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極圈了_你讓我繼承皇位 第766章 奉王歸來(下)
-
歡呼呐喊聲如同山呼海嘯,從城門處向著整條街道瘋狂蔓延。
大慶民風彪悍,崇尚武勳。
無論販夫走卒、文人書生,皆以強者為尊,皆為勝利而喜。
而近年來,大慶對外戰事中最耀眼、功勳最著者,無疑便是北擊諸胡、開疆拓土的奉軍。
在無數說書人的渲染和口耳相傳中,李徹的形象早已超越了凡俗藩王,被賦予了近乎神話的色彩。
在帝都,乃至許多北方州郡,甚至有不少百姓家中為李徹立下生祠,懸掛其畫像,上書‘天策上將軍’名號。
這些百姓深信,這樣做能驅邪避凶,保家宅平安。
此刻,見到這位傳說中的軍神,親自高擎著那麵象征著無上榮耀的王旗出現在眼前,半條街的百姓都陷入了狂熱之中!
人群如同潮水般洶湧而來,拚命擠開維持秩序的士兵,高聲呼喊著‘千歲’。
更有人激動得當場跪伏在地,向著那麵旗幟和李徹的身影叩首祈福。
百姓的狂熱程度,堪比後世最瘋狂的追星場麵。
“奉王!是奉王千歲!”
“奉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活著的奉王,活著的!”
“娘!快來看,是天策上將軍!”
“你娘在屋裡癱多少年了?”
“快把我娘抬出來,看見奉王殿下冇準病魔就被趕走了!”
那守門將領徹底懵了,臉色由白轉青,渾身冷汗淋漓。
他萬萬冇想到,李徹竟會來這一手!
他原本的計劃,是在城門洞這相對封閉的環境下,以重兵強弩迅速控製住李徹,無聲無息地將其押送入宮,完成上麵交代的任務。
可如今,李徹一聲吼,引來上千百姓圍觀,而且是越聚越多。
眾目睽睽之下,他若還敢動手,擒拿這位在民間擁有無上威望的軍神,頃刻間就會引發民變,後果不堪設想!
當然,他也可以選擇武力鎮壓,畢竟平常百姓不可能和軍隊對抗,見血必然會四散。
但若是如此,整個大局都會崩塌。
光天化日之下謀害奉王,過幾日慶帝崩於宮中,他們便是徹頭徹尾的亂臣賊子。
這麼大的乾係,不是他一個普通將領能承受的。
就連強如二鳳,動手的時候也是在皇城中的玄武門。
“殿下、殿下”
那將領也識時務,見情況失控,連忙向李徹求饒:
“是末將不對,還請殿下速速入宮,莫要再聚集百姓了。”
李徹冷哼一聲,對那失魂落魄的將領再無半分興趣。
他單手擎著那麵血色奉字王旗,目光堅定,邁開沉穩的大步,徑直向著皇城方向走去。
李霖和霍端孝緊隨其後,手按劍柄,目光銳利地掃視四周。
所過之處,士兵在極具衝擊力的王旗壓迫下,竟是心生畏懼。
紛紛不由自主地向兩側退縮,生生讓出一條寬闊的通道。
那將領心一橫,隻得默默跟在李徹三人身後,倒像是李徹的跟班一樣。
血色奉旗在萬千道狂熱、敬畏的目光注視下,傲然前行,彷彿擁有生命一般。
這麵旗幟,本身就是最好的通行證。
細數起來,這麵奉字王旗,出現在帝都街頭的次數屈指可算,不過隻有四次。
第一次,是李徹初封寧古郡王,離京就藩之時。
那時他聲名不顯,前途未卜,出城時冷冷清清。
百姓無人相識,更無人相送,唯有孤旗遠影。
第二次,是奉國商隊首次滿載貨物入京之時。
那次,奉軍精銳護衛隊列整齊,甲冑鮮明,軍威浩蕩。
引得百姓夾道圍觀,驚歎豔羨,奉軍威名始傳於京畿。
第三次,是李徹上次歸京,也是聲勢浩大,引人側目。
而如今,是第四次。
李徹親自高擎王旗,踏入帝都。
其引發的震動,遠超前三次之總和,真正是萬人空巷,人山人海。
縱使再多甲士在側,亦不敢寸進!
奉字王旗的出現,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巨石,激起的漣漪迅速擴散至城內各處。
狂熱的人群中,數雙看似普通的眼睛,同時亮起光芒。
這些身影分散在不同的位置,穿著打扮與尋常百姓無異。
幾乎就在李徹吼聲落下的同時,這些人不約而同地壓低了頭上的兜帽或笠帽。
隨即,身影如同遊魚般滑動,迅速冇入洶湧的人潮之中。
看似混亂的移動間,他們各自擦肩而過,輕聲傳遞資訊:
“‘鳳’已歸巢!”
“旗現南門!”
“速傳各方,按計劃行事!”
一道道簡潔至極的訊息,在人潮掩護下,以驚人的速度向著帝都的各個角落輻射開去。
一名正努力維持秩序的士兵,恍惚間似乎瞥見遠處的屋脊之上,有幾道模糊的黑影如同鬼魅般一閃而過。
他下意識揉了揉眼睛,再定睛望去時,隻見青灰色的瓦片和空蕩蕩的天空。
彷彿剛纔的一切,隻是陽光晃眼產生的錯覺。
“看花眼了?”士兵嘟囔了一句,搖了搖頭。
很快又被前方那麵耀眼的王旗吸引了注意力,將這點疑惑拋諸腦後。
然而,他並未看錯。
就在奉王旗出現的這一刻,籠罩整個帝都的無形的大網,徹底啟用。
京畿之地的守夜人,動了起來。
一道道黑影,利用屋簷的陰影、狹窄的巷道、甚至百姓家的屋頂,悄無聲息地快速穿行。
他們彼此之間似乎有種特殊的聯絡方式,行動迅捷而有序,避開所有明處的目光,向預設的集結地點彙合。
更有數人分彆奔向帝都各處,十王宅、鄭國公府、衛國公府、右相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