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 第145章 鐵鋪的 「見證」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第145章 鐵鋪的 「見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西市的晨霧像一層薄薄的紗,籠罩著鱗次櫛比的店鋪,空氣裡彌漫著各種氣味——胡餅的麥香、牲畜的臊氣、香料的馥鬱,還有鐵器特有的冷冽氣息。王記鐵鋪那扇用了二十多年的榆木門板,在「吱呀——吱呀——」的呻吟聲中被兩個夥計合力卸了下來,露出裡麵黑洞洞的鋪堂。王鐵匠踩著一張吱呀作響的長凳,長凳的腿用破布纏著,大概是怕劃傷地麵。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截斷成兩截的曲轅犁掛在了門楣上,斷裂處特意朝外,像掛了塊示眾的牌匾,又像展示一件戰利品。

陽光像調皮的孩子,穿過薄霧的縫隙照在斷犁上,那道歪斜的裂縫泛著冷光,在熙熙攘攘的市集裡格外紮眼。路過的人隻要抬眼,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那斷裂的痕跡,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什麼。

「都來看都來看!走過路過彆錯過啊!」大師兄搬了張方凳站上去,方凳上還有個破洞,露出裡麵的木茬。他手裡搖著個鐵皮幌子,幌子上用紅漆寫著「新犁斷轅」四個歪歪扭扭的字,紅漆有些剝落,看著有些滑稽。他的嗓門亮得像銅鑼,在嘈雜的市集裡穿透力極強,「這就是司農寺那位李大人折騰出來的新犁,剛耕半畝地就斷了!還大言不慚地說比咱老祖宗傳下來的直轅犁強,我看啊,就是一堆廢鐵,連燒火都嫌費勁!」

他這話一出,路過的行人紛紛駐足。挑著菜擔的農婦放下擔子,菜擔裡的青菜還帶著露水,鮮嫩欲滴;牽著毛驢的貨郎停住腳步,毛驢甩了甩尾巴,打了個響鼻;連隔壁賣胡餅的張五郎都湊了過來,手裡還拿著塊剛出爐的胡餅,金黃酥脆,油渣子掉了一地,引得幾隻麻雀圍著他腳邊打轉。

很快,鐵鋪前就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人越來越多,連路邊耍猴的都被這邊的熱鬨吸引,猴兒順著繩子爬到屋頂,也探頭探腦地往這邊看。

「真斷了?這就是傳說中能省力一半的新犁?」一個穿綠袍的小吏擠到前麵,他是戶部派來采買農具的,昨天還聽同僚眉飛色舞地說新犁如何神奇,如何能讓農戶省力,今天就撞見這出,臉上滿是驚訝,眼睛瞪得溜圓。

王鐵匠從屋裡拎出把藤椅,藤椅的扶手有些鬆動,他往門口一坐,椅子發出「咯吱」一聲響。他懷裡抱著個紫砂壺,壺身上刻著「平安」二字,已經有些模糊。他慢悠悠地啜了口茶,茶沫沾在嘴角,他也不在意。見人圍得差不多了,他「哐當」一聲把茶壺墩在旁邊的石桌上,石桌上立刻留下個淺淺的印記。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各位鄉鄰,都瞧仔細了!」

他站起身,走到斷犁旁,伸出粗糙的手指,指著斷口處,那裡的鐵色發烏,斷茬參差不齊,像被硬生生掰斷的樹枝,還帶著些泥土的痕跡。「瞧見沒?這就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咱老祖宗傳下來的直轅犁,用的是實打實的火候,一錘是一錘敲出來的,彆說半畝地,就是耕十畝石頭地也未必會斷!」

他轉身從鋪子裡撿起地上的直轅犁模型,那是用棗木做的,被摩挲得油光發亮,邊角都圓潤了。「您再看這個,直來直去,受力均勻,這才叫經久耐用!那姓李的毛頭小子,仗著懂點胡椒種植的門道,賺了幾個錢,就敢瞎改老祖宗傳下來的農具,我早說了,他這是瞎折騰,根本成不了事!」

