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從狼煙北平開始 > 第53章 句容炮吼,鋼鐵盛宴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狼煙北平開始 第53章 句容炮吼,鋼鐵盛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民國二十六年(1937

年)十一月十日午後,句容城東的五裡牌陣地塵土飛揚。周明遠率

11

師剛在土坡後構築好防禦工事,偵察兵就騎著快馬狂奔而來,馬背上的望遠鏡鏡筒還在劇烈晃動,韁繩磨得手掌滲血:“師座!日軍第

16

師團主力殺過來了!先頭是裝甲車集群,後麵跟著重炮群,炮管比水桶還粗,牽引車都得六匹馬拉!”

周明遠登上臨時搭建的木質觀測塔,蔡司望遠鏡的鏡片裡,日軍佇列如黑色巨蟒般盤踞在公路上

——94

式裝甲車的履帶碾過凍土,在地麵壓出深深的齒痕,車載機槍的槍管泛著冷光;其後的步兵聯隊密集如蟻,三八式步槍的刺刀在陽光下連成一片;最令人心悸的是隊尾的重炮方陣:六門

7

年式

305

毫米重榴彈炮被履帶牽引車拖著前進,炮身上的旭日旗在風中獵獵作響,炮輪直徑足有一人高,每轉動一圈都濺起半米高的塵土。

“是

7

年式

305

毫米重榴彈炮!”

周明遠咬牙低語,指節因攥緊望遠鏡而發白。他曾在係統資料庫見過這種

“陸戰巨無霸”

的詳細引數:炮身重達

122

噸,需

12

人操作,一發炮彈就有

387

公斤,落地能砸出十餘米寬、五米深的彈坑。此前大場鎮的友軍第

67

師,就是在這種巨炮的轟擊下,半天內傷亡過半,陣地被夷為平地。

“師座,鬼子的重炮至少在一萬五千米外!”

炮兵團長張漢卿臉色發白,手裡的測距儀差點摔在地上,“咱們的

18

門克式山炮最大射程剛過一萬二千米,就算墊高炮架也夠不著,要是等他們架好炮,咱們的鋼筋混凝土工事都跟紙糊的一樣!”

他身後的炮兵們正忙著給山炮加裝防盾,鋼釺敲擊鋼板的聲音在陣地上格外刺耳,卻掩不住士兵們眼底的焦慮。

周明遠的手指在指揮刀柄上反複摩挲,目光掃過陣地後方的密林

——

那裡隱約能看到二十輛蒙著深綠色帆布的卡車,車鬥兩側用白漆噴著

“滇緬路運輸隊”

的字樣,車輪上還沾著滇黔古道的紅泥。這是他三天前通過係統觸發

“戰略儲備啟用”

任務後,特意讓白雪晴率南僑機工隊星夜押運的物資,每輛卡車都加裝了鋼板護甲,駕駛艙旁還架著捷克式輕機槍。

“係統,確認啟用儲備物資,請求滇緬路運輸隊即刻交接!”

周明遠在心中默唸,指尖傳來輕微的麻癢感,這是係統互動的專屬觸感。

【檢測到宿主麵臨重型火力威脅,消耗

軍功值解鎖

“重炮集群”

補給,滇緬路運輸隊已抵達陣地後側三公裡處,押運物資清單:8

門德製

150

毫米

sfh18

榴彈炮(含炮架、瞄準鏡、炮盾全套配件)、4



88

毫米

flak

18

高射炮(含平射轉換套件)、200



m24

手榴彈(每枚裝藥量

150



tnt)、10



mg34

通用機槍(含

50

發彈鏈

x200

條)、3

個基數彈藥(150

毫米榴彈每門配

60

發,88

毫米穿甲彈每門配

80

發)。同步觸發

“鋼鐵洪流”

buff:重炮射速提升

100%,炮彈穿深增加

50%,持續至戰役結束】

係統提示音剛落,陣地後側突然傳來卡車引擎的轟鳴聲。白雪晴穿著沾滿油汙的南洋工裝,跳下車時軍靴上的紅泥還未乾透,她手裡攥著物資交接單,跑起來時帆布挎包撞得腰間的水壺叮當響:“明遠!20

輛卡車,每門炮都用防雨油布裹了三層,炮彈箱裡墊了防潮紙,南僑機工們連夜趕了一千二百裡,沒丟一件東西!”

