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爺到皇帝 第103章 雷霆掃穴
崇禎四年七月二十一日,潼川州城門洞開,三支勁旅如同離弦之箭,射向各自目標。
張順部:目標中江縣、樂至縣;
馮文良部:目標射洪縣、安嶽縣;
趙黑塔部:目標遂寧縣、蓬溪縣;
馬蹄踏碎晨露,甲冑鏗鏘,旌旗蔽日。
馮文良部距離最短,七月二十二日上午,其部抵便抵達射洪縣城外。射洪城垣低矮破舊,護城河形同虛設。
城頭守軍稀稀拉拉,麵無人色,潼川州城陷落的訊息如同驚雷炸響,此刻看到城外黑壓壓的張家軍陣列,恐懼已深入骨髓。
「降者不殺!開城免死!」張家軍齊聲怒吼,聲浪撼動城垣。
城頭一片死寂,守軍瑟瑟發抖,無人敢應,也無人敢放箭。
馮文良端坐馬上,冷笑一聲:「冥頑不靈!炮隊前出!轟他孃的城垛!火銃手,壓製城頭!」
二十門輕便虎蹲炮、弗朗機炮迅速推至陣前,炮口森然指向城頭。
「預備——放!」令旗揮下。
白煙彌漫!實心彈與密集的鐵砂碎石如同冰雹,狠狠砸在射洪城頭的垛口和女牆上!磚石崩裂,碎屑橫飛!幾個倒黴的守軍被掃中,慘叫著滾落城下!
城頭瞬間一片狼藉,守軍被這突如其來的炮火徹底打懵,紛紛抱頭鼠竄。
與此同時,數百支火銃三輪齊射,鉛子潑水般射向城頭,壓得殘存的守軍抬不起頭。
「刀盾手掩護!雲梯隊,上!」馮文良厲聲下令。
舉著大盾的士兵掩護扛雲梯的同伴,快速衝過淺窄的護城河。城頭隻有零星的、毫無準頭的箭矢和石塊落下,被大盾輕易格擋。
十餘架雲梯迅速架起!「殺啊——!」悍勇的步兵口銜短刀,如猿猴般敏捷攀爬!
城頭的抵抗意誌在炮火和攀城銳士的雙重打擊下徹底崩潰。
「頂不住啦!」
「開城!快開城投降!」
守軍哭喊著,不顧軍官的嗬斥砍殺,連滾帶爬地湧下城頭,爭相去拔那沉重的門閂。
沉重的城門在守軍自己手中被慌亂推開,馮文良一馬當先,率領如狼似虎的士兵湧入城內。
街道上幾處由衙役和個彆地主組織的微弱抵抗,如同螳臂當車,瞬間被鋼鐵洪流碾碎。
半個時辰不到,射洪縣城已插上張字戰旗!馮文良部首戰告捷!
七月二十三日午時,張順部抵達中江縣城下,中江城牆更加不堪,去年被張家軍攻擊過的城牆,到此刻仍未修繕。
但此刻城頭守軍同樣惶惶不可終日。張順並未急於攻城,先以力懾之。
他大手一揮,身後軍陣森然:二十門火炮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城牆,數百火銃手列陣,精銳步兵刀出鞘,矛如林。
一股無形的肅殺之氣,遠比喊話更具壓迫力!
緊接著,一隊嗓門洪亮的士兵上前,高聲宣讀《安民告示》與《勸降令》,幾名隨軍歸順的中江籍小士紳對著城頭疾呼:
「城上軍士父老!潼川州城已破!頑抗士紳儘滅!王維章自顧不暇,負隅頑抗,死路一條!開城歸順!擁護新政!既往不咎!若執迷不悟,破城之日,悔之晚矣!」
喊聲如同重錘,敲打著每一個守城者的心臟,恐懼在無聲蔓延。城頭守軍眼神渙散,握著兵器的手在顫抖。
一個守城把總臉色慘白,他看看身邊同樣驚恐的士兵,又望望城外那森嚴的軍陣和閃著寒光的炮口,最後絕望地瞥了一眼空蕩蕩的縣衙——縣令大人早已溜之大吉。
「開……開城門!降了!」把總用儘最後力氣嘶喊出來,隨即癱軟在地。
在無數道或麻木或恐懼的目光注視下,中江縣城門緩緩洞開。
張順策馬入城,兵不血刃。街道兩旁跪滿了棄械的守軍和衙役。
縣衙內,幾個未及逃走的小吏匍匐請降。午後的陽光照在「張」字大旗上,中江易幟!