人群裡頓時炸開了鍋,議論聲像鍋裡的沸水一樣翻騰,「咕嘟咕嘟」地冒著泡。「我就說新東西不靠譜吧,還是老物件結實!」一個頭發花白的老漢說道,他手裡拄著根柺杖,柺杖頭磨得光滑。「司農寺怎麼也信這個?怕是被那李大人忽悠了吧?」一個穿短打的漢子介麵道,他胳膊上還挎著個籃子,裡麵裝著些針線。「聽說這新犁前前後後花了不少銀子呢,就這麼斷了,真是可惜了那些銀子!」一個婦人歎息道,她身邊還跟著個流鼻涕的小孩,正好奇地盯著斷犁看。

一個穿灰色短打的漢子擠到前麵,他身材不高,眼神卻很活絡,四處打量著。他是李承乾東宮的侍衛,混在人群裡專門打探訊息。他裝作驚訝地咋舌:「乖乖,這要是真給農戶用起來,耕到一半斷了,耽誤了農時,農戶不得哭死?怕是連買犁的本都收不回來!」

這話一出,立刻有人附和。「是啊是啊,農時多金貴啊,可耽誤不起!」「看來這新犁是真不行,還是直轅犁靠譜,雖然累點,但至少不會掉鏈子。」人群裡的議論聲更響了,像漲潮的海水,一波高過一波。

王鐵匠見火候到了,又添了把柴,他壓低聲音,像是說什麼天大的機密事,故意讓周圍的人都能聽見:「可不是嘛!昨天試犁的時候,那李大人還嘴硬,說斷了算司農寺的,我看他是早就知道這犁不經用,故意說這話給自己找台階下呢!」他頓了頓,眼神裡閃過一絲狡黠,「我還聽說啊,他就是想借著改農具的由頭撈好處,哪真懂什麼打鐵?也就是騙騙那些不懂行的官老爺!」

這話像顆石子投進水裡,激起層層漣漪,人群裡的議論聲更激烈了,連之前隻是看熱鬨的人都開始竊竊私語,眼神裡充滿了對李傑的懷疑和不屑。

那灰衣侍衛悄悄退出人群,像條泥鰍一樣在人縫裡穿梭,快步往東宮方向走去。臨走時,他趁人不注意,往大師兄手裡塞了個沉甸甸的錢袋,錢袋是用黑色綢緞做的,上麵繡著個簡單的「李」字。大師兄掂了掂,臉上露出心照不宣的笑,悄悄把錢袋揣進懷裡,繼續賣力地吆喝著。

日頭漸漸升高,晨霧散去,陽光變得炙熱起來,曬得人麵板發燙。圍觀的人換了一波又一波,有的是特意跑來看熱鬨的,有的是路過被吸引過來的。斷犁的訊息像長了翅膀,很快飛出了西市,往長安城的各個角落飛去。

賣雜貨的貨郎把這事編成了小調,調子是現成的,就用了《采桑子》的曲牌,歌詞通俗易懂:「新犁彎彎像月牙,耕了半畝就分家,李大人,瞎折騰,白費銀子笑掉牙……」他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地唱,走到哪唱到哪,引得不少人跟著哼唱。

送水的老漢歇腳時,也會蹲在井邊跟人唸叨幾句:「聽說了嗎?司農寺那新犁斷了,剛下田就斷了,看來還是老物件靠譜啊。」旁邊打水的婦人也跟著點頭,說回去要跟當家的說說,可不能信那些新花樣。

到了午時,連皇城根下掃街的老卒都知道了:司農寺那個李大人造的新犁,就是個中看不中用的廢物,純屬浪費銀子。

王鐵匠看著漸漸散去的人群,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像偷吃到糖的孩子。他讓二師兄把斷犁又往高處挪了挪,確保來往的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然後揣著錢袋回了裡屋。他坐在太師椅上,把錢袋往桌上一倒,銀子「嘩啦啦」地滾出來,白花花的一片,晃得人眼暈。他拿起算盤,「劈啪劈啪」地打了起來,算著這下能多賺多少銀子——經這麼一鬨,往後直轅犁的生意,怕是要擠破門了,他甚至已經開始盤算著要不要再雇兩個夥計。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