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包工頭到一方高官 第1394章 市裡和區裡都來搶專案了
象這種涉及到上下級博弈的事,首先看上級想要的力度有多大,一般來說,胳膊扭不過大腿,上麵要是非要給你拿走,下級是扛不住的。
其次就是要看這個專案對下級有多少重要了,要知道縣委書記就算是省管乾部,提拔和調整市裡的意見也至關重要,為一個專案得罪上級,不值得。
但對楊辰來說,他已經具備了在一定程度上跟市裡博弈的能力,一來他的調整還早,而且背後的關係紮實。
二來高軍輝的意願也不是太強烈,兩個人關係較好,他又正想拉攏楊辰呢。
要不然投資十個億的專案,市裡怎麼可能輕易擺手,又不是說具備獨特資源,隻能投到某一個地方。
比如天橋風景度假區,肯定隻能投到平山縣,比如連山水泥,也隻能投到有石灰岩礦的地方。
投資建個酒店商場,市裡反而更合適。
所以高軍輝就乾脆沒有再勸,隻是叮囑楊辰一定要跟對方對接好,態度要放低點,儘量爭取拿下。
不管再怎麼錦上添花,那也是政績。
但是訊息一旦傳出,惦記的就不會是一個,市裡、縣裡、區裡都有去拜訪崔雲浩的,十個億的投資呢,楊辰從深市費那麼大工夫才拉過來十個億的投資,就在省裡引起了轟動。
何況這還是個單一專案呢,又是外資。
崔雲浩也沒有提太多條件,首先詢問能不能解決一半的投資資金,一大半人就打了退堂鼓。
剩下的也是在強撐,市裡、西河區以及臨江區,三方都有意爭取這個專案。
市裡的積極性不是太高,隻是覺得有這個大個專案,錯過了比較遺憾,商務局聯係了好幾個部門,都不是太感興趣,主要是領導不支援。
江雄良很積極很投入,可惜他人輕言微,說不動高軍輝和李誌新,就無計可施。
其實現在最好的辦法是市裡和區裡合作,拿下這個專案,可惜缺少一個從中協調的人員。
楊辰其實不是太在意,這個專案雖然好,但現在對定山縣來說,卻不是那麼重要,無工不富,沒有足夠的工業基礎,商業就如同無根之水。
所以當崔雲浩在他麵前炫耀,想藉此取得心理優勢時,楊辰就對他說道:「我首先是清沅市的助理市長,其次纔是定山縣的書記,所以你不管投資到市裡,還是投資到縣裡,我都樂見其成。」
崔雲浩懷疑地看了他一眼:「投到那裡都行?其它縣或區也可以?你們應該是競爭關係吧。」
楊辰笑了笑:「不管縣也好,還是區也好,都是清沅市的,沒有區彆,不管投資到那,我都代表市政府表示歡迎。」
楊辰的態度讓崔雲浩有所懷疑,據他瞭解,華夏這邊的官員應該都很重視外來投資的。
「那我就要跟他們進行正式談判了。」崔雲浩還想再試探一下。
楊辰痛快地答應了下來:「可以,需要我幫助協調的話隻管開口。」
崔田真有開發區接待,崔雲浩在跟市裡接觸,楊辰就乾脆去處理縣裡的事。
剛批示完手頭的檔案,楊辰鬆了口氣,喝水的工夫,又想起這件事了。
單純一方的力量都不容易拿下這個專案,但是就怕市裡和區裡合作,還真有可能。
市裡出麵,肯定是市裡為主,但在沒有得到高軍輝支援的情況下,市裡的力度肯定不足。
楊辰給李誌新打了個電話,詢問情況。
李誌新說他:「你不是不在意人家,還問這個乾什麼?」
楊辰隻好對他說道:「那我也不希望彆人來摘我的果子。」
李誌新說道:「現在就西河的老龐積極性比較高,甚至可以拿大頭出來,市裡隻要出一個億就了。」
「那市裡能出這個錢嗎?」楊辰關心地問道。
一個億的資金,對於清沅市財政來說不算什麼,不管擠擠也好,不管拆借也好,都能拿得出來。
李誌新也不瞞他:「我和高市長都沒什麼興趣,你是知道的,但是老江不知道怎麼跟江書記說的,把江書記說動了。」
「江書記專門給我打來了電話,說這麼大的專案比較少見,對於啟用消費市場,推動城市發展戰略,提升我市對外形象,其意義遠超商業本身,讓市裡能配合的話一定要配合。」
「江書記還說,需要他出麵的話,他可以跟進修班的那邊請假,跑回來一次的。」
楊辰聽了就是一笑,這個江宏圖也算是挺重視的,要知道他這種情況的進修班,都是脫產性質的,沒有必要理由,是不能回來處理公務的。
但誰叫這個專案大呢,又是外資。
江宏圖都專門打來電話,看來真重視這個專案,楊辰不確定他知不知道這個專案一開始是自己這邊的,但他不給自己打電話,估計是想裝馬虎裝過去。
其實不管投資在那,對市委書記的區彆不大,就算投資在市裡,也是落到那個區,市裡親自參與的話,最多能分點功勞。
他不理會楊辰,楊辰還不想理會他呢,一旦市裡重視,就算是落到定山縣,市裡同樣也要參與,也要指手劃腳。
楊辰不想給崔雲浩太高的心理期望,所以打算抻足他,讓他知道除了自己,沒有人能夠滿足他的其它要求,等到時候談判時,楊辰才能手握主動。
徐錦麗過來收檔案,看了看楊辰說道:「楊書記,縣裡有傳言,說咱們在這件事上,是賠錢賺吆喝的,特彆是您把那個汽車配件專案介紹給開發區,有吃裡扒外的嫌疑。」
「光聽拉拉蛄叫,就彆種地了。」楊辰一點都沒有放在心上,縣裡隻是因為自已一下子拉來這麼多專案,正是如日中天呢,他們不敢跳出來造反,並不是風平浪靜了,逮到機會了,肯定會說三道四。
不過他們該說說,楊辰該乾乾,一直到崔雲浩給楊辰打過來電話,鬱悶且不解地問道:「楊書記,為什麼那個投資返利的事,他們都說的含含糊糊,你們那個不是有檔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