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 第1053章 生根發芽的專案
和《銀河補習班》劇組的相遇,隻能算是路演過程中的小插曲。
轉過天去,王一笛便帶著劇組出發,按照預定計劃進行長沙站的路演宣傳。
長沙站是本次宣傳的倒數第三站,再往後的兩站,廣州和深圳,則完全是王一笛的主場,或者說,是王大壯的主場。
所以劇組在結束長沙的奔波,帶著電影票房破兩億的成績走出廣州南站的閘口時,便看到了早已經等候多時的接待人員。
“笛笛,這裡!”
“梓寧姐,怎麼是你啊。”
王一笛連忙摘掉口罩,露出驚喜的笑容和招手的萬梓寧打了聲招呼。
“我來廣州辦趟業務,本來昨天就要回去的,但聽輝叔說你要來廣州做宣傳,便多住了一天,來接一下我們公司未來的品牌代言人。”
“梓寧姐,你就不用打趣我了,我現在哪算什麼代言人啊,連簽約儀式還沒辦呢。”王一笛很自然的挽住萬梓寧的手,笑容燦爛。
對於王一笛來說,帶領劇組在外麵跑的這段時間實在是太累了,每天都要麵對密集的行程安排,隻有此刻,抵達廣州,見到王梓寧,王一笛才感到自己真正鬆了一口氣。
“早晚的事情,先期的物料已經在加緊時間製作的,現在隻等你結束宣發,抽出時間拍攝咱們的品宣視訊和投放海報,就可以正式進入簽約流程了。”
萬梓寧作為公司裡的執行核心,此次的品牌代言合同就是由她來全權負責的,所以萬梓寧比誰都清楚本次的代言等級有多高。
如果不是陳錦年一直往後壓日期,想要等一個天時地利人和齊聚的時間點,王一笛品牌代言會早就召開了,根本等不到現在。
不過萬梓寧不得不承認,陳錦年刻意的推遲日期,確實是非常有先見之明的一招,《河邊的錯誤》的票房成績,給王一笛這位初次執導電影的新人導演帶來了足夠高的曝光度,在這個時間點上召開品牌代言發布會,完全是可以造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日期訂好了嗎?”
“當然訂好了,八月二十,星期五,黃曆七月廿三,壬申月,壬辰日,是王董請人根據你的命盤算出來的好日子,順風順水,事事順心。”
聽萬梓寧介紹完,王一笛將墨鏡一拉,露出有些無奈的眼神。
“我爸搞這一套,我爺爺知道嗎?”
王一笛感覺,就憑著她爺爺的思想覺悟,要是知道王大壯在私下裡弄這一套,不用柺杖把王大壯的腿敲斷,就算是下手輕的。
“這我就不清楚了,不過咱們這地方的風氣向來如此嘛,入鄉隨俗,想必你爺爺知道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是理解,不過我爺爺肯定不會嘗試去理解,還有,你可彆給錦年說,他也是完全不在乎這一套東西的,要是讓他知道了,一定又要嘮嘮叨叨的沒完沒了,然後再讓我爺爺知道了,那樂子就大了。”
王一笛很清楚。
陳錦年和王大壯真的不是一路人,相反,陳錦年和她爺爺的性格倒是非常合拍,特彆是兩人在某些習俗上的觀點,簡直是一模一樣,她們家裡到現在都沒有和其他人一樣,供奉神位,就是因為她爺爺堅決反對
“真的假的,你們圈裡人不都是特彆信嗎,改名字的,拜乾親的,吃素修行的,不是一抓一大把嗎?”
萬梓寧用頗為意外的眼神看向王一笛。
“信的確是比較多,但完全不信的,也不是沒有,錦年從他入行到現在,一次開機儀式沒辦過,一炷香也沒燒過,我媽在錦年的辦公室裡按了神位,他反手就把在辦公室裡裝了隔板,讓神位住了單間,你和他講這些,他能把你噴死。”
王一笛搖了搖頭。
說到底,還是環境差距太大了,越是遠離政治中心的地方,宗族在民間的影響力就越大,各種文化流傳下來的也就越多,哪怕是在北方被群嘲的山東,其宗族的影響力都要比廣東低的多。
“就算他不信,咱們隻是找的黃道吉時而已,應該不至於吧。”
“隻是錦年的話的,當然不至於,我這不是怕我爺爺知道嗎。”王一笛說著,便將摘掉的口罩重新戴上,“姐,咱們先去停車場吧,進車裡再聊。”
“行,我們已經安排好了,咱們先去酒店,等會你讓你的人把劇組的行程安排和我的人對接一下,這幾天由我們車接車送,保證不耽誤你們的活動。”
“謝謝梓寧姐的照顧。”
“應該的,不用謝,而且我要是安排不好,你爸可就要找我算賬了。”
“姐,你就放心吧,就我的爸那忙起來就不回家的勁頭,他知不知道我來廣東了都不一定,又怎麼可能找你算賬。”王一笛笑著說道。
王一笛並不懷疑王大壯對自己的疼愛,但王一笛同樣不會否認王大壯是一個典型的事業狂,花在家庭上的時間,可能還沒有花在公司上的十分之一多。
“對了,公司赴港上市的進度怎麼樣了。”
想到最近王大壯在忙的工作,王一笛就隨口詢問了一下。
“最繁瑣的財務審計已經處理完了,等提交申請,經過問詢和審核後就應該差不多了,現在流程上沒有問題,主要的問題是你爸和我叔現在還要不要堅持上市,如果他倆決定不上市,那公司的上市計劃大概率要終止。”
“為什麼,錢都已經花了,為什麼不上市。”
“能上市而不上市,和想上市但無法上市是兩種概念,其實對公司而言,隻要能證明在退市後還有再上市的能力就可以了,而且今年的資本市場非常低迷,上市後有被惡意壓價的可能性……”
萬梓寧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壓低聲音,繼續小聲往下講。
“上市後的短期業績壓力太大了,和目前公司的戰略有衝突,並且公司在車機專案取得了很可觀的進展,已經有主機廠過來交涉了,如果公司要是在這個關頭上市,可能會丟失技術競爭力。”
陳錦年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隨著特斯拉在上海的智慧工廠開足馬力瘋狂生產,電動汽車的配套產業正在瘋狂生長。
而公司憑借從老羅那裡收購來的部分技術,已經在配套領域上享有先發優勢。
王大壯和林延輝都是久經商場的老將,自然不會錯失這個機會,所以現在公司上市的優先順序,真的不高,說一句牛夫人也絲毫不為過,甚至如果公司能吃下這輪產業升級的紅利,獲得足夠的利潤,上市融資的需求可能就真的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