嘉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屋裡安靜極了。

高嶠將妻子抱了起來,抱到床上,放了下去。

他抬手,輕輕撫她麵龐,動作溫柔無比。

“阿令,你還是這麼好看,和當年一模一樣……”

“我卻這般老了……”

耳畔忽聽到丈夫的歎息之聲。

她睜眼,見他低頭凝望著自己,目光蕭瑟,神色感慨。

她抬手,指尖輕輕撫過他帶著風霜印痕的眉宇,忽然勾臂,繞在了他脖頸,將他的頭壓向了自己。

……

雲雨過後,蕭永嘉麵龐潮紅,星眸半閉,人似睡似醒,溫順地伏在丈夫的懷裡。

片刻後,感到一隻手,又慢慢在自己身上遊走,也不睜眼,隻將那手一把開啟,轉過了身,趴在枕上,背對著高嶠,嘴裡含含糊糊地道:“行了!彆沒完沒了……當自己還隻二十歲嗎?”

高嶠做了長久的孤怨曠夫,一朝終於得以再次人道,對著宛若神女的美妻,恨不得將她灌溉得雨露滿溢,從此對自己服服帖帖,如此方遂了心願。自然是拚了全力,自覺雄風不減當年,頗為自得。才歇回來一口氣,又摸到滿手的香潤玉溫,一時忍不住,又意動了。

方纔實在是太拚,耗力過大,此刻雖有些力不從心之感,但自忖再拚一把,應該還是可以的。正想再試,卻被蕭永嘉如此打斷。

見她後背向著自己,語氣似乎嫌棄,忍不住疑心方纔自己沒叫她滿意。

這如何還忍得住?一陣麵臊耳熱。立刻將她強行扳回來,要再大戰個三百回合,卻見她睜眸,似笑非笑地道:“老東西,你是真不要一把老腰了?明早起不來床,彆在我跟前抱怨……”

高嶠麵紅耳赤,壓住了她,嘴裡嘟囔著道:“你莫小瞧了我……”

蕭永嘉將他從自己身上,一把推了下去。

“行了!省點氣力吧。又不是頭回。”

蕭永嘉坐起身,拿回自己衣裳披了,又拿他的,擲到了他身上。

高嶠仰麵翻倒,看著她穿衣裹住身子,也隻能作罷了。改而抬手撫她垂在腰後的一把秀發,哄道:“阿令,那你躺回來,再陪我睡。”

蕭永嘉躺了回來。

高嶠將妻子再次摟入臂中,心底竟生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心滿意足之感,忍不住歎氣。

“阿令,往後,等我能解脫這些朝廷事,我就去做個田舍翁,你會不會嫌我,又老又沒用?”

蕭永嘉閉目不語。

“阿令?”

高嶠推她。

蕭永嘉未睜眼,隻道:“你如今就又老又沒用了。我嫌棄你了嗎?”

高嶠一愣。隨即苦笑,沉默了片刻,道:“阿令,我也知我沒用……明知許泌陰害了陛下,卻不能動他為你阿弟報仇……”

“陸光與我本就日益疏遠,如今新帝登基,我所料若是沒錯,他必會和許家摒棄前嫌,合力對我。”

“這便罷了,我更擔心的,還是民事。兩湖旱災剛過,吳地又來水澇。去年就欠收了,朝廷減免田稅。今歲必定還不如去年。民生艱難,朝廷度支,更是左支右絀。我實是籌不出多餘的錢,再去打一場平叛戰了……”

蕭永嘉睜開眼睛,伸指,戳了他一下。

“你這人就是如此無趣。連句玩笑都開不起。”

“景深,我也盼著你能早日解脫。你若做田舍翁,我便做田舍婆好了。到時翁對婆,湊合一起過,誰也彆嫌誰。”

