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從山寨老頭樂,到工業霸主 > 第81章 大單體電芯,極星電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山寨老頭樂,到工業霸主 第81章 大單體電芯,極星電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再過一段時間,a2電芯量產出來,能量密度和使用壽命,就能達到行業一流優秀水平。”

“但還不夠……”

“下一代的大單體電芯方案,內部籌劃得怎麼樣了?”

許易問。

其實在他看來,即使是110wh/kg的係統能量密度,也算不上多領先了。

用不了多久,行業內就會出現密度在130wh/kg的磷酸鐵鋰電池包。

此後再過一兩年,行業主流磷酸鐵鋰電池包的係統能量密度,將會達到150wh/kg。

當然。

他們自主生產的成本優勢,還是無法抹平的。

要想實現這麼大能量密度,還有效能和安全性、使用壽命上的突破。

必須要進行深度的研發,和對目前電池包配方、整體結構的大範圍改進。

從結構上來說:

當下的“傳統小單體
模組”方案,空間利用率低,加上難以精準控溫,已經麵臨淘汰。

而“大單體
高整合”方案,纔是未來的大方向。

所謂的大單體,就是更加整合化、能量密度更高、更低成本的電池結構。

舉幾個業界耳熟能詳的例子:

——長薄型大單體(比亞迪刀片電池)

——方形大單體(寧德時代麒麟電池)

——大圓柱大單體(特斯拉4680)

……

“許總,按照之前內部討論的構想,我們對大單體電芯的研發,進行了初步技術立項。

目前能最快速度有研發突破,以及最有希望實現量產的,應該是——長薄型大單體電芯,和去模組的整車設計。”

董宇軒點頭道。

說實話。

之前他們還在研發a2電芯的關鍵階段。

許易突然提出下一代大單體電芯的研發構想,讓電池研發團隊的眾人都懵比了!

因為光手上的a2電芯研發項目,就不是短時間能搞定的。

配方設計與小試,起碼也要6個月。

這隻是保守估計。

畢竟硫酸亞鐵提純的難點和工藝上的瓶頸,可能會花上更多的時間,他們這種初成立的研發團隊也需要磨合。

然而。

最後卻隻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

很平平無奇。

和以往的研發曆程相比,實在是太順利了,彷彿一切本該如此。

這不禁讓整個團隊,對未來大單體電芯的研發項目充滿信心!!

許易手指摩擦著下巴,倒是愣了一下。

冇想到他們內部研發團隊,會選擇和比亞迪一樣的研發路線。

要知道這會的比亞迪,應該內部已經有對刀片電池的研發項目了,隻不過還冇對外公開。

當然。

大單體電芯,以及“ctpt去模組”的概念,並非是比亞迪獨有。

在前兩年的時候,高校論文中和業界頭部企業,就已經有人提出了,並對此做了一定的研究。

此前lg釋出了“軟包大單體”量產,驗證了“大電芯可替代多小電芯
多模組”的可行性。



“怎麼說?長薄片電芯是最優解嗎?可我記得方形大單體,從結構概念上能量密度會不會更高一點?”

許易不禁想起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

形狀上更像是方形的轉頭,體積結構也夠厚,從效能表現和能量密度,是高階車的首選。

那玩意是在22年釋出,足足晚了刀片電池兩年。

不過大單體方案,也並非從麒麟電池纔開始,寧德時代從18年就開始大範圍應用大尺寸電芯了,最少在目前,頭部電池廠肯定就有相關技術立項了。

“許總,從結構上看,方形大單體的確具備一些優勢,但從上限來講隻能算各有優劣。

但最主要的原因……

還是咱們目前的工藝達不到。

采購的主流寬幅塗布機,最大塗布寬度隻有130,剛好滿足了長薄片大單體電芯的體積要求。

您所提出的方形大單體,寬度起碼達到了200。

用130塗布機生產200寬的電芯,需要拚接,量產可能會導致塗層均勻性出現問題,還有疊片出現誤差。

而且當下薄片大單體的生產成本,也會更低……”

董宇軒搖搖頭。



許易意識到自己的要求,多少有點變態了。

受製於當下的塗布機和疊片機的工藝,恐怕搞出類似刀片電池的長薄片大單體,就已經是極限了。

研發概念再超前,也要考慮到當下行業設備的精度水平。

硬要搞的話,到時候工藝和良品率爆炸,就得不償失了。

即使是類似初代“刀片電池”的長薄片大單體,若是能搶先行業一兩年,在16-17年的節點釋出出來,恐怕也能引起重大地震!

“還有,目前我們內部對長薄片大單體電芯的研發,還冇正式取名和代號,您看……”董於輝不禁望向許易。

“好,既然這種大薄片電芯又薄又長,形似刀片,依我看……就叫極星電池好了!”

“呃——?!”



董於輝差點咬了舌頭,滿臉的錯愕。

不兒…

這什麼鬼命名規則?

又薄又長,形似刀片……結果您取了個名字——叫極星電池?

這對嗎?

“極代表追求極致,科技的極致,未來的極致……星代表我們星辰汽車的概念,這麼命名,很合理吧。”許易一本正經的解釋。

當然,他這麼做主要是規避。

畢竟提前釋出“刀片電池”,鬼知道人家比亞迪是不是早就在內部有過命名了。

到時候真撞了雖說不影響,但也挺尷尬的。

從目前的研發預期來看。

他們的“極星電池”,不光會比第一代“刀片電池”早釋出,綜合效能也絕對會更強!!

現場其他研發人員,露出滿臉難以評價的表情。

“合理合理……”

“非常河狸。”

“極星兩個字實在是太有內涵了,許總這個命名,為項目大成功奠定了基礎啊!!”



聽著現場“讚同”的聲音,許易突然明白了。

為什麼幾年後,某些造車公司,明明都已經聘請年薪幾百萬頂級設計師,與最專業的宣傳團隊。

最終出來的車型外觀設計,以及車輛命名,會如此的抽象和令人難蚌。

果然。

設計師擁有再好的才華,也抵不過領導的喜好。

就目前來說,星辰汽車瘋狂燒研發以及建店投入,已經到了非常誇張的地步。

好在。

不光有老頭樂市場所帶來的流動資金。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工廠的持續發力,星辰i的熱銷,也終於拉開了序幕!

……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