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 第199章 鐵匠的轉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第199章 鐵匠的轉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洛陽城的西大街彌漫著清晨特有的薄霧,「趙記鐵鋪」的木質招牌在霧中若隱若現。招牌上的紅漆早已斑駁,露出底下深淺不一的木紋,「趙記鐵鋪」四個金字也褪了色,卻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透著歲月沉澱的厚重。鋪子裡彌漫著鐵鏽和炭火混合的氣息,年過五旬的趙鐵匠正蹲在火爐旁,手裡捏著一把鏽跡斑斑的舊犁,指腹一遍遍摩挲著犁鏵上的缺口。

這把舊犁是城東張老漢淩晨送來的,犁鏵磨得薄如蟬翼,彷彿輕輕一碰就會碎裂,犁梢斷裂處還沾著乾涸的泥土,看得出主人用得極為愛惜,卻終究抵不過歲月的侵蝕。趙鐵匠舉起舊犁,對著晨光眯眼細看,犁身的木柄已經開裂,用麻繩草草捆著,他輕輕一敲,沉悶的響聲裡帶著木頭腐朽的空洞。

「爹,司農寺派人送東西來了!」兒子小趙的聲音打破了清晨的寧靜,他懷裡抱著個油紙包,油紙表麵印著司農寺的銅印,一路小跑進來,粗布短褂的前襟都被汗水浸濕了。

趙鐵匠放下舊犁,在圍裙上蹭了蹭手上的鐵鏽,接過油紙包時指節微微發顫。油紙包沉甸甸的,拆開時發出「沙沙」輕響,裡麵是本線裝小冊子,米黃色的封麵上用小楷寫著《貞觀犁簡易鍛造教程》,旁邊還壓著張折疊的牛皮紙圖紙,邊緣用細麻繩捆得整整齊齊。

他坐在長條木凳上,借著從窗欞透進來的晨光仔細翻看。冊子的紙頁帶著淡淡的桐油味,顯然做過防潮處理,裡麵的字跡是用狼毫筆寫就的小楷,工整得像印上去的一般。從鐵料的含碳量如何辨彆,到淬火時水溫該控製在多少度,甚至連鍛造時鐵錘落下的角度都配有插圖,圖上的鐵匠揮錘的姿態栩栩如生,連肌肉的線條都清晰可見。

「這是……長安那邊傳的新犁鍛造法子?」趙鐵匠的喉結劇烈滾動,指腹撫過插圖裡新犁的曲轅,那優美的弧度比自家鋪子裡最好的舊犁還要講究。前幾日去市集打酒時,就聽糧鋪掌櫃說長安出了種貞觀犁,耕地時一頭牛能頂兩頭用,當時隻當是戲言,沒成想司農寺竟把法子送到了他這小鐵鋪。

「送冊子的小吏說,」小趙湊過來,鼻尖幾乎碰到書頁,「現在朝廷鼓勵地方鐵鋪改打新犁,隻要按教程做的新犁合格,就能領司農寺的補貼,買鐵料都能便宜兩成呢!」

趙鐵匠合上冊子,封麵上的「貞觀犁」三個字彷彿帶著溫度。他十五歲跟著師父學打鐵,至今已三十五年,親手打的舊犁能從西大街排到洛水邊,卻深知那些犁有多費力。去年秋收時,城南王二柱家的牛拉犁時累斷了腿,一家人抱著犁頭哭了半宿,那場景他至今記得清清楚楚。

「生火!」趙鐵匠猛地站起身,板凳被帶得向後翻倒,發出「哐當」一聲響。他從牆角拖出個鐵皮風箱,小趙連忙往火爐裡添了幾塊上好的木炭,拉動風箱時,「呼嗒呼嗒」的聲響在鋪子裡回蕩,火苗「騰」地竄起半尺高,映得父子倆的臉像塗了層硃砂。

趙鐵匠從鐵料堆裡挑出塊巴掌大的熟鐵,用長鉗夾著放進火爐。鐵料在火中漸漸變紅,從最初的暗紅色到櫻桃紅,再到透著金光的赤紅,他不時用鉗尖撥弄,眼睛死死盯著鐵料的顏色變化。教程上說,貞觀犁的鐵料必須燒到「亮白透紅」,也就是表麵泛著白光,內裡仍是赤紅,這樣鍛造出來才能剛柔相濟。

「爹,這都快燒化了!」小趙看著鐵料邊緣開始融化,急得直跺腳。他打小跟著父親打鐵,從沒見過把鐵燒得這麼透的。

「懂什麼?」趙鐵匠頭也不抬,「新犁的曲轅要承重,火候不到家,用不了仨月就得斷。」說話間,鐵料中心果然透出淡淡的白光,他眼疾手快,長鉗猛地一挑,通紅的鐵料「嗵」地砸在鐵砧上,濺起的火星落在青磚地上,燙出一個個小黑點。

他掄起十八斤重的鐵錘,,上麵刻著「司農寺認證」五個篆字,專門派了二十個經驗豐富的老工匠,組成五個抽檢小組,奔赴各地。

「檢驗時按這三條標準,」李傑拿著卡尺給工匠們演示,「犁鏵厚度不得少於三分,曲轅承重必須過三百斤,鉚釘拉力得達五十斤。合格的就打上認證章,憑章領補貼。」

抽檢小組到洛陽時,趙鐵匠緊張得手心冒汗。老工匠用特製的鉤子鉤住新犁的犁梢,讓兩個壯漢往上吊,直到掛上三百斤的石頭,曲轅隻是微微彎曲,鬆開後立刻恢複原狀。用鑿子敲打鉚釘時,木頭都裂開了,鉚釘還牢牢咬在裡麵。

「合格!」老工匠拿出黃銅印,在犁身側麵「啪」地蓋了個紅印,「趙師傅這手藝,比長安的老工匠都不差!」

趙鐵匠捧著帶印的新犁,在鋪子裡擺了個高台供人參觀。有了「司農寺認證」的紅印,他的新犁不僅在洛陽供不應求,連周邊的鄭州、許州都有人來訂貨,光是定金就收了滿滿一匣子。

「以前打舊犁,能混就混,」趙鐵匠給新收的學徒們上課,手裡舉著帶印的新犁,「現在不一樣了!這紅印就是臉麵,就是飯碗,得把每錘都打在心上!」

秋分時,司農寺統計各地新犁產量,地方冶鐵坊的產量已經超過了皇家冶鐵監。看著報表上不斷攀升的數字,李傑知道,貞觀犁的推廣已經真正紮根到了大唐的土壤裡。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