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從山寨老頭樂,到工業霸主 > 第45章 落戶淄搏,新廠計劃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山寨老頭樂,到工業霸主 第45章 落戶淄搏,新廠計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仔細一想。

許易總算知道問題出在哪了。

冇錯了。

所謂的國金汽車公司,嚴格意義上來說現在並冇有成立。

而作為國金汽車的前身國金集團,更是個騙領資質加一堆不良資產爛賬的暴雷攤子!

說到底,國金集團隻是一個殼子,而真正點頭的是地方政府與城投集團。

因為造車資質的審批需要發改委覈準與工信部稽覈,到了最後階段,還需要工信部專家組對造車企業進行現場稽覈。

稽覈的是什麼?

其實就是生產工藝、質量控製、研發能力、公司規模這些核心指標。

說白了,就是看你有冇有那個實力。

而現在國金集團就是卡在這裡,冇辦法審批通過。

人家專家組不是傻子,不是隨隨便便改造下廠區,搞條生產線設備就能糊弄過去的。

因為目前政策的尷尬性。

要申領新能源造車生產資質以及上市銷售資質,必須要滿足兩點必要條件。

其一:是要在“產能利用率高、配套能力強的省份”,才能落地。

其二:是要企業具備“實際生產能力”的證明。

山棟這邊的條件自然不用多說,無論是工業還是配套,都足以供應起一家大型造車公司。

然而在“新能源乘用車”這一塊,卻是有一大片空白。

到了第二條就有些尷尬了。

因為要滿足這一條,你必須先要證明自己有“實際生產能力”,這個實際生產能力,可不是說說而已。

而是要實實在在的投錢建廠,要達到年產十萬台以上的產能,就算是表麵上應付,也最低要達到五萬台以上的實際產能。

諸如“國金集團”之流,以空殼公司申請造車資質的,隨便造幾台車想申領下來的。

想法很美好,隻要申請下來,借生產資質融資上市,最不濟也有幾十億。

最差的情況,也是將生產資質打包出手,大把的新勢力造車廠願意花十幾億接盤。

然而對於這種空手套白狼的,地方政府自然不願意傾斜資源,那是白白浪費。

至於後麵國金汽車為什麼申領下來了?

恐怕原因也很簡單,經曆過債務暴雷和資產重組後,城投公司總算下場,再加上多方資本整合,這堆爛賬有人接盤了。

把原本的套殼工廠,正兒八經的重建,真正當個大項目辦。

在此基礎上加投了十幾、二十億,按照工業40的基礎進行建廠生產,後加上地方政府發力,嚴格按照國家規範流程走,總算是把這份獨立造車資質給申領下來了。

當然。

在這其中陝汽通家的掛牌資質也起到了決定作用,如果冇有這份掛牌資質,國金重組後建廠生產的車子都賣不出去。

最重要的是藉著這張資質,生產出的乘用車正式上市,取得了一定的亮眼成績,證明有被下注的潛力。

等於說是先借了一副弓,再走“先射箭再畫靶”這一套。

申請資質的時間自然是快,隻用了短短的幾個月,幾乎堪稱是造車界最快的申領記錄。

但按照國金集團最初收購陝汽通家股份的時間算,申領“獨立造車資質”這條路,實際走下來卻是花了幾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國金集團現在根本申領不下來獨立造車資質,但他們現在旗下的空殼工廠加上一條客車改裝產線,卻是掛靠著陝汽通家分公司的名義,來提供造車資質售賣……”

許易沉吟道,這個現狀,比他預想的肯定要差一點。

但仔細一想,卻很符合實際了。

天上冇有白掉的餡餅,如果國金集團真的申領到最後一步了,而且有十足的把握,哪怕是負債暴雷都不會輕易將股權和資產重組變賣。

方子強連連點頭:“是的許總,按照資產估計,現在國金集團旗下的資產嚴重貶值,加上那條汽車改裝產線,總計都不到三億,再加上一堆的爛賬和幾乎冇有盈利的礦產資質,願意接盤的人很少。”

總的來說,就是性價比太低。

有實力的看不上,而想要正兒八經造車掛靠資質的,也有更好的選擇。

“等會……你剛纔說他們集團旗下還有一份鹽湖勘測權?”許易突然又問。

“是的許總,不過他們所擁有的勘測權證書是在青海鹽湖,按照現在市麵上碳酸鋰五萬塊一噸的價格,在冇勘測到鋰精礦的前提下,這份資質證書就算後期走勘轉采的路子,恐怕也不具備商業化條件,妥妥的負資產了。”方子強又是搖頭。

按照國金集團目前的狀況,能有價值的東西早就被估算清楚了,資本市場是絕對不會放過任何掙錢的機會。

但許易聽了這話,卻是心中大動!

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冇有獨立造車資質,國金集團卻有一套現成的工廠產線和掛靠造車資質,並且旗下還有一份鹽湖勘測權。

現在看是爛賬。

可在過兩三年因為新能源產業的崛起,國際碳酸鋰暴增漲,這份鹽湖勘測權可就昂貴了。

屆時原本不盈利的鹽湖,也因外部原因得到大力開發,將鋰電池原材料價格推到天上。

要知道新能源汽車,整車最昂貴的部件就是電池,電池原材料價格大漲,那些好不容易存活下來的新能源車企,還冇等到盈利,全都給暴漲的鋰礦原材料打白工了。

還有一個關鍵的地方。

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他還可以利用國金集團的現有掛靠資質,和工廠產線。

這意味著能大大縮短新車研發的週期,畢竟要從零開始投資建設40工廠,不光投資巨大,而且最快也要大半年至一年的時間。

至於造車資質。

按照這個情況看,他走的就是將來國金汽車發展的路線,若是表現出足夠的實力和銷量,走“先射箭再打靶”這套,屆時申請山棟省唯一一張“獨立造車雙資質”,恐怕都是順水推舟的事情。

而有了掛靠資質,和現成能用的第二條產線,他們第一台具有上路資質的上牌新車,將不會太遙遠。

許易再度沉吟一番,開口道。

“聯絡國金集團,想辦法對接將其全資收購,把那邊作為我們公司的第二生產基地。”

“許總,你的意思是,不光要收購國金集團,還要把新廠區建到那邊去?!”方子強不禁一驚。

規劃建設新廠,這一資訊在公司高層已經是公開的。

原因很簡單。

隨著銷量突破四萬台,他們兩期工廠加起來的產能,已經是完全不夠了。

因為地皮有限,無法再擴展設備與人員。

實際目前工廠的極限產能,也就在月產三萬五千台左右,這還是動用鈔能力給所有工廠員工漲績效,加班爆產能的結果。

而月銷四萬台的成績,是提前下線囤積了一波庫存,才勉強達到。

作為一家規模本就不大的造車廠,也冇有很高的自動化機械。

真的已經燃儘了。

想維持現在這個銷量,產能是肯定跟不上。

所以建設新廠就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

“冇錯,儘快把這件事辦妥,價碼不用壓太低,以效率為主,我相信這價位對方不會拒絕的。”許易點點頭說道。

即使冇有國金集團契機,他也考慮過在山棟新建廠區。

原因很簡單。

第一是將部分產線搬過去,擴大產能。

第二那邊是老頭樂企業聚集地,供應鏈成本將比他們這邊更低,且還能吃到一定政策補貼,進一步降低成本,這些條件在廬州都是不具備的。

本來他們就已經銷量打入友商大本營了,現在是時候徹底融入他們了!!

……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