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神到萬嶽之主! 第四十一章 一紙文書,玄悲和尚!(求追讀,求月票!)
-
僅僅三天時間。
清河郡郡守府便頒佈了一道蓋著硃紅官印的正式告示。
告示用上好的宣紙寫成,邊緣印著細微的雲紋,墨跡沉厚,一撇一捺都透著官家的威嚴。
衙役們鄭重其事地將它張貼於郡城四門,同時通知各縣在城門以及人來人往的市集口的專用公示木欄也貼上。
“茲告曉諭:經查,黑石山神,秉性仁厚,承天地正道而生,顯聖蹟於鄉野,護佑一方水土,福澤境內生靈……特此明示,納其入大景朝正祀之列,受律法認可,四方百姓,可依法依規,虔心敬奉,以求風調雨順,安居樂業……”
這輕飄飄的一紙文書,瞬間打破了清河郡寧靜。
訊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乘著夏日燥熱的風,以驚人的速度傳遍了黑石山脈周邊星羅棋佈的村落。
原先的高家村、小河村、石澗村等十幾個早已信奉山神的村子,瞬間沸騰了,積壓已久的情緒如山洪般爆發。
村民們自發地敲響了平日裡隻有年節或大事才動用的銅鑼牛皮鼓,臉上洋溢著難以抑製的喜悅和激動,歡騰的氣氛比過年祭祖還要熱烈。
他們心中那最後一絲因“祭拜野神”而生的忐忑,在這煌煌官文麵前,徹底煙消雲散,轉化為理直氣壯的自豪。
“聽到了嗎?朝廷!郡守老爺都認了!蓋著大印的!咱們拜的不是野神,是正神!是上了文書的正神!”
一個黝黑的漢子激動地拍著大腿,聲音洪亮地對周圍聚攏的婦孺老幼喊著。
“我就說,山神爺那般靈驗,救苦救難,怎麼可能是那些不入流的邪神!”
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嫗雙手合十,朝著黑石山的方向連連作揖,眼角滲出渾濁的淚:“是正神!是天地正神啊!”
儘管明眼人都知道,曾經強盛的大景朝廷如今已是日薄西山,威權不再,中央政令有時甚至出不了帝都。
但對於世世代代麵朝黃土背朝天、敬畏官府的尋常百姓而言,郡守府鮮紅的大印,依舊代表著毋庸置疑的權威。
這份來自“大景”的認證,如同給所有的信徒喂下了一顆最大的定心丸。
原本可能還有些藏藏掖掖、不敢讓人知曉的信仰活動,此刻徹底拋去了包袱,變得公開而理直氣壯。
村民家中的山神牌位被擦得鋥亮,請到了廳堂更顯眼的位置。
原本隻是私下唸叨的禱詞,如今可以大聲誦出。
這正是深居於李家內務堂的李子成,不惜推動家族介入也要促成此事的關鍵原因之一。
他清晰地感知到,隨著告示的張貼,信徒的增長速度更快了。
他需要的正是這海量的信徒,其最廣大堅實的基礎,便來源於這些數量龐大的普通百姓。
百姓的信仰基數,直接決定了神力增長的幅度與速度。
獲得大景朝廷的文書,就如同搬開了阻塞江河的巨石,徹底掃清了信仰在清河郡傳播最大的世俗障礙。
可以預見,接下來自發供奉黑石山神的村落和人口,將會呈現一種爆髮式的增長。
與此同時,李家內部那場僅限於極少數人知曉的“信仰試點”,也陸續傳來些許反饋。
被遴選出來的幾十名核心成員及其親眷中,確實有那麼七八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虔誠祭拜後,感受到了某種難以言喻的“恩賜”。
有人困擾多年的肩周舊疾莫名好了,有人修煉時久未鬆動的內息忽然暢行。
這些或大或小的“神賜”,都被一絲不苟地詳細記錄在案,最終化為數頁密報,彙總到家主李明浩和幾位核心族老的案頭。
雖然依舊無法用嚴密的邏輯直接證明這一切百分百是黑石山神之功,但當巧合過多、而且趨勢一致時,它便不再僅僅是巧合。
他們自然無從得知,這些精準降下的“神恩”背後,是李子成在暗中操控的結果。
同時,對於七竅玲瓏心的周正,李子成的投資更是不遺餘力。
如今的周正,離開了郡城的宅子,在黑石山脈外圍一處人跡罕至、風景秀麗的山穀中,親手搭建了一座簡陋結實的木屋,結廬而居,日夜感悟山林之氣。
李子成對他的賜福,堪稱慷慨。
今日入山采藥,周正或許就會福至心靈,偏離常走的小徑,於懸崖縫隙處意外發現一株即將成熟、靈氣盎然的“蘊氣蘭”。
明日探索某個普通的偏僻山洞,石壁剝落處竟顯露出半卷年代久遠的武道功法。
甚至有時,他隻是坐在山溪邊靜思發呆,都會有一尾極為罕見、滋補氣血的銀鱗魚自己“啪”地一聲躍出水麵,精準地落在他身邊的草地上。
種種機緣,接踵而至,彷彿黑石山脈都在為他敞開寶藏。
周正的修為,也在飛速提升。
……
三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
獲得了大景正名的黑石山神信仰,其擴張速度遠超李子成本人的預期。
越來越多的百姓自發設立神牌,山神顯靈、賜福消災的故事越傳越廣,越傳越神。
其蓬勃的影響力,幾乎完全掩蓋了清安寺的存在感。
這一日,天氣晴好。
清安寺外,那條通往郡城的官道上,忽然揚起一片高高的塵土。
隻見一隊近百人的僧侶,正向清安寺行來。
這些僧侶與清安寺僧人普遍流露出的氣象截然不同。
他們個個眼神精亮,行走之間步伐協調一致,顯然皆是有修為在身的武僧,行動間自帶一股肅殺剛猛的氣息。
為首一位中年和尚,身披赤黃色袈裟,麵容剛毅。
其周身氣息含而不露,淵深似海,稍一感應便讓人心生悸動,竟是一位歸真境的宗師強者!
此人,正是天林寺此次派來處理黑石山神一事的玄悲和尚。
清安寺方丈三笑與戒色和尚得到訊息,率領寺內的僧眾,恭敬地等候在山門處。
雙方簡單見禮後,三笑方丈便將這一行強援引入寺內。
略作安頓,奉上清茶,便迅速屏退了左右,隻留下玄悲和尚,在一處隔音極好的靜室內詳談。
三笑方丈麵帶愁苦,將這段時間來黑石山神信仰如何極速擴張,如何擠壓清安寺的空間,如今周邊百姓隻知山神威靈、遇事便去求山神,而不知佛門清安寺的情況,原原本本地道來。
末了,他長長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懊悔:“唉,早知今日會釀成這般難以收拾的局麵,當初老衲就該親自帶隊,入山清查,即便尋不到根底,也要顯我天林寺雷霆之勢,或許不至讓其坐大至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