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彆之巔 第151章 空穀奇遇(五)
-
到山頂,朝下一看,從樹林縫隙裡,發現山溝有許多人,仔細看,還都是拿槍的,還穿著g黨製服,有的雖說脫了衣服,裸著上身,但一看就知道是當兵的。
陳培義見狀,吃驚不小,皺眉深思,又仔細檢視,轉過身,再細細看看四周,靠著一棵大樹,數了一遍,足足五十二人。
抬棺的都是農民,三十多位赤衛隊員在娘娘廟山下已經分開,隻有南溪赤衛隊十三人跟著。力量對比,相差懸殊,咋辦?陳培義腦子在轉圈:不能驚動這群人,必須立即報告詹穀堂詹主席。
陳培義對另外兩人耳語,讓他們沿原路偷偷下山找到詹穀堂,報告此事。
詹穀堂一聽,大吃一驚,立即帶人上山察看,思考一會兒說,g黨兵,但是,為啥在狗脊嶺呢?
陳培義說,這座山翻過去就是金剛台,我聽說,g黨軍隊正在收編各地民團,有些民團害怕大魚吃小魚,逃跑到這裡也說不定。
為啥跑到這裡呢?
我跟陳剛劉達合計了一下,認為他們是來偷襲我們的。
紅三十二師剛剛離開,他們走的是南路,我們走的是北路,半天過去了,至少也相差五六十裡,這麼多拿槍的,咋辦?
我看這樣,我們這裡隻有六杆槍,其餘都是大刀片子,我讓陳剛與劉達火速報告鄭團長,他距離此地也就二十裡,估計去來兩個半小時就能趕到。你帶領大夥居高臨下,時刻監視,如有異動,見機行事,至少不讓這夥g黨兵搞突然襲擊,搞得我們措手不及。
小鬼,挺機靈,分析很對,詹穀堂又說,他們為何在此落腳,很可能在等,不是等天黑就是等有利時機。照你說的,我們把吹吹打打的東西帶著,不要弄出動靜兒,對麵山上去八人——老沈,你帶著你那小隊的七位遊擊隊員,留兩個把住出口,其餘人等都跟我上。
就這樣,分開行動,陳培義找專人騎馬前去聯絡肖方,這邊由詹穀堂帶著赤衛隊員,分成兩波行動。
但是,還是出意外了。
當詹穀堂帶著一隊人馬剛到山頂,估計是人多,動靜太大,驚動了樹上的鳥兒,有一群老鴰從樹上飛了起來,山下那些大兵警覺,躺著把帽子蓋在臉上打瞌睡的,立即掀開帽子,站起來,先是四周看看,又向老鴰飛起的大樹看看,拿著槍,對著一隻老鴰就是一槍。
壞了,咋辦?詹穀堂扭過頭,問陳培義說,我們的人馬按說還冇有通知到肖團長,可是,這邊很突然,出現了意外,你說咋搞?
陳培義說,遇到這種情況,必須果斷出擊,因為敵人也不知道我們的情況,隻有如此,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你說,具體咋辦?
我們人多,都行動起來,周師長打縣民團,就是個經驗。
行,我明白了,詹穀堂把手一揮說,同誌們,都聽我指揮,馬上行動起來,不要亂,知道嗎?接著,讓那些吹吹打打的趕緊吹起號子,讓大夥吆喝。
陳培義帶著人馬,拿著槍,從山上往下衝,衝到半山腰就大聲喊:舉起手來,我們是紅軍,你們已經被包圍了,要是不放下槍,舉起手,我們可就開火了;開火了,兩頭都把手住了,你們一個都跑不了。又扭頭對旁邊一個人說,你把炮仗抱到山背麪點著。
隻聽啪啪啪響,有一個官兵模樣的真的把手舉了起來,大聲喊:我們是散兵,不是跟你們作對的,我們是來投奔紅軍的。說過,扭頭對同夥說,我們被包圍了,還不放下槍,等死呀。於是紛紛放下槍,頭昂著,看著山頂。
有個人說,這麼多紅軍呀,看對麵也有,他們還有大炮,隻不過不會放,打偏了,還在那邊冒煙呢。
詹穀堂喊:你們要投降,就把槍放在一起,往下麵走。
好咧。說過,把槍像架劈柴架著一大堆,一個個掂著衣服,抱著頭,有的把手背在後麵,跟著那個官兵模樣的人,向穀口走去。
到天黑,特務連漆德會派人過來,找到詹穀堂陳培義,告訴二位,周維炯帶領的紅三十二師九十七團走到老鴰窩時,也碰上了g黨軍隊,是一個連,連長叫吳雲山。他們是任應岐旅三十二團八十七連的。
任應岐讓他們到商城霍山六安麻城一帶收編土匪民團武裝,走到此處,想到任應岐不是個東西,不僅剋扣薪餉,還無故打罵士兵,最主要是到處搜刮,搞得民不聊生,所以就想來投奔。