卡車帆布被猛地拉開,露出裡麵漆黑的重炮炮身

——

德製

sfh18

榴彈炮的炮管修長,炮盾上還印著克虜伯兵工廠的鋼印;88

毫米高射炮的炮架呈十字形,炮口製退器上的散熱孔清晰可見。新收攏的東北軍老兵李鐵柱曾在沈陽兵工廠見過類似裝備,此刻他突然跪地,粗糙的手掌輕輕撫摸

88

炮的炮管,眼淚混著塵土滾落:“這是德國人的

88

炮!能打穿鬼子的

97

式坦克裝甲,平射時還能揍他們的重炮,當年在東北,咱們做夢都想有這家夥!”

阿譯早已帶著維修班衝過去,他穿著沾滿機油的工裝,眼鏡片上蒙著白汽,手裡的扳手轉得飛快:“師座!每門炮都配了完整的工具包,炮栓、複進機都是新的,瞄準鏡裡的十字線清晰得很!30

分鐘內保證架設完畢!”

維修兵們立刻分工

——

有的拆卸固定炮身的螺栓,有的校準炮架水平儀,有的給炮輪加裝防滑鏈,扳手與螺絲刀碰撞的聲音,在陣地上彙成激昂的節奏。

此時日軍的先頭部隊已抵達三千米外的稻田,94

式裝甲車的車載機槍開始試探性射擊,子彈在工事掩體上濺起火星,打在鋼筋混凝土上發出

“叮叮當當”

的脆響。周衛國率

31

團趴在散兵坑後,鋼盔壓得很低,對著電台大喊:“師座,鬼子步兵開始推進了!前兩排是擲彈筒手,要不要讓弟兄們先打一輪排槍?”

“等!”

周明遠盯著日軍重炮陣地的方向,望遠鏡裡,日軍炮兵正忙著挖掘炮位

——

六名士兵一組,用鐵鍬鏟凍土,用鎬頭砸石塊,炮位四周還架起了鋼板防盾,“讓他們把重炮架好,裝彈上膛,咱們再開席!”

他對著通訊兵下令:“88

炮連部署在左翼土崗,挖三米深的炮位,炮盾朝東北方向;150

毫米榴彈炮在右翼構築環形陣地,標尺定在一萬六千米,炮口抬高

35

度;所有重機槍組成三層交叉火力網,第一層五百米,第二層八百米,第三層一千二百米,攔住步兵衝鋒!”

下午三時許,日軍的重炮突然轟鳴。第一發

305

毫米榴彈帶著尖銳的嘯聲掠過天空,落地時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

——

泥土混著碎石衝天而起,形成十餘米高的煙柱,三十米外的重機槍工事瞬間被夷為平地,鋼筋扭曲如麻花,兩名士兵的鋼盔被炸飛五十米遠,上麵還嵌著半塊彈片。

周明遠趴在觀測壕裡,臉上被飛濺的泥土覆蓋,他抹去眼睛旁的塵土,望遠鏡裡日軍的重炮還在持續發射,每一發炮彈落下都能撕開一道口子。新收攏的川軍士兵王二柱嚇得縮在散兵坑角落,雙手抱著頭,嘴裡唸叨著

“娘啊”,卻被身邊的

11

師老兵陳剛按住肩膀:“彆怕!等會兒讓師座的

88

炮給咱們報仇!你看那炮,一準兒能把鬼子的重炮炸成廢鐵!”

就在此時,白雪晴帶著三名南僑機工扛著彈藥箱跑來,箱子上的

“德製

150

毫米榴彈”

字樣格外醒目:“明遠!炮彈都卸完了,每箱裡有三發,引信分瞬發和延時兩種,機工們還能幫著搬炮彈!”

機工隊隊長陳阿福擦了擦額頭的汗,露出一口白牙:“師座,咱們在滇緬路練過扛炮彈,一百斤的箱子能跑五十米不換氣!”

“88

炮連,試射!”

周明遠終於揮下手臂,指揮旗在空中劃出一道淩厲的弧線。四門

88

毫米高射炮同時轉向,炮口在陽光下泛著冷光,炮手們動作嫻熟地裝填穿甲彈

——

第一炮手開啟炮閂,第二炮手托著

21.5

公斤的穿甲彈塞進炮膛,第三炮手關閉炮閂,第四炮手調整標尺,整個過程隻用了

28

秒,比手冊規定的時間還快

2

秒。

“放!”

