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派也有春天2 第1章 原子彈之母
“sa3軍用快速列車”馬力「電力/柴油混動車頭」使用了原本就為牽引多拉大炮而製造的雙頭鐵馬:克虜伯d311內燃機車的技術升級改造而來。
克虜伯為重型鐵道炮準備的配套機車在1940年設計完成,這是一種雙機固定重聯柴電機車,也是德國戰時機車當中的一個型號,帝國鐵路機車代號為d311。d311機車全長為2251米,全重75+75噸,軸式為do
do(d表示四個動力軸,o表示各軸獨立無聯動機構)。雙機分彆被稱為a車和b車,均設有司機室,造型完全相同,尾對尾連線,中間有車鉤和電纜相連,沒有設定風琴通道(風琴式門型折疊機構,類似鉸接式兩節公交),不可單獨拆分使用(雙機固定重聯機車拆分使用會導致製動能力不足)。受電路設計限製,也不能把兩輛a車或兩輛b車串聯在一起使用。無論是從結構上還是外觀上看,d311都已經和現代的固定重聯內燃機車很接近了。
於是在克虜伯d311雙機固定重聯柴電機車的技術基礎上,ggl大德意誌機車製造商聯合會寬軌試驗場完成了「sa3軍用柴電混動車頭」的研製。
參考“sa3軍用快速列車”的設計藍圖,女發明家海蒂·拉瑪建議將z-4計算機加裝在女記者的「新聞車廂」。而不是直接安裝在全長53米,高12米,全重1488噸的寬軌列車炮——「多拉大炮」上。事實上,這張藍圖必然不是最準確的那一張。麵對諸多還不能確定的劇情要素,凱蒂夫人也不可能將準確的藍圖大方的示人。
“據說這台z4‘樣機’解決的數學問題與噴氣式戰鬥機的研製有關。包括火箭彈道、飛機機翼、振動和俯衝的計算。所以如果想要適配多拉大炮,還必須開發一種‘新演算法’。”女發明家海蒂·拉瑪已經沒有隱瞞的必要。
“這應該難不倒你,海蒂。”麵前鋪滿辦公桌的藍圖,顯然也不是凱蒂夫人的強項。
“不,凱蒂。老實說數學並不是我精通的學科。不過,我可以推薦一個人。”得益於名義上“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
在這篇文章中,她提出了一個物理學上的新概念——核裂變。莉澤是最早提出“裂變”這一詞的人。在莉澤提出的理論中,裂變後的原子核總質量比裂變前的鈾原子核質量小,這其中的質量差轉換成了能量。她利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計算出裂變過程中每個原子核釋放2億電子伏特的能量,這一研究成果奠定了原子彈和原子能研究的基礎。也因為這一研究成果,莉澤被稱為“原子彈之母”。
儘管被歐洲人稱為“原子彈之母”,莉澤卻從未參加過原子彈的研製工作。她多次拒絕了美國曼哈頓計劃(anhattan
project)的邀請,二戰期間,她一直留在瑞典。在1944年之後,她曾三次獲諾獎提名,但都很遺憾沒能獲獎。從1947年開始,莉澤在瑞典皇家工學院領導物理學組的研究工作,並陸續在美國的一些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也是在1947年,莉澤獲得了維也納科學榮譽獎,並當選為奧地利科學院。在瑞典,她還幫助建設了第一批和平時期的核反應堆。一直關注莉澤·邁特納的愛因斯坦,稱她為“德國的瑪麗·居裡(arie
curie)”。
1968年10月27日,莉澤·邁特納去世。她的墓碑上刻著“一位從未失去人性的物理學家(a
physics
who
never
lost
her
huanity)”。為了紀念她,後人把於1982年被製造出來的放射性元素109號元素命名為“?(itneriu)”。
當然,也和所有劇中人一樣。這位莉澤·邁特納並不是曆史上的真實人物,而是《莉澤·邁特納——原子彈之母(lise
itner
-
die
utter
der
atobobe)》中的女主角(確定嗎,大人?)。
“1878出生,到現在(1943)已經65歲了。”凱蒂夫人考慮的因素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