吳雲山是湖北孝感的,任應岐的部隊到孝感,吳雲山家被土匪搶了,爹被打死,他就找幾個弟兄上山跟土匪拚命。你想,冇有槍,咋能是土匪的對手?幾個兄弟死的死逃的逃。吳雲山帶著傷也往山下跑,跑到一個岔路,暈倒了。
剛巧,周維炯到武漢學習,路過此地,見一個人倒在地上,以為是要飯的,餓暈倒了,就揹著他鑽進了山洞。
周維炯把他藏在山洞裡,一檢查,全身是傷,才知道不是要飯的,一定是跟誰打架搞成這樣的,於是,找來草藥,給他療傷,又到街上弄來吃的,給他吃。
此人醒來,過了一天,慢慢好了點,就跪下,給周維炯磕頭,並把家裡遭土匪搶劫之事說了。周維炯也把自己到武漢求學說了一通,於是兩人撮土盟誓,結為異姓弟兄。
周維炯侍候吳雲山傷好,跟他一起回到吳家,一看,家被土匪洗劫一空。
周維炯說,如今家破人亡,跟國破家亡一樣,那隻有拿起槍戰鬥,才能在亂世中打出一片新天地,保衛自己,也保衛家國。
吳雲山算記住了,等周維炯走了,就投奔任應岐。
其實,任應岐也是土匪,隻不過吳雲山不知道,因為投奔之時任應岐已經被g黨收編,擁有八百多人槍,收編後,又抓了不少壯丁,壯大到一千多人。此時,任應岐貪得無厭,到處收編,來到商城南部,打垮李老末,收繳土匪有功,責令和樂兩區提供後勤保障,不得不收租四年。
老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也因此,詹穀堂看不下去,才組建農民協會,成立摸瓜隊,捍衛農民利益。在南鄉,任應岐搞得民怨沸騰,此事反映到南京,南京不得不把任應岐調離河南,又派李可幫部駐紮金剛台,後移至潢川,代管商城。為了李可幫部後勤供給,商城又征收三年地租,又把商城百姓害了一遍。
吳雲山到軍隊,士兵大多是壯丁和土匪,素質很差。吳雲山表現還好,在收編另一股土匪時積極勇敢,一馬當先,並取得了勝利。就這樣,不到一個月就提拔為班長。
又倆月,排長戰死,吳雲山替補為排長。
所謂排長,就是衝鋒陷陣的。
一次遇到敵人偷襲,旅部被圍,任應岐把警衛連派上了,還是打退不了。駐紮在外麵的部隊距離又遠,無法及時趕到。不知道咋搞的,吳雲山知道了旅部被圍,於是,毫不猶豫帶著一排人,騎馬飛奔而至,並從敵人後麵開槍,把敵人打得暈頭轉向,救了任應岐。
任應岐在旅部,看到一個像張飛樣的人抱著一挺機槍,對敵人使勁兒開火,還高喊,衝呀,兄弟們,為保護旅長安全,跟著我衝呀。
任應岐居然老淚縱橫,感動得一塌糊塗。
這一仗打得天昏地暗,把敵人打退,才知道敵人的一個團長被吳雲山擊斃,任應岐親自接見了吳雲山,握過手,並拍著吳雲山的肩膀說,好兄弟,你就是我任應岐的兄弟了,你說,要什麼獎?
吳雲山站得筆直說,隻要旅長平安,就是對我最大的獎勵。
這話說得……任應岐看著,皺皺眉頭,心想,好機靈呀,臨場發揮得這般漂亮,但又覺得他說的是實話,徹底被感動了,當場熱淚盈眶,歎口氣說,我與你素昧平生,就因為我是你的長官,是你的旅長,你就這麼愛護我,真是我的嫡係呀。
於是,吳雲山就有了個綽號:嫡係。
打了這一仗,吳雲山平步青雲,一下子就升為連長。
商南起義,這事兒不是小事兒,不僅商城鬨翻天,就是周邊也都知曉,特彆是g黨,十分驚恐,覺得黃麻起義的火種還冇有撲滅,又出現商城起義,要是兩股義軍會合了,就成了規模,再剿滅就難了。最主要是,冇有精力進剿,又鞭長莫及,於是就命令縣長李鶴鳴聯合各大民團,加緊剿匪。
可李鶴鳴派王繼亞和顧敬之兩人,又被周維炯采取各個擊破戰術,打得丟盔卸甲。李鶴鳴自知罪責難逃,辭職回家養老,哪知他在商城得罪人太多,第一天辭掉縣長,第二天就死在縣衙。據說,宋慎到位,在縣衙搜查,一堆廢紙,還有幾張黑白女人照,除此,什麼也冇有找到。
李鶴鳴搜刮民財钜萬,而且還是楊山煤礦的大股東,一年下來,財富可謂堆積如山,但是,李鶴鳴剛死,這些財富都不翼而飛,真是不可思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