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彆之巔 第140章 晨鐘暮鼓(一)
-
起義前,黃三姑失蹤;起義時,黃三姑冇出來搗亂;起義後,黃三姑連一點訊息都冇有。
咋回事?最主要是起義成立了自己的武裝——紅十一軍三十二師,對敵人起到了震懾作用。期間,周邊民團如柯壽恒、鄭其玉等聯合到根據地搗亂,都被打退;顧敬之也蠢蠢欲動,但顧狡猾,想利用一下王繼亞,所以,隻打嘴仗,按兵不動,到聯合王繼亞,被周維炯打敗,於是退回親區,臥薪嚐膽,埋頭髮展。
這一階段相對平穩。
緊接著,又幫助支援六霍起義,回來之後,攻打金家寨,活捉和擊斃汪東閣,徹底消滅金家寨重鎮民團。一時間,在根據地,海晏河清。
在此基礎上,為了宣講黨的政策,統一根據地人心,在英子組織的文藝宣傳宣傳之下,在商南等廣大地區,包括霍山霍邱以及六安的西南部地區,方圓一百多公裡的地區,都建立了蘇維埃,農民掀起了土改和大生產熱潮,秋季豐收已成定局,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微笑。
在商城起義影響下,短短幾個月內,大彆山這一塊兒,起義好像雨後春筍,密密麻麻,到處露尖。可就在大地震動,風起雲湧時,黃三姑卻像肥皂泡,無影無蹤,再也找不到了。
黃三姑真的消停了嗎?
要是這麼想,那就不是周維炯了。
但是,不管周維炯怎麼注意,怎麼戒備,黃三姑真的就是一個氣泡,瞬間冇了。
黃三姑冇了,黃三姑在周維炯腦海裡僅存的信號也像一個夢,隨著夢醒,也慢慢模糊了。
時間就像密密麻麻的雲兒,覆蓋著人生,在時間的這艘貨船上,周維炯徹夜忙碌著。
周維炯知道,這一階段是最寶貴的時間階段。在這一階段,要搞好土改,發展武裝,壯大紅軍,提高紅軍的戰鬥力,強化紅軍裝備,進行實戰訓練。還要做好根據地的各方麵的人心工作,清除雜音。有道是,萬眾一心,其利斷金,進行武裝割據,完成與紅三十一師會師,等等。
這些事情,都要在最寶貴的近段時間完成,等著敵人完成集結,反圍剿的號角又要吹響。
為了淨化蘇維埃境內環境,紅軍聯合赤衛隊,連續打擊境內殘存敵人勢力,並組織武裝,對境內山頭排查,揪出不少隱藏敵人。有些返鄉團頭目不得不逃到周邊等地暫居,伺機反撲。
周維炯把紅三十二師按連隊編製,派往蘇維埃各鄉,協助赤衛隊站崗放哨,閒暇時指導赤衛隊訓練,提高赤衛隊戰鬥力。
為保境安民,發揮宣傳隊、劇團以及有關部門的宣傳作用,在搞好黨的政治宣傳基礎上,打土豪分田地,幫助農民發展生產,辦好夜校和識字班,組織民眾學習文化,讓廣大農民瞭解黨的政策。
與此同時,積極動員年輕人蔘加紅軍,加入赤衛隊。
具體措施是,凡是赤衛隊員或者根據地青年參加紅軍合格者,其田地由蘇維埃組織人員幫助耕種,所收糧食歸紅軍家庭所有;參加紅軍的家屬,受蘇維埃保護;戴紅花,召開大會,進行表揚,並贈送紅軍家屬牌,在精神上進行鼓勵等等。
到七月份,紅三十二師已經發展到八百餘人,三千餘人的赤衛隊。為了加強武器配備,提高戰鬥力,紅三十二師設立機械製造局,打造大刀、梭鏢、長矛,製造土銃和土槍土炮,為組建大刀隊、長矛隊以及手槍隊打下基礎。
就在海清河宴之時,鄭彥青急急忙忙帶九十八團的一個排趕到丁家埠紅三十二師總部,見到周維炯,提起聯絡楊山煤礦、商城以及商城西北部工人農民起義時,講到一個怪現象。
白沙河,屬清上保,挨黃柏山附近,青龍寺下坎,有個倪家寨。此地並冇有寨子,也冇有住戶,兩座大山之間有一塊空地,那地方還有個像蛇頭樣的岔山。
就在這個岔山上,建八間正房,前麵還有四間前屋,拉一個院子,院子裡栽六棵銀杏,都合抱摟,十分粗大,據說足有千年。
銀杏枝葉遮天蔽日,整個房屋都掩映在樹林當中。
這塊地方,要是晴天,煙霧繚繞,好像被一大塊灰白氣團包裹著,要是陰雨天,此地煙雲升騰,紫霞籠罩,彷彿坐落在天空當中,甚是遙遠。正因如此,此地十分神秘。一般人也不到此處,又因山高林密,十裡八鄉,誰也不知道這裡有一戶人家。
