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反派也有春天2 > 第1章 同角色覆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反派也有春天2 第1章 同角色覆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當謎底漸漸揭開。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隨之浮出水麵。

於是凱蒂夫人直接問了:“究竟發生了什麼。”

“大概率是因為上次的冒險。”72位時代女郎之一擁有「同位心靈力」共組同位靈腦的戰地女郎丹妮爾,已經想到了:“紅綠燈拚接路段《一個都不能少》的冒險,讓主人和我們72姐妹獲得了「時空貼片」的高維能力。這或許是激發大規模‘二戰劇情碎片時空’相似相溶的‘跨劇情融合’的(劇情)要素之一。而與我息息相關的時代親友團成員的個人專屬劇情衍生,也進一步推動了‘跨劇情融合’主線的衍生。”

“我一直有個疑問。”這次開口的是女軍醫卡羅爾·貝克:“已經或者說正在發生的大規模‘二戰劇情碎片時空’相似相溶的‘跨劇情融合’。那些來自不同‘二戰劇情碎片時空’的同一個人物,該怎麼融合?”

“我明白你的意思。”戰地女郎丹妮爾耐心的解釋:“參考互為異度同位體將開啟‘類唯一生態’。如果是不同時空下的同一個‘角色’,極有可能會被‘同角色覆蓋(sa-role
overwrite)’。覆蓋的規則是看同一角色在相對應的劇情時空下的個人專屬分支劇情線的強弱關係以及個人專屬分支劇情節點的重要與否。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在劇情時空的‘角色重要性’來判斷。同角色覆蓋規則類似於:‘主角’覆蓋‘配角’;‘配角’覆蓋‘群演’。但需要注意,還有個最大的前提。所在劇情碎片的等級。a級>b級>c級。而a?>a>a?,以此類推。”

“好像也不複雜。”一直忙於“佳人篇”拍攝的女明星安妮莉絲·阿克曼先聽懂了。在《大戰役》中,她是聯袂女主角之一。顯然從個人的專屬分支劇情線的重要性而言,一定強過隻有幾句台詞數個鏡頭的女配角。

“關於我們的劇情大冒險,還有一個重要的規則必須瞭解。”戰地女郎丹妮爾環視眾姐妹,確實也到了該交底的時候了:“‘劇情線加速收束’。”

如前所知,劇情線的加速收束,是超越時間線的強大規則。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實世界原本需要45億年才會發生的銀河係與仙女座的大碰撞,在劇情加速收束下變成了45天,甚至45小時。就好比是遭遇到了“劇情殺”,劇情世界內的規則一點辦法沒有。所以在庇護所高維世界,劇情線來自規則層麵的強大遠超四維法則的時間線。

而在領主大人《重返天際》的冒險中,曾向溪木女管家沉睡女巨人·艾麗西婭詢問,環法師學院的院長是誰?

女管家告訴他是,命定的爐石守護者,生命法環的持有人,命運的雙生子,蒼鷺之羽芙蕾雅女士。

吳塵又追問,芙蕾雅女士是不是隨位麵灰民而來?

女管家又回答,是的,大人。雖然不是同一批抵達,但也相差不遠。

這裡女管家所說的“相差不遠”是“劇情線前後節點”的差距,與單純意義上的時間線,絕對不可等同。要知道,在吳塵完成5000年的九界之旅後,阿薩神域宮變,白銀之廳易主,至少是1500年後的事。但與吳塵0326專屬分支劇情相關的劇情線而言,不過是下一個劇情節點。出現這種狀況,是由“劇情線定格”和“時間橫軸差”以及“玩家介入點”多方麵因素共同決定。

同樣,“劇情線加速收束”是發生在“劇情線定格”重啟後,以“玩家介入點”為起始,前後兩個“劇情節點”之間的劇情衍生。

而作為時間一麵下一個重要規則。“時間橫軸差”是玩家穿梭不同劇情時空的一個重要標定。

再舉個簡單例子。在《大戰役》碎片時空下的戰地女郎丹妮爾和她的冒險小隊,之所以要趕在1947年抵達中國寧夏。就是為了抹平大戰役b級劇情碎片和木乃伊a級劇情碎片之間的“時間橫軸差”。

本質上四維劇情時空擁有各自相對獨立的時間軸和空間軸。簡單來說,同樣是1947年,就能“對齊”兩個劇情碎片時空的“時間橫軸”。為“玩家介入點”正好趕上“階段性劇情收割”的前兆——“劇情線加速收束”階段(嘖嘖,所以說大人您纔是想象力的巔峰)。

“一旦‘同角色覆蓋’完成,所有與之相關的分支劇情線將自行衍生。相似相溶的‘跨劇情融合時空’內有且隻有一個‘同角色’。”戰地女郎丹妮爾給出最後的結論:“從這個嶄新的‘融合劇情節點’開始,不僅僅是劇中人的過往記憶,就連過往經曆也會被‘同角色覆蓋’。”

“明白了。”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女明星安妮莉絲·阿克曼:“也就是說,麗莎采訪的這位》、《紅色恐怖》把電影的宣教作用看的很明確的導演卡爾·利特(karl
ritter),他曾經表示說:“德國電影的道路將沒有任何妥協,其結論就是每一部電影必須致力於服務我們的社群、民族和我們的未來。”

1934年,納粹通過《電影法》,規定官方必須參與從電影劇本到演員挑選、影片拍攝的全過程,以“防止與當時國家精神相背離的情節主題出現”。1936年納粹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禁止了電影批評,理由是它“展現猶太人性格特征”。電影評論重新定義為“影片觀察”,成為宣傳部指令的附庸。從此,戈培爾正式成為了第三帝國最高階的製片人和導演,即使隻有總數的六分之一的影片具有納粹意識形態和法西斯的內容,但這期間拍攝的所有電影都遭到了官方的審查。

貴為第三帝國的二號人物的約瑟夫·戈培爾明白純粹的娛樂片對國民的重要性,所以,在那個年代裡,隻有少部分電影是全然的“政治宣傳片”。有資料顯示,在1933到1945年這12年間,納粹德國一共拍攝了1097部電影,約180部具有法西斯的內容進而被盟軍查禁。其他的,都是娛樂片和商業片,不具備任何政治宣傳的內容。但那些“政治宣傳片”則是戈培爾和納粹德國的重要罪證。

也就是說,這位第三帝國二號人物,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本人就熱衷於電影製作。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