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包工頭到一方高官 第1193章 高速發展的後果
政治,就是互相妥協的遊戲,但楊辰不願意跟他妥協,一來他沒有跟楊辰交易的資本,僅憑一家空頭的人情或臉麵,還打動不了楊辰。
二是,在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是什麼事都能拿來當交易的。
到一個地方執政,首先重要的是立規矩,不管這個規矩好壞,是否合理,有一個規矩,大家就知道你的界限。
在楊辰已經宣告瞭底線的情況下,怎麼可能還會再拿來跟人做交易,一退再退的底線,還叫底線嗎?
楊辰正思考呢,徐錦麗走了進來,拿著了一份材料放到了楊辰的麵前:「楊書記,這是重點工作推進機製,已經按您的要求進行了修改,麻煩您再審閱一下。」
楊辰拿了過來看了一遍,還是有點不滿意,雖然寫的是試行,可一旦開始執行,想改就困難了。
想了想後他又說道:「少了個督導落實機製,讓紀委牽頭,督查室配合,凡是有什麼扯皮事,都由負責推進落實,也給你和任書記找點事。」
徐錦麗笑了笑:「楊書記,我都已經夠忙了,我都不知道縣委辦有這麼多事,睡覺前想的是工作,睜眼想的還是工作,我老公都說了,不想他也就算了,孩子也不想了,家也不用回了,住縣裡吧。」
楊辰能說什麼,他能夠比較清閒,就是因為一有韓國強,二有徐錦麗。
「暫時先緊張一段時間,因為很多事還沒有走入正軌,不過也不能一味的忙,還是要勞逸結合。」楊辰不是喜歡畫餅的領導。
徐錦麗剛提拔過來,總不可能近期再提拔。
而且她也需要在縣委辦主任這個位置上好好鍛煉,不然她的性格和能力,都不太適合乾彆的。
「對了縣委辦現在不是少個正科級副主任,你好好想想,讓誰上來,對你最有幫助,能夠減輕你的工作負擔。」楊辰又想到了這個。
忙也跟楊辰打發走一個副主任有關。
徐錦麗苦惱地說道:「我真沒發現誰合適。」
「不行就從其它單位調,黨委這邊的各部門,政府那邊的地,都行,隨便你挑。」楊辰大手一揮許諾道。
「我就感覺政府辦的謝主任不錯。」或許是同病相憐的原因,徐錦麗就感覺政府辦主任最不錯,工作能力強,處理事非常到位。
「彆想了,那個我給你要不來。」人家是政府辦的主任,給韓國強服務的,怎麼可能來這裡當個副主任。
人家來縣委這邊,隻有一個可能,就是韓國強當了縣委書記,他來這裡當縣委辦主任。
「我就那麼一說。」徐錦麗也知道自己挑了一個最不可能的人。
楊辰又把方案拿了起來,然後對徐錦麗說道:「這樣,五個重點工作,你再各加一個副組長,把其它五個常委都加上,誰也彆想看熱鬨,誰也彆想閒著。」
光是這五個常委,其它人沒有參與感,而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武裝部長幾個確實比較閒。
「好了之後,你也彆讓我看了,直接征求各個常委的意見,然後把他們的意見綜合到我這裡。」
徐錦麗走了之後,楊辰又把韓國強喊了過來,哪怕他再尊重韓國強,也不能說去登門拜訪,隻能讓他過來。
「咱們縣的企業今年形勢咋樣?」等韓國強坐下來之後,楊辰問道。
因為楊辰下去調研,主要還是單位為主,就是下企業了,一般也是走馬觀花居多,實際情況並不是太瞭解。
韓國強翻開自己的記錄本,開始一五一十地彙報:「首先,今年總體形勢,比去年同期略好,但沒有上一個季度好。」
「去年確實形勢喜人,也符合你最早的預測,一旦我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各種工業都會迎來飛速發展,基本上各行各業,沒有形勢不好的。」
「今年形勢有所下降,其實跟去年下半年國家調控和信貸收緊有關,固定資產投資有明顯下滑,企業的形勢肯定會受影響。」
「企業現在麵臨的主要困難是什麼?」形勢不好也是暫時的,這個信心楊辰還是有的。
韓國強繼續翻自己的記錄本,因為有些記錄在其它地方,翻到了之後說道:「我說幾個最主要的吧。」
「去年國家收緊了信貸指標之後,企業的貸款受到了影響,一部分企業準備投資擴產,卻貸不到資金,這是第一。」
「第二就是土地指標不好弄,還是國家調控的原因。」
「那為什麼不引導他們去開發區呢?開發區的土地不是閒著很多。」楊辰打斷問道。
「企業擴產一般都是想在廠的附近擴張,這樣便於管理和降低成本。」韓國強不是沒有動過這個腦筋,可開發區那鳥不拉屎的地方誰願意去。
「特彆是在縣城裡麵的企業,還是要儘量引導他們搬到外麵,在縣城裡麵,不管怎麼發展都受限。」
韓國強點了點頭:「已經開始著手了,但效果不明顯。」
「還有就是原材料價格上漲,絕大多數企業的主要原材料相比去年同期均有百分之五左右的漲幅,但下麵客戶卻不能隨便漲價,等於隻能自己承擔這個成本。」
「這個是由市場的供需關係決定的,咱也無能為力。」楊辰沒有狂妄到覺得什麼都能解決。
「還有就是因為煤炭漲價,引起的電力緊張,電業局那邊經常借檢修之名斷電,其實深層次原因是電不夠用了。」
「咱們清沅相對好點還是因為多了你那個電廠,不然會更不夠用。」韓國強對楊辰的佩服是實心實意的,投資建電廠時,都覺得不會是什麼好生意,人家國營電廠的電還多的用不出去呢。
而且真要是缺電的話,人家電業局不會自己建電廠,非得用你的電?
結果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特彆是工業經濟的發展,電還真的不夠用了,而恰好這個時候,楊辰的這個電廠建好了,開始並網發電了。
本來楊辰他們怕受電業局製約,還準備自建供電線路呢,結果不等他們建好自己的供電線路,缺電的電業局已經主動找上門來,非讓接入他們的線路,而且收購價格也跟國營電廠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