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 第750章 影視化的死衚衕
孫副總神情一怔,沒有想到會被一口否決,吃了個閉門羹,畢竟在公司裡,向來隻有他否決彆人提議的份。
“雖說網文ip的開發確實有難度,但《鬼吹燈》係列和《何以笙簫默》的成功,已經證明的這條路是通,不至於開發不了。”
陳錦年沒有回答對方的問題,而是反問了一句,“你們看過幾部網文小說?”
“這……”
孫副總和畢總監麵麵相覷,他們怎麼可能可能看過網文小說,就以鵝廠的工作強度,能保證休息的前提下兼顧家庭,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所以他們在猶豫片刻後,給出了一個含糊的答複。
“看過幾部出名的網文作品。”
“那就是沒看過了。”陳錦年搖搖頭,“網文的閱讀量如果是用幾部來形容的話,那基本等於對這個類彆一無所知。”
“或許我們對網文的瞭解確實比較淺,但這並不是問題,我們公司一直認為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來辦,而這也是我們來找您談合作的原因。”孫副總皺著眉頭說道。
陳錦年聞言頓時笑了,是真的沒控製的笑了。
鵝廠是出了名的插手怪,就沒一個專案是在他們手裡黃不了的。
如果真是信奉“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來乾”,馮冀幾人也不會忍無可忍的從鵝廠出走。
“行了,孫總,大家都是圈裡混的,貴公司在專案中會不會乾涉創作團隊,我很清楚,您也很清楚,所以我才會問你們如此基礎的問題,目的就是想看看,你們對於你們規劃的方向,到底瞭解多少。”
“結果,自然是相當失望,不過也在我預料之中,本來你們就是隻看資料的,否則也不會在這幾年,將一堆沒演技的流量明星捧上天價。”
陳錦年的這句話相當不客氣,也不可能客氣。
沒有網際網路公司在後麵煽風點火,目前的影視行業不會崩壞到這種程度。
接著,陳錦年不顧對方的幾人的臉色,翹起二郎腿繼續說。
“既然你們不瞭解網文,我給你們好好普及一下概念,網文,在大類分為男頻和女頻兩個分類,其中男頻的作品影響力大,也就是你們所說的大ip,但這種作品動輒三四百萬字,並且以仙俠、玄幻、高武、高魔為背景,與題材單一、篇幅普遍在八萬字到二十五字之間的女頻小說,在改編難度上,完全是一個量級的。”
“就這,我還沒有算拍攝週期的問題,服化道的問題,以及男頻網文高昂的後期製作成本。”
“除此之外,早期的男頻網文後宮文居多,後期的男頻網文無女主化趨勢加強,天然就不適合改編成劇本,或者說,按照劇集的要求,有些作品壓根就沒法改編,隻能重新套個殼子重新往裡填內容,所以能夠滿足影視化要求的男頻大ip很少。”
講到著,陳錦年突然問道:“你們說你們要影視化《鬥破》,那你們專案的製作預算是多少。”
助理趕忙就將膝上型電腦推到孫副總麵前,孫副總微微低頭,瀏覽完上麵的內容。
“《鬥破》專案因為去年的影視行業危機,專案一直擱置,目前的暫定計劃是投資五個億,五十集左右的體量,拍攝完三年之約。”
陳錦年用手指輕輕敲了幾下桌子,在腦海中將《鬥破》的前期劇情過了一遍,失望的搖了搖頭。
“不夠,至少得拍攝一百二十集,並且用在後期製作上的費用,單集不得低於八百萬”
“十億?”孫副總家詫異的問道,他感覺陳錦年實在獅子大開口。
單是後期製作就要花十個億,那按照製作成本和的演員成本五五開的比例,總成本起碼要達到二十個億,企鵝再有錢,也不能在一部劇裡投二十個億啊。
“這實在是太高了,目前國內沒有如此高的單集製作費。”
“怎麼沒有,你們立項的很多都市言情劇,單集的製作成本都要達到千萬,何況是《鬥破》是玄幻題材的網改劇,隻花十億就能製作完五千分鐘裡大量的特效鏡頭,已經算是非常便宜了,要是追求精良,光是三上雲嵐宗就能燒掉兩個億。”
陳錦年沒有亂報價,他給的價格,已經是將作品拍攝出來的最低限度了。
要是再壓低預算,他也要給蕭炎上“鬥氣化馬”的名場麵了。
“但是都市劇可以貼廣告,通過賣廣告回錢,同時時長也要低很多,三十集左右就可以完成拍攝,單整合片過千萬也是可以接受的。”
“那這就是你們的問題了,是你們把演員的片酬炒上去的,現在你們掏不出這個錢,和我沒有半毛錢關係。”
陳錦年雙手一插,擺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在沒有網際網路公司入局前,國內片酬最高的,是在好萊塢混的李連傑,國內片酬一個億,等到網際網路公司入局後,圈內遍地李師傅,隨隨便便一位一線流量演員的片酬就是五千萬起。
這也是陳錦年要自導自演的主要原因,他要是不演,專案的成本風險就太大了,一個失誤就可能讓公司元氣大傷。
而對麵的孫副總再次被陳錦年噎的說出話來,除去剛去鵝廠的那段時間,孫副總已經很久沒有遇到過被人懟到無言以對的情況。
孫副總現在寧願去找馬老大彙報全年的虧損資料,都不想在看到陳錦年了。
但來都來了,起碼要把合作的意向談下來,不然明年的規劃可真就是全靠編了,沒一個靠譜的專案。
“如果我們真的在後期製作上投了十個億,陳老師的團隊能保證完成的作品,能成為爆款神作嗎。”孫副總咬牙說道。
萬梓寧眼睛的直了,她聽到了啥,企鵝視訊要在一部電視劇上投十個億,瘋了吧,這種專案能是人嘴裡能說出來的。
但更令萬梓寧震驚的是陳錦年給出的答複。
“不能,我剛才說過了,目前的技術開發不了這種專案,你們該不會以為,需要解決的隻有特效製作吧,還有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時間,技術解決不了時間。”
“不提將來要不要拍攝第二部,隻是說這種超長製作週期的劇,就不可能一口氣拍完,需要將拍攝計劃拆開,分到每一年裡,邊拍攝邊製作,持續三到五年的時間,在如此長的時間內,沒人能保證演員的外形維持不變,沒人能保證演員能投入的工作,更沒人能保證出演重要角色的藝人不會在拍攝期間暴雷,隻要演員中有一個作死的,所有人的努力和投入就全部付之東流了。”
時間是藝人最大的敵人,尤其是對年輕的流量藝人來說,得到的太容易使得他們少了很多敬畏之心。
陳錦年不可能賭這幫人能夠遵紀守法,不會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