住戶?周維炯說,這有啥奇怪的,在我們大彆山,不都是住在山邊的,住在半山腰,住在山頂的也有,不僅有,還很多。據說,餘思明抗金,在商城平頂鋪堅持鬥爭,一戰就是幾十年,咋辦?為了減輕後顧之憂,把他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弄到平頂鋪的叉子山上,那地方也像你說的,十分神秘,他們就住在山頂,如今,就是伏山那個叉子山,現在就叫女人寨,那裡麵的故事,我還是聽老斑鳩說的呢。
不是住戶,是一座廟,山裡人叫娘娘廟,到廟燒香拜佛的絡繹不絕。
這有啥奇怪的?山裡麵,哪座山都有廟,保一方平安唄,周維炯感慨說,唉,百姓可憐呀。朝廷靠不住,北洋軍閥也是水貨,如今的g黨反動派,壞得很,全部把孫總理那一套推翻了,彆說反帝反封建,簡直把外國強盜喊乾爹,求著他們,為何?支援他們槍炮呀,欺壓百姓,打我們呀。這幫人,不僅靠不住,簡直就是毒蛇虎狼,禍害百姓,一套一套的。這麼個形勢,你說百姓咋辦?隻能求助虛無縹緲的菩薩,求神拜佛,落得心理安泰,不再空虛。
當初,我們也是這麼想的,周師長,你這說的,是對的,但是,事實上不是的,我們大家都想錯了鄭彥青說,這裡人,到廟上,燒過香,拜過佛,才知道這裡的娘娘不是真娘娘,是個大活人,還是個女人,名字也奇怪,叫霓裳娘娘。
活見鬼了,這麼搞笑,這是為啥呢?噢,我知道了,冇吃的,填不飽肚皮,隻能藏在廟裡,裝神弄鬼,搞點施捨,養家餬口。哎,大騙子,周維炯皺眉頭說,也不對呀,如今是蘇維埃當家,還有這樣的人嗎?要是有,為何不到根據地,求助蘇維埃政府呢?霓裳娘娘,霓裳羽衣曲,還想學楊貴妃,是嗎?想法倒是很新奇的,但是,楊貴妃,不是娘娘呀。不過,聽名字,聽新潮的。
娘娘很神秘,見首不見尾。最近,山裡傳言,她是觀世音轉世,來這裡,不是普度眾生,而是降妖除怪。說得有鼻子有眼。最主要是,端午節,從山上下來一隊人馬,武裝整齊到白沙嘴西河橋,抓了許多年輕人,說這裡人惹怒了娘娘,抓他們上山給娘娘賠罪,娘娘才能保一方平安。又過一段時間,這些人也都放回來了。回來了就不一樣了,走村串戶,動員親朋好友,一起參加他們的組織。
端午節,周維炯思慮著,端午節,我們是立夏節起義,那時候,我們都在建立根據地,推進土改工作,大力宣揚黨的主張。根據地還冇有得到鞏固,你們帶著紅軍聯合赤衛隊,打擊各方反動勢力,還有許多武裝力量存在,最主要是土匪武裝、民團武裝,還有什麼武裝呢?他們想乾啥?難道是想針對土改?針對我們紅軍,按說,他們還冇有這能力,周維炯又問,他們建立有組織,是什麼組織?
門頭會。
門頭會?周維炯說,我們的人不是也搞過嗎?他們建門頭會,搞什麼?
開始冇注意,過了段時間,白沙嘴的農協主席突然失蹤。
劉鐵匠?周維炯說,就是滿臉鬍鬚,皮膚黝黑,說話直來直去,走哪都背個大刀的劉漢山?
就是他,鄭彥青說,這個人你是知道的,當初跟著其虛和我,起義那天,揹著大刀,留著大鬍子,走路生風,威武。也是他帶人馬包圍了福祿庵,與冉少紅取得聯絡,爬到民團屋頂上澆煤油,點著,讓民團自亂,才奪取民團。
哎,鄭彥青歎口氣說,可就是這麼個人,在家睡得好好的,冇了。農協到處找,最後在西河橋的橋墩上找到一顆人頭。農會一看,是劉鐵匠。鬍鬚還在,眼睛冇了,毀容嚴重,認不出來。最可恨的是,在他鼻孔裡還插著一根蠟杆,蠟杆用紅紙包著,上麵寫滿字,大意是此人惹怒了觀音娘娘,派天兵天將取走此人頭顱,警告世人,不要再執迷不悟了。還說,此人是蟒蛇精轉世,在人間為非作歹,壽命到了,還到處躲藏,居然躲藏在那些窮鬼堆裡,豈不知,老神仙早就發現了,所以,趁著他回家睡覺時,纔出手斬殺。
豈有此理,周維炯咬牙切齒,捂著胸口,想到劉鐵匠乃農協骨乾,還是赤衛隊副隊長,居然這樣被敵人暗害,真是痛心疾首,覺得都是自己這個師長冇當好,這種事居然發生,還發生在根據地,真是難受至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