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 第167章 圖譜的公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第167章 圖譜的公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長安城的晨光剛漫過司農寺的青磚灰瓦,給那些飽經風霜的瓦片鍍上一層淡淡的金輝,李傑就已經站在改良坊的院中。院子裡的青石板被露水打濕,踩上去帶著一絲涼意,他看著工匠們將一摞摞泛黃的麻紙小心翼翼地搬到馬車上。每張麻紙都裁剪得大小一致,邊緣整齊,上麵用墨筆細致地畫著貞觀犁的圖樣,小到一枚銅釘的尺寸、粗細,大到曲轅的弧度、長度,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連每個部件的連線處都畫著放大的詳圖,這便是他熬了三個通宵才完成的「貞觀犁標準圖譜」。

「大人,一百份圖譜都裝訂好了,每份都用桑皮紙做了封皮,防水防潮。」趙鐵匠捧著一本線裝圖譜走過來,他的手上還帶著打鐵留下的薄繭,捧著圖譜時動作輕柔得像在嗬護嬰兒。封麵上「貞觀犁標準圖譜」七個字是李傑親筆所書,筆力遒勁,筆畫間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他粗糙的手指輕輕拂過紙麵,犁鏵的斷麵圖旁還標注著「淬火三沸,水冷速激」的字樣,旁邊還用小字註解著「首沸去雜質,二沸定紋理,三沸增韌性」,這些都是他們在無數次試驗中總結出的訣竅,每一個字都凝聚著汗水與智慧。

李傑接過圖譜翻了兩頁,晨光透過窗欞落在紙麵上,將那些細密的線條照得清晰可見,連墨筆的暈染痕跡都看得一清二楚。「讓驛站快馬送各州府,告訴他們,凡按圖打造的鐵匠鋪,司農寺會派專人驗收,合格後,每具犁補貼五十文。」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工匠,補充道,「另外,傳我口諭給各州刺史,讓他們親自督辦此事,下個月這個時候,我要看到第一批發往各縣的新犁,不得有誤。」

站在一旁的周員外郎連忙躬身應道:「下官這就去安排,定不辜負大人所托。」他看著那些圖譜,心裡暗暗佩服。這圖譜不僅有精確的圖樣,還附了詳細的材料清單,連用多少斤生鐵、多少兩黃銅、甚至木炭的用量都寫得明明白白。更難得的是,連鍛打的火候都分了「初紅」「正赤」「發白」三個等級,每個等級對應的溫度和加熱時間都有說明,簡直比工部的營造法式還要細致周全,讓人心生讚歎。

馬車軲轆聲漸漸遠去,帶著圖譜駛向大唐的各個角落。李傑轉身對趙鐵匠說:「老趙,長安城裡的鐵匠鋪就交給你了。我已經在西市旁邊租了個寬敞的院子,開個『新犁學堂』,由你當教頭,把這圖譜上的手藝毫無保留地教給他們。」他從庫房裡搬出一個沉甸甸的陶罐,罐子是用上好的陶土燒製的,表麵還釉上了一層光亮的釉彩。開啟蓋子,一股濃鬱而辛辣的香氣立刻彌漫開來,裡麵是滿滿一罐顆粒飽滿的胡椒,「隻要你教會一個徒弟,能獨立按圖打造出合格的貞觀犁,就賞你一斤胡椒,多教多賞,上不封頂。」

趙鐵匠眼睛瞬間亮了起來,雙手在沾滿鐵屑的圍裙上使勁擦了擦,接過胡椒罐時手都忍不住在抖。他打了一輩子鐵,走南闖北見過不少場麵,卻還從沒見過這麼大方的賞格。一斤胡椒在市麵上可是硬通貨,能換兩石上好的白米,足夠一家三口吃三個月了。「大人放心,我趙老栓就是拚了這把老骨頭,也得把他們個個教會,保證讓他們打出的貞觀犁個個合格!」他拍著胸脯保證,聲音洪亮得像敲鑼。

三日後,新犁學堂正式開課。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地麵灑了水防止揚塵,十幾個嶄新的鐵砧整齊地排列著,每個鐵砧旁都放著一套齊全的工具,錘子、鑿子、鉗子應有儘有。李傑讓人按圖譜比例放大做了個木質模型,有一人多高,被牢牢地掛在牆上當教具,模型上的每個部件都能活動,方便演示。

