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從少爺到皇帝 > 第14章 寧缺毋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從少爺到皇帝 第14章 寧缺毋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財政部的革新餘音未落,張行的目光已自然地轉向了下一個亟待確立的重位——刑部。

「法者,國之重器!懲奸除惡,斷獄訟冤,維係綱常,安定人心,皆係於法度清明,刑部之重,不言而喻。」

「然,」他話鋒一轉,語氣中帶著一種審慎與務實,「新朝初立,百法待興!舊明刑律,繁冗苛雜,不合時宜者甚多;

而新法草創,尚未完備。

此乃關乎生殺予奪、人命關天之地,非精通律法、明察秋毫、剛正不阿之大才,不可輕授此印!」

他的目光掃過殿內文武官員,緩緩道:

「刑部掌生殺,斷冤獄,稍有不慎,便是冤魂遍地,綱紀崩壞。

此位,寧缺毋濫!故,刑部尚書一職,暫不設專職人選!

各府州縣,凡遇刑名案件,仍依現行《大夏律令初稿》及舊明律中合情理者,由各級主官會同佐貳、刑名師爺審慎辦理,務必詳查案情,明辨是非!

重大疑難案件,或涉及命案、謀逆等重罪者,一律呈報王府,由本王親自過問,或指派專人複審!

待新法完善,覓得足以服眾之專才,再行定奪!」

「暫不設尚書?!」殿內響起一片低低的議論聲。

無人敢質疑,刑獄之事,確實馬虎不得。

與其倉促任命一個可能不夠格的人,不如暫時將權力高度集中,由最高層親自把關。

刑部暫時懸置,張行的目光轉向了禮部。

這兩個字一出,殿內不少出身舊學的官員和士紳代表,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禮,乃舊朝維係尊卑秩序、彰顯朝廷威儀的核心,在他們心中分量極重。

然而,張行開口的第一句話,便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他們心中對恢複舊日禮製的幻想:

「禮部?」張行的語氣帶著一絲毫不掩飾的批判,「舊明之禮部,所司何事?負責祭祀天地、製定朝儀、管理藩屬朝貢、主持科舉、管束僧道。

看似名目繁多,實則多為虛文縟節!耗費錢糧無數,於國計民生何益?於百姓溫飽何補?於富國強兵何助?」

這犀利的質問,讓殿內不少心向舊禮的官員和士紳臉色發白,卻又無法反駁。

舊明禮部那些浩繁的禮儀、冗長的祭祀、繁瑣的朝貢程式,確實耗費巨大,很多時候淪為麵子工程。

「本王起事,非為恢複舊禮,乃為再造新天!」張行聲音鏗鏘有力,「虛禮浮文,一概摒棄!新朝之禮,當務實,當有用!當為強國富民奠基!」

他目光灼灼,掃視眾人,清晰地丟擲了他的構想:

「故,自今日起,廢禮部之名!設——教育部!」

「教育部?」這又是一個聞所未聞的名詞!眾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何為教育部?」張行自問自答,聲音洪亮。

「其一,掌天下官學、社學、義學之設立、管理、督導!務使教化普及,孩童皆有書可讀,百姓皆可明理!

其二,掌科舉之革新與選拔!舊有八股取士,禁錮思想,所取多為酸腐無用之才!新朝科舉,當考實務策論、格物算學、經世濟民之道!為國選材,當選真才實學、能擔實事之人!

其三,掌教材之編纂與刊行!舊有典籍,良莠不齊,多有不合時宜之處。

教育部當組織飽學之士,編纂新式教材,弘揚新學,開啟民智,摒棄陳腐糟粕!

其四,掌勸學興教之策!鼓勵民間辦學,獎勵學有所成之士!使天下向學之風蔚然!」

張行每說一條,殿內懂行之人眼中便亮一分,這分明是將教化興國的重任,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將虛無縹緲的禮,徹底轉化為了實實在在的教!這是真正的百年大計,強國根基!

「至於舊禮部所司祭祀、藩屬等務?」張行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祭祀天地祖宗,乃王室及宗族私務,自當簡樸莊重,不擾地方,不費國帑!

藩屬朝貢?待我大夏國勢日隆,自有萬邦來朝之日!屆時,再設外交部專司邦交之禮,亦不為遲!非眼前急務,暫且擱置!」

「教育部尚書一職,」張行環視一圈,殿內眾人,尤其是那些舊學出身的官員,心中都捏了一把汗,不知這掌管天下教化的重任會花落誰家。

然而,張行再次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

「此職關係未來國運,非大賢大才、兼具學識與革新魄力者不可勝任!

倉促之間,難覓其選,故,教育部尚書,亦暫缺!其下諸司事務,先由王府選調精乾文吏、通曉新學之士組成臨時衙署負責籌劃!

待新政推行,教育之製漸成,再行遴選德才兼備之賢能執掌此部!」

又是寧缺毋濫!眾人心中震動更甚,大王對教的重視,甚至超過了對刑獄的謹慎!

最後,張行的目光落在了工部位置上。

「工部,」他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興修水利,疏浚河道,築城鋪路,營造宮室,督造軍械……此乃實打實利國利民之業!利在千秋!」

殿內懂工程、通營造的官員,聞言無不精神一振。

工部雖在舊朝常被視為賤役,但大王此言,卻將其抬到了利國利民的高度!

「然,」張行話鋒再轉,語氣變得異常嚴肅,「工部之事,非僅憑忠心、資曆便可勝任!

水利工程,差之毫厘,謬以千裡,輕則勞民傷財,重則堤毀人亡!

道路橋梁,關乎商旅軍民通行之安危!

此等要職,需通曉算學、精於營造、深諳物性、且清廉自守之專才!」

他的目光掃過殿內所有將領和官員,坦然而堅定:

「我大夏軍中,不乏功勳卓著、忠心耿耿的將士。

朝堂之上,亦有勤勉任事、通曉文墨的官員。

然,於工部所專精之領域,本王細察,暫無完全契合之大才!

若因私心,或因酬功,勉強委任,非但於國無益,反可能釀成大禍,辜負將士血汗,辜負百姓期盼!」

張行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振聾發聵的力量:

「故,工部尚書一職,同樣暫缺!工部一應事務,暫由王府直轄,選派通曉實務之乾員,會同地方能工巧匠、經驗豐富之河工路吏,先行辦理緊要工程!

同時,廣貼招賢榜文,無論出身貴賤,唯纔是舉!凡通曉水利、營造、軍械、算學之能人異士,皆可毛遂自薦!

一經核實確有大才,本王必待以上賓之禮,委以重任,使其才學得以施展,報效國家!」

寧缺毋濫!唯纔是舉!

這八個字,如同洪鐘大呂,重重敲在殿內每一個人的心上!尤其是角落裡的秦良玉!

她渾濁的雙眼驟然睜大,布滿皺紋的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她一生經曆四朝,見過太多醜惡!

何曾見過像張行這般,手握至高權柄,卻對兵權、財權之外,關乎國計民生的刑、教、工三部尚書之位,如此審慎,如此吝嗇?

寧願空著,也不願用不合適的人去填補!

這需要何等清醒的頭腦?何等堅定的原則?何等寬闊無私的胸襟?這完全顛覆了她對君王二字的認知!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