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爺到皇帝 第171章 重器初鳴
紫禁城西暖閣內那場禦前會議,張行無從知曉崇禎帝在江山與川蜀之間的痛苦抉擇,更不知曉大明朝廷已然預設放棄了這片天府之國。
他所有的判斷,都基於最壞的打算——朝廷絕不會坐視成都陷落,來自湖廣、陝西甚至京畿的精銳援軍,隨時可能出現在地平線上!
因此,張家軍每一步調動,都帶著與時間賽跑的緊迫感。
而在成都府資縣,一場關乎未來攻堅成敗的關鍵試驗,也進入了最緊要的關頭。
資縣縣城,一段早已被張家軍佔領、特意保留下來未加修複的殘破城牆,成為了絕佳的試驗場。
空氣中彌漫著硫磺、硝石和金屬灼燒後的特殊氣味。
炮營營地內,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營區深處那片被嚴格劃定的區域——火藥工坊。
工坊內,徐懷瑾須發淩亂,眼窩深陷,卻目光炯炯。
他正死死盯著眼前幾個特製的木桶,桶內是不同批次、經過反複精煉提純的硝石和硫磺粉末,空氣中彌漫著刺鼻但相對純淨的味道。
「雜質!還是雜質!」徐懷瑾拿起一小撮硝粉在指尖撚動,對著陽光仔細觀察,眉頭緊鎖。
「提純!必須再提純!火硝裡的鹽分、芒硝,硫磺裡的石粉、泥沙,都是毒瘤!它們會讓火藥威力不穩,甚至炸膛!」
他近乎偏執地要求著,為此,他不惜耗費巨大人力物力,采用多次溶解、過濾、重結晶等繁複工藝,隻為得到那最純淨的晶體。
在他的高壓監督下,工匠們一絲不苟地操作著,原本粗糲的原料,經過一道道嚴苛工序,變得雪白(硝)或亮黃(硫),顆粒均勻細膩。
木炭的選擇也極為考究,特定樹種燒製的上等柳炭,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確保燃燒充分。
配比,是另一個生死攸關的環節,明軍沿襲舊製,火藥多采用硝七硫二炭一的粗放比例,甚至更差(8:1:1),威力有限且不穩定。
徐懷瑾在兩年前張行的明確要求和支援下,帶領徒弟和各位工匠師傅進行了無數次的小規模爆燃試驗。
「記錄!第七百三十七組:硝七兩五錢,硫一兩,炭一兩五錢!」
徐懷瑾親自稱量,小心翼翼地將三種粉末倒入特製的牛皮紙筒內,用木杵輕輕壓實。
徒弟點燃引信,迅速跑開。
「轟!」一聲沉悶但異常猛烈的爆響,試驗用的厚實木板被炸得粉碎,衝擊波遠遠傳來。
「威力…又增了一成!」徐懷瑾不顧煙塵衝上前,仔細檢視爆炸痕跡和殘留物,臉上露出狂喜。
「燃燒更充分!殘留少!就是它了!75:1:15!」
經過無數次失敗、調整、再試驗,這個比例終於被確定下來。
硝的比例略有下降,但純度極高;
硫和炭的比例提升,尤其是炭,增加了燃燒速度和威力。
更重要的是,顆粒化的火藥保證了燃燒的一致性!
與此同時,從12磅逐漸到能鑄造48磅炮,張家軍軍器局鑄炮的技術經驗也在不斷增加。
試驗場地內,周圍早已被清空,一門黝黑沉重的巨炮,被數十名精壯士兵和牛馬合力拖拽到預設炮位。
炮身長近丈,口徑駭人,正是張家軍最新鑄造的48磅攻城重炮!
炮膛內,裝填著嚴格按照75:1:15比例配比、精製提純的顆粒狀火藥包,以及一枚重達22公斤的實心鑄鐵炮彈!
張行親臨現場,林勝武、王自九、李鐵柱等高階將領肅立其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門寄托著破城希望的巨獸身上。
徐懷瑾親自檢查了炮膛、裝藥、炮彈和引信,確認無誤。
他深吸一口氣,抹去額頭的汗水和油汙,嘶啞著下令:「裝填完畢!目標,前方殘牆!預備——放!」
炮手將燒紅的鐵釺猛地插入點火孔!