第一天就來了二十多個鐵匠,有頭發花白、臉上刻滿皺紋的老手藝人,他們手裡拄著柺杖,眼神裡帶著審視和懷疑;也有二十出頭、眼神靈動的年輕夥計,他們對新事物充滿好奇,手裡還攥著小本子和炭筆。王鐵匠的徒弟王小六也混在裡麵,他縮著脖子,生怕被人認出來,手裡緊緊攥著個用麻紙訂成的小本子,準備記錄要點。

趙鐵匠特意換上了件乾淨的藍布褂子,洗得發白卻漿燙得筆挺。他站在木模前,手裡拿著根細長的木棍指著曲轅的弧度:「大夥看好了,這彎角得是三尺七寸,多一分則硬,容易折斷;少一分則軟,受力不足。鍛打的時候,要先在砧子邊緣墊塊弧形鐵,這樣錘下去才能保證弧度均勻,受力一致……」他一邊說,一邊拿起個燒紅的鐵坯在砧子上演示,錘子落下時「叮叮當當」的聲響,節奏分明,像在敲打著某種古老的韻律。

底下的鐵匠們聽得聚精會神,有人用炭筆在木板上飛快地畫著草圖,有人忍不住踮起腳尖想看得更清楚,還有人伸手摸了摸牆上的木模,感受著那流暢的弧度。一個矮胖的鐵匠忍不住開口問道:「趙師傅,這犁壁為啥要做成圓的?咱老犁都是方的,用了幾輩子了也沒見有啥不好啊?」

趙鐵匠放下錘子,拿起個小巧的犁壁木模,舉起來讓大家看清楚:「你這話就外行了。這圓犁壁翻土的時候能順著勁兒走,土塊會順著弧度自然滑落,不會卡在上麵,這樣一來,牛省力氣,人也輕鬆不少。上次試犁你沒去看?一牛一人耕十畝地,就是靠這圓犁壁呢!這可不是花架子,是實打實的門道!」他這話一出,底下頓時沒了聲音,誰也不敢再輕易質疑。

李傑站在門口看著這一幕,嘴角露出欣慰的笑意。他知道,推廣新技術光靠補貼和命令還不夠,必須讓工匠們真正明白其中的原理和好處,才能從根本上接受。他讓人在學堂角落支了張八仙桌,擺上茶水和剛出爐的芝麻餅,誰有疑問都可以過來問。有個來自華州的鐵匠,臉上帶著風霜,問起淬火的火候該如何精準把握。李傑拿起個鐵鉗夾起燒紅的鐵條,走到陽光下:「看到這顏色沒?初紅時像熟透的櫻桃,這時候適合打坯;正赤時像廟裡的香火,這時候塑形最好;發白時像天上的星星,這時候淬火最妙,差一點都不行,多練幾次就能把握準了。」

傍晚時分,夕陽將天空染成一片橘紅。王小六揣著記滿了要點的小本子,一路小跑往回趕,剛到鐵匠街的街口,就撞見了王鐵匠。「師父,今天趙師傅講了曲轅的打法,真神了!」他獻寶似的把本子遞過去,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字和草圖,「您看這火候拿捏,比咱家的法子強多了,按這法子打出來的犁,肯定結實又省力。」

王鐵匠一把奪過本子,粗粗翻了兩頁,臉上立刻露出怒容,狠狠把本子摔在地上:「學這些旁門左道乾啥?咱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難道還比不上一個毛頭小子?簡直是丟祖宗的臉!」可他的眼睛卻不由自主地瞟著地上的字跡和草圖,心裡像被什麼東西輕輕撓了一下,泛起一絲異樣的感覺。

學堂裡的炊煙漸漸升起,與晚霞交織在一起。趙鐵匠正手把手教大夥打磨犁鏵,他握著一個年輕鐵匠的手,教他如何控製力度才能讓刃口既鋒利又不易崩裂。夕陽的金輝透過窗戶照進來,將那些專注的身影鍍上一層溫暖的暖色。牆角的胡椒罐還剩下大半,李傑知道,用不了多久,這些胡椒就會變成一把把嶄新的貞觀犁,出現在大唐的田野上,為這片土地帶來新的生機。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