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 第22章 戶部尚書
且說那宋錦文一心想著推行變法,但這如何變法則成了一個令人頭疼的難題。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宋錦文決定親自前往戶部尚書景萊府上與之麵談。那麼為何他單單要找上這位戶部尚書呢?其中緣由自是不少。
從表麵來看,理由可謂繁多。首先,變法一事必然牽扯到稅收政策的調整與變革;其次,許多變法所涉專案都需耗費大量錢財方可施行。
然而,還有一個至關重要、不容忽視的深層原因。原來啊,早在宋錦文身為端王之時,便對字畫情有獨鐘。
此人不僅熱衷於收藏各類珍貴字畫,更是癡迷於自行鑽研書法和繪畫技藝。
要說起來,宋錦文最拿手的當屬工筆畫法,其所繪之花卉細膩入微,堪稱精妙絕倫。
往往五日方能完成一石之畫作,十日纔可成就一水之神韻,且在繪製過程中反複施以「三礬五染」之技法,不辭辛勞,樂此不疲。
至於書法方麵,宋錦文亦是造詣頗深。真書、草書、篆書、隸書等字型皆能信手拈來,揮灑自如。
其所書寫之字,既具秀雅之氣又不失剛勁之力道,尤其是行書猶如龍蛇遊走般靈動多變,草書更是能夠八麵出鋒,氣勢磅礴。
無獨有偶,那位戶部尚書景萊竟也同宋錦文一般喜愛書畫藝術。
二人過往時常聚在一起共同探討交流,久而久之便結下了深厚情誼,稱得上是老友故交。
想當年,宋錦文尚未登基稱帝之際,還曾尊稱景萊一聲「老哥」哩!畢竟這景萊年長宋錦文整整三十歲呐!
隻見宋錦文正欲帶領眾人步出宮門之際,一身華服的皇後汪恭賢蓮步輕移而來,她麵上帶著一抹淺淺的微笑,輕聲問道:「夫君如此行色匆匆,不知是準備去往何處呢?」那笑容恰到好處,笑不露齒間儘顯端莊之態,儀態萬千令人為之傾倒。
宋錦文見狀,趕忙抬手輕柔地將落在汪恭賢肩頭的半片枯黃落葉拂去,其目光之中飽含著無儘的寵溺之情,緩聲道:「朕此番前去乃是前往戶部尚書景萊府上,與他有要事相商。」說話時,他的眼神始終未曾離開過眼前這位溫婉可人的妻子。
汪恭賢聽聞此言,輕輕握住宋錦文的手,語重心長地囑咐:「夫君如今已是一國之君,自當以江山社稷、天下蒼生為重。此次前往景府,切不可因一時興起而談論那些風花雪月之事,以致偏離正事主題啊。」
就在汪恭賢緊緊抓住宋錦文之手的瞬間,宋錦文亦情不自禁地摩挲起她那柔軟細膩的柔夷素手來。
隻覺這雙手宛如無骨一般,滑嫩無比,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誰又能料到這般柔若無骨的纖纖素手,不僅能夠拈針引線繡出精美絕倫的圖案,烹製出美味可口的羹湯佳肴,甚至還能揮舞長劍,展現颯爽英姿呢?
正當宋錦文癡癡地凝視著汪恭賢出神之時,忽聞佳人一聲嬌嗔:「夫君!妾身所言,您可有聽見?」這聲呼喚猶如黃鶯出穀,清脆悅耳,瞬間將宋錦文從思緒中拉回現實。
宋錦文連忙笑著說到:「梓潼教訓的是,餘一人定銘記在心,有爾這種賢妻做內助,吾一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