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爺到皇帝 第11章 民不聊生
烈日炙烤著龜裂的大地,四川已經連續八個月未見滴雨。
張行站在莊外的高坡上,望著遠處枯黃的田野。曾經綠油油的莊稼地如今隻剩下乾癟的秸稈,在熱風中無力地搖晃。
「少爺,朝廷的加餉令又下來了。
內管家勝文氣喘籲籲地爬上土坡,手裡攥著一紙公文,這已經是今年第三次加征了。
張行接過公文,指尖微微發顫,紙上的墨跡彷彿帶著血腥氣——因遼東戰事吃緊,加征四川餉銀三十萬兩,限一月內解送京師。
「三十萬兩?去年全省賦稅也不過五十萬兩,如今大旱之年,百姓連樹皮都吃不上,朝廷還要加餉?」
勝文歎了口氣,皺紋裡嵌滿了塵土:「聽說陝西那邊已經有人造反了,叫闖王什麼的。咱們這兒要是再這麼下去」
話音未落,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
張行循聲望去,隻見官道旁幾個衣衫襤褸的災民正圍著一具小小的屍體嚎啕大哭。
「過去看看。」
張行快步走下土坡,長衫下擺掃過乾枯的草叢,發出沙沙的響聲。
走近了才發現,那是個不到十歲的孩子,瘦得隻剩下一把骨頭,雙眼凹陷,嘴唇乾裂發紫。
孩子的母親——一個三十出頭卻已頭發花白的婦人——正拚命往孩子嘴裡灌渾濁的水。
旁邊一個老漢搖搖頭道:「這家人從保寧府逃荒過來,路上把兩個女兒都賣了,就剩這根獨苗,昨晚就斷氣了。」
張行胃裡一陣絞痛,他蹲下身,從懷中掏出一塊碎銀塞進婦人手中:「給孩子買副薄棺吧。」
婦人愣愣地看著銀子,突然一把抓住張行的衣袖:「老爺行行好,再給點糧食吧!我男人去城裡買糧,被衙役打斷了腿,現在躺在破廟裡等死。」
張行站起身,環顧四周。官道上擠滿了逃荒的災民,個個麵黃肌瘦,眼中透著絕望。
更遠處,幾個衙役正挨個搜查流民,名義上是緝拿盜匪,實則在搶奪災民最後一點財物。
「勝文,開倉放糧。」
勝文大驚:「少爺!這可使不得!朝廷明令禁止私自發糧,說是怕聚眾鬨事。上月劉家莊開倉,莊主就被扣上收買人心、圖謀不軌的罪名抓進大牢了!」
「那就暗中進行,讓勝武帶幾個可靠的家丁,夜裡在莊子西邊的破窯洞分糧,
記住,老弱婦孺免費,其他人每人不超過三升,免得被人倒賣和被搶。」
勝文還想勸阻,但看到張行決絕的眼神,隻得歎了口氣去安排。
當晚,破窯洞前悄然排起了長隊,張行穿著普通家丁的衣服,親自監督分糧,月光下,他看到一張張麻木的臉上終於有了一絲生氣。
「多謝恩公!菩薩保佑張家!」領到糧食的災民不住磕頭道謝。
突然,隊伍後方傳來一陣騷動,張行抬眼望去,隻見幾個彪形大漢正在推搡老弱,企圖插隊。
「都滾開!糧食該給有力氣的人吃!」為首的大漢滿臉橫肉,一拳打倒了一個攔阻的老漢。
張行正要上前,卻見一個身材魁梧的年輕人從隊伍中大步走出。
這人約莫二十五六歲,肩寬背厚,雖然衣衫破爛卻掩不住一身精悍之氣。
「欺負老人算什麼本事?」年輕人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
橫肉大漢獰笑:「哪來的愣頭青?老子在保寧府當差時,你還在吃奶呢!」說著掄拳就打。
年輕人不閃不避,待拳頭快到麵前時突然側身,右手如鐵鉗般扣住大漢手腕,順勢一擰。
隻聽「哢嚓「一聲,大漢頓時慘叫起來。
「是李鐵柱!李家村的獵戶!」人群中有人認出了年輕人。
李鐵柱鬆開手,冷冷道:「要糧食就老實排隊,再敢欺負人,彆怪我不客氣。」
幾個大漢麵麵相覷,最終灰溜溜地排到了隊尾。
張行眼睛一亮,這個李鐵柱身手不凡,在災民中似乎也頗有威望,正是他需要的人才。
分糧一直持續到後半夜,待人群散去,張行特意留下李鐵柱:「這位壯士請留步。」
李鐵柱警惕地看著張行:「什麼事?
