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從包工頭到一方高官 > 第1343章 心如火熱的賺錢之路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包工頭到一方高官 第1343章 心如火熱的賺錢之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大家有點不敢相信,但楊辰的態度又這麼確定,半信半疑中,大家紛紛產生一個不行試一試的念頭。

最多等兩年時間,就算再多點,等三年時間,看看漂亮國經濟會不會爆發危機不就行了。

如果爆發了,那就說明這家夥說的都是對的,那以後跟著他發財就行了。

如果沒有爆發,說明這家夥,也不能說是騙子,最多人家是失手了,畢竟前麵的戰績是沒問題的。

那個蕭會長又一次開口了:「楊先生,首先,江老闆的這個公司我們肯定會投資,合資也好,融資也好,我們肯定是純戰略投資,不會對公司的經營有任何乾擾,除此之外,對於投資,楊先生還有什麼建議沒有?」

這個課不是白上的,大家都知道,但是這個課大家也上的心甘情願,這個時候,他們反而擔心楊辰會不帶上他們,畢竟思楊產業基金已經是賺的盆滿缽滿。

「首先,我說的投資,都是價值投資,基於對產業的發展而得出的判斷,我把目標告訴你們,投不投,怎麼投,我不乾涉,也不發表任何意見,你們投了之後,有大的變動,可以向我諮詢,平時我是不管的,在國內我另有任務。」楊辰這樣說道。

找幾個有價值的投資目標還不好說,遍地都是。

蕭會長卻不肯同意,你說這麼多,把我們說的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一拍屁股就想走人,給我們說幾個目標就不打算管了,那有那麼容易。

於是就堅持說道:「楊先生,常言說的好,蛇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沒個帶頭的,各自為政,總歸是不太好的,您看,要不我們成立一家公司,各自注資,同時聘請你為戰略顧問,固定製薪水還是浮動式薪水都可以,對於公司的經營,我們隻監督不乾涉,你看怎麼樣?」

楊辰直接搖頭說道:「首先,我是一名國家乾部,不允許兼職收取費用,更不用說領薪水了;其次,我的工作也非常重要,我沒有時間和精力長時間關注著這邊的業務。」

「但是請放心,我推薦的投資專案不是風險投資,都是進入成長期的專案,有的甚至已經上市了,咱們就是公開投資,投了之後,咱們隻管堅持持有就行,如果遇到係統性風險,咱們再商量。」

對他們這些人來說,你不領錢就等於不負責任,這樣誰敢把錢交給你掌管,可他們沒注意的是,楊辰連掌管都不想掌管。

「楊先生,您現在能不能推薦一個專案,讓我們研究一下該怎麼投,投多少錢合適。」那位副會長出言打破了目前的僵局。

首次合作,肯定會有很多碰撞,這個時候張紅霞一句話都不說,因為大家知道了她跟楊辰的關係,不管說什麼,都會懷疑她的立場問題。

楊辰卻看向了步海雲:「投資這家企業,還需要步書記的幫助,看看能不能幫我們爭取到投資機會。」

這個還真沒有提前溝通,步海雲略微有些驚訝:「哪家公司?是我們深市的嗎?」

「華通集團,有機會嗎?」楊辰問道,這個並不抱太大的希望,前期的話可能還有機會,現在人家已經做起來了,接受融資的可能性很小,想投資可以,我成立個子公司,咱們拿子公司合資,但是楊辰想要的是純粹的財務投資,不適合這種形式,而再過幾年,他們公司對外融資就隻有發債這一種途徑了。

步海雲皺起了眉頭,彆看他是深市的老大,想勸人家接受外界投資,還真沒有那麼容易。

楊辰看到他為難,就沒有再堅持:「他們不行的話,興通公司行不行?都是你們深市的公司,這個還有國有成份,應該沒問題吧。」

步海雲點了點頭:「不過這家公司已經上市了,哦,對,你們想戰略入股,這家公司沒問題,我可以幫忙聯係。」

戰略入股,至少奔著百分之十或百分之五的股份去的,肯定不能去市場上直接購買,很容易引起股價波動,而且也容易讓控股方產生恐懼。

楊辰這個時候才對他們解釋道:「網際網路的出現,可以替代很多業務,但是唯一不能代替就是網路設施建設,所以華通也好,興通也好,都有機會成為世界級的頂級公司。」

「而且手機蜂窩網格製式的演進,隨著我國實力的不斷增強,3g時代,我們隻能和歐洲、漂亮各分其一,我們還是最落後的一個,但是等到了4g時代,會形成我們和歐洲抗衡的局麵,漂亮國在這方麵實力相對較弱,會根據情況融入其中一方,在這個演變發展過程中,我國的通訊裝置供應商會迎來飛速發展。」

「為什麼漂亮國在這方麵實力較差,我們應該還比不過他們吧?」那個副會長舉手問道。

楊辰點了點頭:「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實際上,並不完全看技術,而是看誰掌握了最大的市場,誰就說了算,3g時代就是如此,你們想進來我的市場,就得支援我的標準,所以這是華夏能夠拿到其中一個標準的原因。」

「可漂亮國的市場應該比我們大吧?」對方還是有點疑惑,不太理解。

楊辰搖了搖頭:「華夏政府是一個麵向大眾的普惠製政府,對於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是其它國家無法比擬的,同樣的供電設施和網路設施,華夏政府會普及到每一個村莊,而漂亮國隻會普及到每一個城市,所以華夏市場至少是他們的十倍以上。」

這麼一說大家就都明白了,香港的電力和網路等公用事業也是控製在私營資本手裡,建設是要考慮成本和收益的。

舉例,你一個五百人的小村莊,就算是百分之七十的人有手機,也隻有三百五十個客戶,而三百五十個客戶,至少百分之八十都是最低套餐,剩下的也大多數是次低套餐,一個月大約收一萬元左右的話費,扣除運營人員工資、維護成本、電費、裝置折舊等,不賠錢就不錯了,初期的工程和裝置投入,基本上是不可能收回來的。

在這方麵,華夏政府和運營商都是不考慮成本的,那怕深山溝裡的幾戶人家,也得把網給你扯上。

等理解了這一切,大家頓時心如火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