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從包工頭到一方高官 > 第1151章 多吃多占的前提是多做貢獻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包工頭到一方高官 第1151章 多吃多占的前提是多做貢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龍陵河上遊屬於山原河流,快到平山縣境內後,變成平原河流,原本上遊還有一條支流,但大建水利工程時期,支流被堵上了,導致龍陵河汛期到來時,水位變化大,上升快,屬於危害等級較高的河流。

而且,由於是新河,兩邊的河道不足以形成自然的防洪堤,雖然曆年來多次加固修建,但仍然不足以應付五十年一遇的大洪水。

而且龍陵河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重點防護部位,幾乎整段都需要加固,這也是上級下達這麼多資金的原因。

不過,同時龍陵河也是幾個縣的主要取水河,因為水資源比較豐富,而且水質較好。

當然了,這是各縣保護的結果,同時也是工業發展較晚的證明,因為發展早期,普遍不太重視環保汙染管控,毀掉的河流湖泊不在少數。

龍陵河從上到下,依次流經平山縣、寧城縣、定山縣和南陵縣。

從定山縣東部穿過,繞過寧城,貼著定山,流入了南陵。

從以上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到,這條河主要就是在平山和南陵兩縣,在寧城的長度比定山要長了很多,而定山縣,就那麼幾公裡長度。

這也是師秉臣願意喊上楊辰,卻不願意喊上原如斌的原因,他是想去省裡爭取更多的份額,但爭取來之後,他也想南陵縣拿最多份的。

定山縣那麼點長度不說,另一邊還在南陵縣境辦,稍帶著修都沒問題。

所以他喊楊辰,一是李誌新跟楊辰比較熟,二是楊辰在水利係統有關係。

能不喊的話,他連李天國都不想喊。

因為按流經長度來分成十份的話,南陵縣大概占四點五份,平山縣占三點五份,寧城縣占一點五份,定山縣隻占零點五份。

所以楊辰對此不太積極,定山縣又分不了多少,何況十個億也不可能全給清沅,給清沅後再一分,定山縣能落幾千萬就不錯了。

原如斌坐在旁邊,隻是目光閃爍,靜坐不語,但要說他不想爭取,那纔是笑話。

他是僅次於南陵縣的大頭,而且這個資金關係著縣裡的防汛安全,也不可能完全使用上級資金,地方總要配套一部分,你爭取的少了,自己掏的比例就多了。

隻不過因為他還沒有找到切入點,人家師秉臣得到的訊息,想讓楊辰出關係,他能說什麼。

想多吃多占,總得有理由,想多分蛋糕,就得多貢獻。

但他在上麵,確實關係不太硬,所以隻能看著不說話。

但其它人說的每句話、臉上的每個表情,他都一一收入眼簾,在大腦裡麵綜合成資訊,進入決策係統進行判斷。

剛喝下去的半斤六十八度的五糧液,不僅沒有麻醉他的大腦神經元,反而轉化成了興奮劑,像燃料一般推動著大腦運轉。

接到電話後,李天國很快就過來了,方璧海邀請他,也隻不過是示好一下,感謝他對侄女的照顧,同時也是有一個想法,想提前溝通一下,就是讓李天國在合適的機會返回省水利廳,同時推薦方嘉嘉接任縣委書記。

因為原本方嘉嘉準備去的位置被其它人占據,想要運作同樣的位置就需要時間,要不就得回京或去其它省,這個方嘉嘉又不願意。

所以乾脆讓她擔任一段時間的縣委書記,也算是增加履曆,雖然按照他們給方嘉嘉的規劃,不需要走這條路,但有這個履曆,也不是什麼壞事。

方璧海不會那麼熱情,也放不下架子,偏偏李天國也不會,就算是有其它陪客,也沒有什麼用,一場席下來,不鹹不淡的結束了。

李天國就準備回縣裡了,車子還沒出市區呢,接到了楊辰的電話,就趕緊返回了。

雖然楊辰沒在電話裡說什麼事,但李誌新、師秉臣、原如斌都在,肯定是具體事要談,下車後,李天國先去洗了把臉,清醒了一下,才走進了房間。

師秉臣把情況又說了一遍,李天國有些心動,畢竟都承擔著防汛的壓力。

不過如果真有這筆資金,自己為什麼沒有收到半點訊息呢?

要知道他跟廳裡還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係呢,怎麼一點風聲都沒有呢。

師秉臣這個係統外的人竟然收到了訊息,連具體數字和使用方向都知道。

這基本上就等於定下來了,怎麼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

「我往廳裡打個電話問一下吧。」李天國拿著電話走到了窗邊。

看樣子打了兩個電話,纔回來說道:「廳裡財務處還沒有這筆錢,也沒有這方麵的訊息,規劃處也沒有,但說了廳長前幾天去京城開會了,中間要了龍陵河的資料。」

「那這就說我們至少占了先機。」李誌新非常相信師秉臣的訊息來源,既然省水利廳都還沒有收到訊息,那反而更好。

李天國點了點頭:「如果真有這筆錢的話,至少我們比彆人先走了一步。」

剛才電話裡,他都說了,有訊息一定要通知他一下。

李誌新雖然不分管水利,但人家分管財政呀,所以立刻充當起了話事人的角色,對著四人說道:「首先,咱們約法三章,錢到了以後,怎麼分是咱們的事,但互相之間,不競爭,不針對,齊心協力,各負其責,能多爭取一點是一點。」

「我會和江書記及高市長彙報,爭取他們的支援,一來他們有什麼資源,咱們也可以用,二來就是向他們表明,這筆錢是咱們四方聯手去爭取的,都有功勞。」

大家都點頭認可。

錢誰都想多要,但李誌新既然這樣說了,肯定暫時得先聽他的。

因為他不僅代表市政府,還能代表市委呢。

見大家都沒有意見,李誌新才說起了訊息來源:「這筆錢呢,水利部已經把資金分配方案報到財政部了,秉臣書記得到的訊息,到時候錢下來後,財政廳那邊有什麼問題,也由秉臣書記解決。」

然後就開始安排:「這樣吧,明天我帶領楊辰書記和天國書記,去省水利廳跑一趟,看看能不能邀請管資金或管專案的分管領導坐一坐,提前把關係走動一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