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位法則 第172章 暗流與抉擇
五色光戰隊的三連勝,尤其是趙大力那場堪稱驚豔的爆發,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巨石,激起的漣漪正迅速擴散、變形。
就在輿論為趙大力是否被冤枉而爭論不休時,一些更“深入”的挖掘報道開始悄然出現。
《“五色光”核心疑似學霸?全國統考榜首李信為何投身“野蠻”擂台?》
《從c-077到五色光:隊長李信的身份迷霧與實力疑雲》
《是團隊靈魂還是幸運花瓶?深度剖析李信在比賽中的“隱形”表現》
這些文章,先是從吸引眼球角度鋪天蓋地的分享轉發,其內容刁鑽刻薄。它們承認李信的學業成績,卻將其與擂台賽割裂,暗示他可能隻是理論強者,實戰能力平平,甚至依靠隊友才能混在隊伍中。
更有甚者,將早已解散的c-077小隊舊事重提,捕風捉影地暗示李信當時在隊內或許就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
“看吧,我就說嘛,一個讀書那麼厲害的人,打架能有多強?”
“估計是腦子好使,負責指揮的吧?你看他幾場比賽都沒怎麼出手。”
“c-077以前好像出過事?會不會跟他有關?”
新的輿論漩渦開始圍繞李信形成。
相較於趙大力涉及“公平”的敏感話題,對李信“實力不濟”、“沾光隊友”的質疑,似乎更符合一些看客“尋找瑕疵”的心理。
也有人翻出他在報名大廳與龍脊監察那段視訊,說他也就沾了靠山才混至今日等。
戰隊休息室內,氣氛有些沉悶。連贏三場的喜悅被這些無稽之談衝淡了不少。
“這幫人胡說八道什麼!”丁凱氣得一拳砸在牆壁上,發出悶響,“信哥要不是為了顧全大局,早就……”
“大頭。”李信打斷了他,臉上看不出絲毫怒意,反而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嘲諷,“被狗叫幾聲,難道我們還要叫回去?我們的目標是出線,是前十。你看好了,還有人說,能進到下一階段,與人打賭吃鍵盤、吃拳套、吃屎尿都會有。這些噪音,無關緊要。”
李信說這些讓人好笑的話,是他看到有些愧疚的趙大力和麵露不忿的陸遙、花四月而說。
當然李信也會在他們笑過之後說,“擂台上的表現,是打破一切謠言最有力的拳頭。我們隻需要贏下去。你們做的到嗎?”
他的平靜感染了眾人。
的確,在他們這個擁有100支隊伍的小組裡,三連勝僅僅是一個開始。
(賽製計算參考:100支隊伍,采用單敗淘汰製,決出小組第一。
第一輪:100進50(50場)
第二輪:50進25(25場)
第三輪:25進13(12場,1隊輪空)
第四輪:13進7(6場,1隊輪空)
第五輪:7進4(3場,1隊輪空)
第六輪:4進2(2場)
第七輪:決賽(1場)
總計大約需要6-7輪比賽。五色光戰隊目前3連勝,意味著他們已經通過了前三輪,進入了第四輪,也就是13進7的階段。競爭將愈發激烈。)
由於賽程安排,他們獲得了幾天的休整時間。
然而,李信並沒有閒著。
外界的風言風語於他如浮雲,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利用這段空檔,他再次化身幽靈,憑借小喬的指引和自身的感應,穿梭於城市邊緣,繼續清除那些如同附骨之疽的“淨世機關”節點。
每一次成功,小喬的完整性都在穩步提升,對“暗能”和“搖籃”係統的解析也越發深入。
直至到了三日後的這一次,小喬傳來的資訊卻讓李信停下了腳步。
“檢測到高優先順序節點訊號……訊號源解析中……定位完成。坐標:長福市行政管理中心,地下三層,能源排程備用單元附近。”
行政管理中心地下層?
李信的眉頭瞬間皺緊。那裡是城市權力的核心區域之一,戒備森嚴,監控無處不在,絕非城郊荒野或廢棄工廠可比。
在那裡動手,風險係數呈指數級上升。
“小喬,確認訊號源性質及守衛等級評估。”
“訊號源確認,為‘淨世機關’中型節點,能量反應穩定。守衛等級……無法精確評估。該區域物理安保為最高階彆,能量監測網路全覆蓋,且存在高強度官方精神力場遮蔽。強行潛入,被發現概率超過873。一旦暴露,將直接麵對國家安全委員會及龍脊監察司的聯合圍剿。”
873的暴露概率!
李信陷入了沉默。
站在陰影中,他眺望著遠處那座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象征著秩序與權力的宏偉建築。
摧毀這個節點,無疑能給小喬帶來顯著的提升,或許還能獲取關於“淨世機關”乃至其背後“搖籃”係統的關鍵資訊。
但是,代價呢?
在官方核心地帶動手,無異於虎口拔牙。
一旦行差踏錯,不僅他自己會萬劫不複,更可能連累整個“五色光”戰隊,甚至引爆他與官方勢力之間本就脆弱的平衡。
龍脊監察司正愁找不到確鑿證據,這簡直是送上門的機會。
去,還是不去?
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誘惑。機遇與風險並存,一步天堂,一步深淵。
李信的目光變得深邃,體內那被封印的“暗能”似乎也感應到了他內心的波瀾,傳來一陣微弱的、冰冷的悸動。
忽然,一個簡單的辦法浮現,順帶的另一個心思也活絡起來。
先是想到為什麼會在這裡,而發現不了,負責任安保的誰?
接下來,纔是簡單的辦法,用真事當謠言來傳。
謠言發酵後,從會急的人中區分積極補漏的人和積極轉移注意力的人。
想好後,李信給小喬發出一道指今,先保證傳播網路無法追朔,散發一句話:據可靠訊息,近日謠傳的行政中心地下層出現異常動靜,純屬有人造謠!
事情就是這樣,字少事大!越避謠,越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