炮連連長嘶吼著按下擊發器。穿甲彈呼嘯而出,帶著尖銳的嘯聲掠過三千米的距離,空氣被撕裂的聲音清晰可聞。炮彈精準命中一門正在裝彈的

305

毫米重榴彈炮

——

先是穿透了

10

毫米厚的炮盾,接著鑽進炮膛,引爆了裡麵的炮彈。爆炸聲中,日軍的巨炮炮管被攔腰炸斷,鋼片帶著火焰飛射三十米,炮組成員瞬間被吞噬在火海中,隻剩下扭曲的炮架還立在原地。

日軍炮兵陣地頓時陷入混亂。有的炮兵忙著拆卸炮栓,有的試圖用牽引車轉移重炮,卻因為慌亂,讓炮輪卡在了彈坑裡。周明遠抓住時機大喊:“150

毫米榴彈炮,齊射!標尺一萬六千米,覆蓋射擊!”

八門

sfh18

榴彈炮同時怒吼,炮口噴出的火舌舔舐著地麵,炮架後坐力讓地麵陷下兩厘米深的坑。得益於

“鋼鐵洪流”

buff,原本每分鐘

2

發的射速提升至

4

發,炮彈如暴雨般落在日軍重炮陣地。

第二門

305

毫米重榴彈炮被直接命中,炮身翻倒在壕溝裡,燃起熊熊大火,彈藥箱被引爆,連環爆炸聲持續了三分鐘;第三門重炮的牽引車被炮彈擊中,輪胎被炸飛,車身歪斜著堵住了退路;剩下的三門重炮慌忙掉頭,卻被接踵而至的炮彈炸得東倒西歪,炮管要麼斷裂,要麼陷進彈坑,再也無法射擊。

“衝啊!”

日軍步兵見重炮受挫,立刻在裝甲車掩護下發起衝鋒。前排的士兵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嘴裡喊著

“萬歲”,朝著陣地撲來;後排的擲彈筒手不停發射榴彈,炮彈在散兵坑附近炸開,泥土濺得士兵們滿臉都是。

周明遠按下電台通話鍵:“重機槍開火!”

十八挺馬克沁重機槍與十挺

mg34

通用機槍同時怒吼,mg34

的射速高達每分鐘

900

發,子彈在日軍前進路線上織成密集的火網,形成一道無形的鋼鐵屏障。一名日軍士兵剛躍過田埂,就被三發子彈擊中胸膛,身體軟軟地倒在稻田裡,鮮血染紅了身邊的積水;試圖掩護步兵的

94

式裝甲車被

88

炮鎖定,穿甲彈穿透

12

毫米厚的裝甲後,精準命中發動機艙,整車瞬間變成火球,裡麵的乘員連呼救聲都沒來得及發出。

潰兵改編的補充營此刻爆發出驚人戰力。東北軍老兵李鐵柱操作著

mg34

機槍,手指緊扣扳機,槍口的火焰幾乎沒有停歇,彈鏈如流水般進入槍膛,空彈殼在腳邊堆成小山:“小鬼子!嘗嘗爺爺的厲害!當年你們占東北,現在老子用德國槍揍你們!”

他身旁的川軍士兵王二柱不再發抖,抱著四枚

m24

手榴彈捆成的集束手榴彈,拉開引信後奮力扔出,手榴彈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落在日軍佇列中炸開,三名日軍士兵被炸得血肉模糊。

日軍指揮官見進攻受挫,急調預備隊發起反撲

——

十餘輛

89

式坦克從側翼的蘆葦蕩迂迴,履帶捲起的積雪如白霧般彌漫,車載機槍對著陣地瘋狂掃射。周明遠早有防備,通過望遠鏡捕捉到坦克的運動軌跡,對著

88

炮連下令:“目標日軍坦克,自由射擊!穿甲彈,標尺一千五百米!”

四門

88

炮立刻調整角度,炮口轉向側翼。第一輛

89

式坦克剛駛出蘆葦蕩,穿甲彈就呼嘯而至,直接穿透其前部

25

毫米厚的裝甲,引爆了彈藥艙,炮塔被掀飛十米高,重重砸在地上;第二輛坦克試圖繞開,卻被兩發穿甲彈擊中履帶,鋼鐵履帶斷裂成數節,坦克癱在原地,乘員剛要爬出艙蓋,就被重機槍掃射成篩子;剩下的坦克見勢不妙,慌忙掉頭逃竄,卻被

32

團的戰防炮連補射

——

穿甲彈從坦克側後方薄弱部位鑽入,接連擊毀三輛,剩下的幾輛狼狽地消失在蘆葦蕩深處。

黃昏時分,夕陽的餘暉將戰場染成暗紅色。日軍的進攻徹底崩潰,殘兵們丟掉武器,朝著無錫方向逃竄,有的甚至跳進結冰的河溝,卻被凍得失去知覺。公路上布滿燒毀的坦克、裝甲車與日軍屍體,原本囂張的