張行示意家丁退下,誠懇地說:「方纔見壯士身手了得,又肯為弱者出頭,實在令人欽佩,不知壯士今後有何打算?「
李鐵柱苦笑:「能有什麼打算?村子早被官兵燒了,田裡顆粒無收,要麼餓死,要麼」
他話沒說完,但張行明白他的意思——要麼餓死,要麼落草為寇。
「我張家雖不是大富大貴,但尚可庇護些人,壯士若是不棄,可帶家眷來我莊上。我正需要像你這樣有膽識的人。」
李鐵柱眼中閃過一絲希望,但隨即又黯淡下來:「無功不受祿。我李鐵柱雖然窮,但不想白吃白喝。」
張行早料到他會這麼說,便順勢道:「實不相瞞,如今世道越來越亂,
我組建了一支護莊隊,壯士若能相助,每月一到二兩銀子,家中老小吃用全包。」
月光下,李鐵柱的表情變幻不定。最終,他抱拳深深一揖:「張少爺大恩,李鐵柱沒齒難忘,隻是我還有十幾個同村的兄弟,如今都流落在外。」
「隻要人品端正,都可以來,不過要先說清楚,護莊隊必須守規矩,聽我的命令列事。」
李鐵柱激動地說道:這個自然!我們都是本分莊稼人,要不是活不下去「
正說著,遠處突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張行心頭一緊,示意李鐵柱躲進窯洞。
片刻後,一隊官兵舉著火把疾馳而過,隱約聽見抓反賊,查私糧的吆喝聲。
待官兵遠去,張行長舒一口氣:「看來放糧的事瞞不了多久了。」
李鐵柱咬牙道:「這些狗官!百姓都快餓死了,他們還在查私糧?張少爺,您放心,我今晚就去聯絡弟兄們,明晚之前一定趕到莊上為你效力!」
張行點點頭,又叮囑幾句便分頭離開。
回莊的路上,他的心情複雜難明。朝廷腐敗,天災不斷,這世道恐怕真要變了。而他,要繼續做準備了。
第二天傍晚,李鐵柱果然帶著十二個精壯漢子來到張家莊。
張行親自在偏廳接待,發現這些人雖然麵有菜色,但個個腰板挺直,眼神清明。
李鐵柱介紹道:「這些都是我們村的獵戶和鐵匠,最差的也能開五力弓,王鐵匠還能打造農具。」
張行大喜,當即安排酒飯招待。
席間,他詳細詢問每個人的情況,暗自記下各自特長。酒過三巡,張行起身舉杯。
「諸位肯來相助,是我張行的榮幸。從今往後,有我一口吃的,就絕不會讓諸位餓著。隻盼大家同心協力,在這亂世中保全一方百姓。」
眾人轟然應諾。李鐵柱更是激動得眼眶發紅:「張少爺仁義!我李鐵柱這條命,從今往後就是您的了!」
夜深人靜時,張行獨自在書房盤算。
這支護莊隊隻是開始,他需要更多人才——讀過書的謀士、懂兵法的將領、會造器械的工匠以及其他人才。
亂世將至,唯有未雨綢繆,才能在即將到來的風暴中站穩腳跟。
窗外,一輪血月高懸天際,彷彿預示著不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