高嶠低頭,見妻子一雙妙目凝視著自己,不禁笑了。

想這些年,自己和她歲月蹉跎,又是懊悔,又感慨不已。

“阿令,往後我會儘量多地陪你,你若對我哪裡不滿,也隻管和我說。莫再像從前一樣,自己胡思亂想,丟下我就不管了。”

蕭永嘉不再說話,隻伸臂,將丈夫腰身摟住。

高嶠隻覺妻子溫柔小意,如此抱著,肌膚相貼,彷彿竟比當年年輕之時還要令他動心。忍不住又和她溫存了片刻,忽然想起侄女今晚來訪,妻子的態度有些古怪,便順口道:“侄女之事,莫非你還在怪?我實是想不到的。她小時候知書達理,為救阿彌,自己還險些被毒蜂蟄倒。怎的大了,做事反如此偏激。好在李穆當時無事,我瞧她也是真心悔改,且自己主動來尋我認錯了。你也莫怪她了。”

蕭永嘉出神了片刻。

“侄女能主動向你認錯,自然是好。隻是為何她早前不來,選這個時機來認?我和你說,這孩子,小時候我看著她大的。不是說她不好,隻是覺得她心思沒那麼簡單。何況如今還做了皇後。”

高嶠笑了,搖頭:“你啊,還是和從前一樣,就喜歡多想。在其位,謀其政。她若改過,往後儘心輔佐陛下,母儀天下,則也是我高氏一門的榮耀。”

蕭永嘉道:“你多留個心眼,總是沒錯的。”

“好,好,我知道了。”

“還有件事。新安王和天師教走得近。這回新帝登基,竟連天師教的人都來朝拜了。先前我去京口,天師教的一個女香主故意衝撞我,我討厭那些人!更不用說那些人為報複李穆,當時還險些傷及阿彌!你不要讓天師教的人留在建康!”

高嶠忙摟住妻子,點頭:“我知道的。天師教去年在京口引發民怨,鬨得很是難看,京口令曾上告朝廷。教首被陛下問責,上書告罪,主動治了好幾個弟子的罪,又保證約束門下再不會犯。當時又有新安王說情,事情才過去了。天師教在民間信眾多廣。我知新安王應是想借教治民,卻不知一旦失了約束,反而恐怕成為了亂源。我也是一向反對的。你放心,我會提醒新安王,不會讓那些人留下的。”

蕭永嘉嗯了一聲,在丈夫的懷裡,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

深夜,建康城的南門早已關閉。南門令知無事,便去值房睡覺。夢正酣,被手下給喚醒,道有一行夜路人騎馬而至,叩門入城。

南門令皺眉:“何人?叫在外頭等著,天明再入!”

“說是交州太守陸柬之。”

南門令一愣。

陸家長公子陸柬之,早幾年名滿建康,他自是如雷貫耳。也知他先前因重陽競賽輸給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寒門武官李穆,隨後去了西南做太守,一晃,也將近一年了。

這一年裡,建康城中風雲變幻,人物更替,陸柬之這個曾風光無限的名字,早漸漸淡出了記憶。

沒有想到,今夜他竟突然回來了。

陸氏這一年間,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高許兩家的對照之下,顯得雖默默無聞,但畢竟是世家高門,南門令怎敢怠慢,急忙爬了起來,匆匆穿衣,親自來到門口,命人開啟城門。

陸柬之對南門令抱拳:“深夜打擾,有勞了。”

去年他離開建康去往交州,出城門時,南門令也在場。

此刻借著城門口的火杖,覷了一眼城外之人。見他比先前印象中的模樣消瘦了不少,卻笑容依舊,毫無世家子弟的架子,忙讓路,退到一邊,躬身道:“陸太守言重了。連夜行路,想必辛苦。太守快些入城吧。”

陸柬之頷首,領了身後幾個隨從,縱馬入內。

南門令望著前頭那幾個漸漸消失在夜色裡的身影,歎氣,自言自語地道:“北方在打仗,這邊,怕也是要有事了……”