嗤——轟!!!
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遠超以往任何炮擊!
炮口噴吐出長達數丈的熾烈火龍和濃密的白色硝煙!沉重的炮架猛地向後挫退,在地上犁出深深的溝壑!
所有人的目光死死盯住那段厚實的夯土城牆!
隻見那枚22公斤的沉重鐵球,帶著撕裂空氣的恐怖尖嘯,如同天罰之錘,精準無比地狠狠砸在城牆中段!
轟隆!!!
一聲更加沉悶、更加令人心悸的巨響爆發!被擊中的城牆部位,如同被巨人的拳頭從內部搗碎!
大塊大塊的夯土、磚石如同炸開的西瓜般向內、向外猛烈崩飛!
煙塵衝天而起,瞬間籠罩了整段城牆!待煙塵稍稍散去,一個足有兩丈寬、觸目驚心的巨大豁口,赫然出現在眾人眼前!
斷裂的牆體犬牙交錯,垮塌的土石堆積如山!
成功了!一炮!僅僅一炮!便徹底摧毀了一段堅固的城牆!
短暫的死寂後,試驗場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
「神炮!神炮啊!」
「徐師傅!神了!」
士兵們激動得互相捶打,將領們亦難掩臉上的震撼與狂喜!
張行大步上前,用力拍著徐懷瑾的肩膀,眼中是毫不掩飾的讚賞與激動:「好!徐師傅!乾得漂亮!
成都堅城,指日可破!炮營所有工匠師傅,重重有賞!徐師傅居功至偉,賞黃金百兩,錦緞百匹!」
徐懷瑾卻恍若未聞,他怔怔地望著那巨大的豁口,又低頭看著自己那雙布滿老繭和燙傷疤痕的手,渾濁的淚水毫無征兆地湧出眼眶,順著溝壑縱橫的臉頰滾滾而下。
「恩師……恩師啊……」他聲音哽咽,對著虛空喃喃自語,「您當年在京師,力主興辦火器學堂,廣募巧匠,精研西法…
您說,火器乃禦虜平寇之重器,關乎國運…可那些袞袞諸公,隻道是奇技淫巧,徒耗錢糧…朝廷撥下的經費,十不存一…
讀書人隻知皓首窮經,對匠作之事嗤之以鼻…學堂…終究是鏡花水月…徒留您一聲長歎……」
他猛地抬起頭,布滿血絲的眼睛死死盯著張行,淚水混著煙塵,在臉上衝出兩道泥痕:「將軍!您看到了嗎?這不是奇技淫巧!這是力量!
是能摧城拔寨、能保境安民的力量!是恩師畢生所求而不得的國之重器啊!沒想到…沒想到在將軍這裡…在張家軍…老朽…老朽竟能親手將它造出來!」
張行收斂笑容,神情肅然,他扶住激動得渾身顫抖的徐懷瑾,一字一句,斬釘截鐵:
「徐師傅,你說得對!這火炮,還有你手下工匠師傅們打造的火銃、刀槍、甲冑,都不是什麼奇技淫巧!
它們是我張家軍將士保家衛民、開創新天的臂膀!是真正的國之重器!」
他環視著周圍肅立的將領和歡呼的士兵,:
「傳令!軍器局所有工匠,餉銀加倍!有功者,重賞!擢升!我張家軍,敬重一切有真才實學的匠人!從今往後,匠師之位,當與戰功同輝!」
「將軍萬歲!」
「為將軍效死!」
工匠和士兵們的歡呼聲浪,直衝雲霄!
徐懷瑾看著張行那堅定而充滿敬意的眼神,聽著那擲地有聲的話語,心中積鬱多年的塊壘彷彿被這聲宣告徹底擊碎。
他挺直了佝僂的脊背,擦乾眼淚,對著張行深深一揖,聲音雖沙啞卻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老朽…願為將軍,為這重器,肝腦塗地!」
資縣城外的這一聲炮響,不僅轟塌了一段城牆,更轟開了張家軍攻堅能力的新紀元。
而張行對科技與匠人的尊重,也如同無形的號角,召喚著更多懷纔不遇的能工巧匠,投入這片充滿變革希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