趙黑塔部負責的蓬溪縣,遇到了稍強的抵抗,七月二十四日,大軍兵臨城下。
縣令是個軟骨頭,但守城把總陳彪卻是個粗莽武夫,自恃城牆尚算完整,竟下令抵抗。
「放箭!礌石準備!死守城頭!」陳彪在城頭嘶吼,試圖穩住軍心。
稀稀拉拉的箭矢射下,對披甲銳士威脅甚微。
「哼!找死!」趙黑塔眼神一冷,他打仗風格厚重紮實。
「炮隊!集中轟擊西門左側城垛!火銃隊,三輪齊射壓製!刀盾手準備,雲梯強攻!」
「放!」
炮聲再起!實心彈呼嘯著砸在指定的城垛區域!磚石崩裂,煙塵彌漫!雖未能轟塌城牆,但猛烈的震動和飛濺的碎石瞬間造成數人傷亡,將那片區域的守軍徹底打懵壓垮!
「砰砰砰!」火銃齊射緊隨而至,密集的鉛子打得城頭火星亂濺,守軍根本抬不起頭。
「上!」趙黑塔令旗一揮。
刀盾手舉盾前衝,掩護雲梯隊迅速架梯,城頭隻有零星的礌石滾落,被大盾格擋。
「跟我上!」一名趙營哨官身先士卒,口銜鋼刀,猿攀而上!剛至垛口,陳彪便揮刀劈來!
哨官舉盾格擋,鐺的一聲巨響,火星四濺!哨官借力滾上城頭,手中鋼刀順勢橫掃!陳彪急忙後退格擋。
就在這電光火石間,第二名、第三名張家軍銳士已翻上城頭!三把鋼刀寒光閃爍,同時劈向陳彪!
陳彪武藝不精,手忙腳亂,隻擋開一刀,便被另外兩刀狠狠劈中肩胛和胸膛!鮮血狂噴,慘叫著倒地!
主將瞬間斃命!本就心驚膽戰的守軍徹底崩潰。
「陳把總死了!」
「投降!快投降!」
城門很快從內部被開啟,趙黑塔率軍入城,迅速肅清了零星的抵抗。
那位縣令早已在後衙懸梁自儘,蓬溪縣,半日而下!
馮文良部在拿下射洪後,馬不停蹄,於七月二十五日傍晚抵達安嶽縣城下。
安嶽縣令早已被連番噩耗和如雪片般的勸降信嚇得魂飛魄散。
張家軍戰旗剛出現在地平線,安嶽城門便已洞開。
縣令率闔城屬僚士紳,手捧印信戶籍,跪伏於道旁請降,馮文良兵不血刃,再下一城。
張順部攻克中江後,稍作休整,於七月二十四日揮師南下,直撲樂至。
七月二十五日午時,大軍抵達樂至城外,樂至守軍聞聽中江不戰而降、安嶽也已歸順,最後一點抵抗意誌徹底瓦解。
張順大軍剛列陣完畢,樂至城門便已轟然開啟,守軍棄械,跪地請降。
趙黑塔拿下蓬溪後,氣勢如虹,於七月二十三日兵臨遂寧城下。
遂寧作為州治下大縣,城牆最為堅固,守軍也較多。
守城千戶看著城外趙黑塔部嚴整的軍容、林立的炮口,再回想潼川州城陷落之慘烈與周大勇的結局,心中天人交戰。
僵持一日,七月二十四日,當中江、蓬溪失守的訊息傳來,千戶長歎一聲,知大勢已去,終於下令開啟城門。
張家軍浩蕩入城,遂寧歸附。
七月二十五日傍晚,潼川州下轄的射洪、中江、蓬溪、遂寧、安嶽、樂至六縣,連同州城,已儘數落入張家軍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