……

陸柬之並未聽到身後南門令那出於多年職守的直覺而發出的近乎讖言的感歎之聲。

他騎馬入城,走在兩旁布滿民居的街道上,怕馬蹄聲太重,驚了人,引他們開窗窺探,便放輕馬蹄,命隨從亦如此,緩行在建康街道之上,朝著陸家而去。

入目熟悉的街景,讓他難免感慨。

物是人非,大抵不過如此。

經過通向高家的那條街道口,他轉臉望了過去,下意識地停了一停,隨即壓下心中湧出的難言情緒,繼續朝前而去。166

這一趟,他是應了父親召喚而歸的。

他和西南交州,似乎天生有著不解之緣。

從前先是過去平叛,助接壤的林邑王穩定朝局。

後來敗給李穆失臉,又被父親打發那裡去做太守。

剛過去時,他很是頹廢,加上染了熱症,一病不起。

後來,他終於從頹喪中振作起了精神。

諸事漸漸得心應手。林邑王對他很是感激。他也頗得當地民眾的愛戴——傳言這位來自建康世家的年輕太守,無事總愛背著古琴,爬上太守府後那座小山之巔,獨自對著空穀撫琴。琴聲穿林,常令樵夫停斧聆聽。於是他還得了一個“伯牙太守”的雅號。

就在他有時突發奇想,自己若就在此,這般了此餘生,也未嘗不可之時,突然又得知,父親要他回京了。

他有一種預感,父親應該是有事了。

陸家就在前頭不遠了。

陸柬之加快馬速,行到大門之前,下去,拍開了門。

家人見他半夜而歸,奔入通報。

他的母親和弟弟陸煥之起身相迎,欣喜不已。

陸柬之和母親弟弟還沒敘幾句話,家人便來傳,說他父親在書房了,叫他去見。

陸柬之安慰了幾句因看他消瘦而落淚的母親,叫陸煥之送她去歇息,自己匆匆去了書房。

陸光端坐在燈火之後,神色嚴肅。

陸柬之向自己的父親下跪,恭恭敬敬地行過大禮,方跪坐在他身側,說:“這一年來,兒子未能在父母大人麵前儘孝,請大人恕罪。”

陸光目光掃了他一眼:“說你先前生病。身體如何了?”

“早已痊癒。多謝大人記掛。”

陸光微微頷首。

陸柬之等了片刻,見父親未再開口,便問:“大人召兒子歸家,可有吩咐?”

“你翅膀硬了。如今我的吩咐,你怕是不會放心上了。”

陸光瞥了兒子一眼,冷冷地道。

陸柬之知父親意指此前他抗命不從婚姻安排,再次俯伏於榻,叩首不起:“兒子忤逆,望父親恕罪。兒子先前也於信中說了,除此一事,求大人勿相逼外,餘事,兒子不敢不從。”

陸光哼了一聲,臉色極其難看:“高家辱我陸家至此地步,事到如今,難道你還對高家女兒念念不忘?大丈夫豈患無妻!不過一個女子而已!柬之,你太叫我失望了!”

“和她無乾,她已為人妻,我也早絕了從前之念。隻是念及己身碌碌無為。無業,又何以成家?求父親寬宥!”

陸光盯著叩首不起的兒子的身影,半晌,冷冷道:“我叫你回,也不是為了婚姻之事。”

陸柬之慢慢直起身。

“朝廷之事,你在交州,應也有所知。東陽王做了皇帝,自然是要倚仗高嶠,高家日後隻會愈發得勢。許泌前些時日,約我商議一件大事。”

他盯著兒子。

“許泌提議和我陸家兩家聯合,出兵北伐,攻打豫州,此戰勝,我陸家從前所受的羞辱,可憑此雪清。若再乘勝,再一並打下洛陽,光複東都,則為曠世之功!高嶠就算將皇帝拿在了手上,也休想再一手遮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