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 第984章 自爆式電影營銷
考慮到老爸連助理秘書都用男的,王一笛便沒在要求老爸陪她去見熱巴,畢竟老媽脾氣好歸脾氣好,但真吃起醋來也不是開玩笑的,少不了要花一番心思來哄。
至於約見熱巴的事,王一笛倒是也不著急,過幾天她們還有一起參加活動,碰麵再聊也是來得及的。
……
兩天後,《白蛇傳情》上映。
在陳錦年看來,電影票房非常不理想,截止下午六點,票房勉強才破百萬,考慮到該片在黃金時間段的排片場次極少,晚上的票房也不會有特彆明顯的增長,大概率會止步在一百三十萬。
和票房一樣,電影的其他資料也同樣很差,特彆是陳錦年非常重視度上座率,異常堪憂,靠著首映日的加持和點映的口碑,也僅僅是勉強破兩位數。
以商業片的視角看,電影屬於撲倒無可救藥。
但在粵劇院和珠影看來,一百多萬的首映票房,已經是無法想象的亮眼成績了,短短一天的票房,就快要超過粵劇電影的曆史最高票房。
沒錯,戲曲電影的票房天花板,就是這麼低。
粵劇電影早期主要是由香港電影人拍的,年代比較久遠,比王羽的武俠電影還要早,所以票房不僅少,而且連確切的票房都沒有統計出來,最近的十年上映的戲曲電影,同樣資料不詳,幾乎找不出幾部能在全國上映的戲曲電影。
所以首映日還沒結束,陳錦年的手機就要被打爆了,要不是陳錦年著急坐飛機去上海,當天晚上的應酬一定少不了。
與此同時,電影在網上的口碑也在迅速發酵,吸引了一批湊熱鬨的年輕網友,對於慢節奏的戲曲電影來說,確實很難吸引年輕人的興趣,但是足夠精良的水墨特效畫麵,又恰好彌補了這一點。
大家是聽不出唱功水平,可製作質量還是能看出來的。
好不好,看看畫麵就一目瞭然。
由於電影的拍攝支出非常少,場地和裝置是珠影的,服裝和舞美是粵劇院的,除了演員的勞務補貼,幾乎沒花多少錢,所以剩下的資金,陳錦年全砸在畫麵和特效製作上了,放院線市場的專案中,能在畫麵上,真金白銀砸一個億的,真沒有幾家。
而敢對著自家祖墳發誓,把專案預算放在製作上的製片人,也找不出幾個。
斷檔領先的畫麵精細度,讓人很難想象這是一部地方製片廠投資的,用於做宣傳的戲曲電影。
就相當於本來大家爛的好好的,都是花一千萬製作,花一千萬買水軍,剩下八千萬,幾位專案負責人一分了事,誰也看不出來。
結果陳錦年直接扔出一部實打實花了一億的電影,讓想著糊弄觀眾的劇組,就開始隱隱感到有些不妙了。
陳錦年的飛機一到上海,來到和東方台有合作的酒店中,就有台裡的人在向他打聽,到底在電影的製作上花了多少錢。
陳錦年沒弄懂電影花了多少錢,和這幫外人有什麼關係的時候,做電視台的還能管得到做電影的,手未免也伸的太長了。
瞧出他有些不耐煩,一向老好人的王訊,悄悄提醒了一下。
“最近有部陣仗非常大的電影要上,對標你演的《流浪地球的》,所以你最好裝作不知道,彆回答他們的問題。”
陳錦年微微挑了一下眉毛,“迅哥,你是說上海大炮。”
“大炮?”
王訊明顯愣了一下,接著反應過來,忍著笑點了點頭,“對,就是那部——那部大炮,這部電影已經撲定了,現在全靠營銷托底著,你要是拆台,就是斷人財路,人家一定會報複你,雖說你不怕他們報複,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們和氣生財。”
《上海大炮》撲街是沒有任何疑問的,圈裡人都非常清楚。
因為這部電影立項的時候,是按照愛情片做的,男女主的片酬直接占總預算的一半,放在愛情片裡,是很正常的占比,因為愛情片製作費用,男女主抽一半,營銷在抽走四分之一,電影是能做的。
但問題就在於,《上海大炮》非要把愛情片包裝成科幻片,去掉拍攝費用,後期連五千萬都拿不到,做什麼科幻片啊。
劇組也知道觀眾不信,於是開始大量買通告,宣傳男女主隻拿了兩百萬的片酬,瘋狂給後期虛空造費用,到最後,甚至都出現演員總片酬僅占製作費用百分之十的腦殘營銷稿子了。
就這種宣發,陳錦年之前也看到過,第一感覺就是劇組沒把觀眾當人看。
舒淇,國內最貴的電影女演員之一,隻收兩百萬片酬,瘋了吧,除非導演救過舒淇全家,否則麵對這種離譜的報價,舒淇看都不會看一眼。
小鹿,頂級流量演員,“流量”這兩個字誕生,就是專門用來評價小鹿的,商務出場費五百萬起步,結果一部電影隻收兩百萬,這不是上墳燒報紙糊弄鬼呢。
但凡宣發的時候動動腦子,宣傳兩人把片酬折算成投資,和製作方共擔風險,都比營銷這種一眼假的稿子強。
所以撲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隻不過陳錦年的電影,又突然把這部要在暑假檔上映的科幻電影,架在火上又烤了一遍而已。
“沒事,我知道是誰就行。”
而陳錦年知道是誰在作怪就,就沒把對方放在心上,而是和訊哥繼續聊,“對了,酒店的會議室裡怎麼隻有你呀,其他人呢,博哥,紅雷哥,黃老師呢,都沒來嗎。”
他錄極限挑戰,是在給《河邊的錯誤》做宣發的,因為這一期的播出時間,正好在電影上映期,所有陳錦年雖然拒絕了常駐的邀請,但是卻接下來最後的兩期拍攝。
“博哥正忙和管導拍戲呢,暫時抽不出時間,隻能錄最後一期,至於紅雷和黃雷,他倆和劇組掰了,徹底不來了。”
王訊也有些無可奈何。
第五季王訊錄的也很累,節目組不停的塞新人,導致徹底玩不下去了,要不是王訊的咖位太小,有常駐的綜藝不容易,王訊也要跑了。
“幸虧你來了,你要是不來,我都在怎麼錄了。”
“有這麼痛苦嗎?”
“怎麼沒有,有啊,感覺在錄下去,就成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了,你是不知道啊。”王訊對著陳錦年大吐苦水。
極挑原來能火,主要是靠真人秀裡的真,誰都不看劇本,開機就是乾,總是弄出一些計劃之外的狀況,現在則完全是真人秀裡的秀,每個人都在端著架子演,導致王訊因為人設的原因,既沒辦法和大家一起演,又不能完全不演。
突出一個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