305

毫米重榴彈炮隻剩下扭曲的鋼鐵殘骸,炮管指向天空,像是在無聲哀嚎。

參謀跑步前來報告,聲音因激動而顫抖,手裡的戰果清單被汗水浸濕:“師座!此戰擊毀日軍

305

毫米重榴彈炮

4

門、89

式坦克

11

輛、94

式裝甲車

15

輛,殲滅日軍步兵一千二百餘人,俘虜

23

人,繳獲

92

式步兵炮

2

門、三八式步槍

300

餘支、彈藥二十餘箱!我軍僅陣亡

47

人,重傷

132

人,輕傷

210

人!”

阿譯正指揮維修班檢查繳獲的日軍山炮,他戴著白手套,仔細擦拭炮身上的鏽跡,眼鏡片後的眼睛亮得驚人:“師座!這兩門

92

式步兵炮保養得不錯,炮閂磨損不大,還能正常使用,彈藥足足有兩個基數,以後咱們的步兵支援火力更足了!”

維修兵們正忙著給炮輪上潤滑油,工具包攤在地上,裡麵的扳手、螺絲刀擺放得整整齊齊。

煩啦帶著醫護兵給傷員包紮,醫藥箱裡的磺胺藥瓶擺成一排,他一邊給士兵纏繃帶,一邊哼著華北小調:“這才叫打仗!以前是咱們躲著鬼子的炮跑,現在輪到小鬼子喝鋼鐵湯了!你看那

305

毫米重炮,炸得連他媽都認不出來!”

一名被彈片劃傷胳膊的士兵笑著說:“煩啦哥,下次打仗還跟師座,有這重炮,咱們心裡踏實!”

係統提示音適時響起,帶著清晰的電子音:【檢測到宿主率

11

師重創日軍第

16

師團主力,摧毀重型火力核心,完成

“火力複仇”

劇情節點。“鋼鐵洪流”

buff

結束,解鎖永久技能

“重炮協同”(提升多型號火炮聯動效率

50%),同步解鎖

“滇緬路補給線”

許可權,後續物資運輸效率提升

30%。當前係統等級:12

級(\\/

軍功值)】

周明遠走下觀測塔,腳下的土地還殘留著炮彈爆炸的餘溫,踩上去鬆軟如海綿。新收攏的士兵們正圍著

88

炮歡呼,有的用手撫摸炮管,有的合影留念,不少人在看到炮身上的克虜伯鋼印時,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

他們終於不用再用血肉之軀對抗鋼鐵,終於有了能與日軍硬撼的重火力。

白雪晴遞來一壺南洋咖啡,罐子上還印著新加坡華僑總會的標誌:“明遠,機工隊還剩五輛卡車能跑,剩下的得修修,不過彈藥都卸完了,安若虹來電說,雲南的兵工廠還在加班生產穿甲彈,下週還能送一批過來。”

周衛國帶著滿身硝煙走來,手裡提著一把繳獲的日軍佐官刀,刀鞘上的鍍金雖已磨損,卻依舊鋒利:“周兄,這把刀留給你當紀念!鬼子第

16

師團的聯隊長就是被這刀砍死的,以後咱們還要用重炮,揍得他們滿地找牙!”

周明遠接過軍刀,拔出鞘來,刀刃在夕陽下泛著冷光。他望向南京方向的夜空,那裡已能看到隱約的火光,炮聲也隱約可聞。他握緊軍刀,轉身對著全體官兵高聲喊道:“弟兄們!句容這一仗,咱們用鋼鐵告訴鬼子,中國人不好惹!接下來,我們要守住南京的東大門湯山防線,讓他們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出發!”

官兵們的呐喊聲震徹夜空,如驚雷般回蕩在句容的田野上。11

師的隊伍在公路上綿延數裡

——

前麵是步兵開路,中間是重炮部隊,後麵是運輸隊與醫療隊,南僑機工們駕駛著卡車,拖著繳獲的火炮,車廂裡堆滿了彈藥箱;新收攏的士兵們扛著步槍,跟著老兵的步伐前進,臉上再也沒有此前的渙散,隻剩下堅定的鬥誌。

月光灑在陣地上,殘留的彈坑積著水,倒映著滿天星辰。句容的硝煙尚未散儘,但屬於

11

師的火力傳奇,才剛剛在抗日戰場上寫下最壯烈、最激昂的一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