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派也有春天2 第1358章 11357 對納粹率先造出原子彈
莉澤·邁特納雖然多次拒絕了“曼哈頓計劃”的邀請。可是麵對如狼似虎的蓋世太保,她也隻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心念至此,女記者立刻行動。經由她積累的人脈聯係上許多歐陸著名的物理學家。
結果顯而易見。
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裡克·居裡(jean
frédéric
joliot-curie)、德國物理學家庫爾特·迪布納(kurt
diebner)、漢斯·蓋革(hans
ir)、奧托·哈恩、保羅·哈特克(paul
harteck)、格哈德·霍夫曼(rhard
hoffann)、約瑟夫·馬陶赫(josef
attauch)、喬治·斯泰特爾(
stetter)……
女記者一一確認。這些歐陸著名的物理學家,都被一個人請來了柏林。
“誰?”戰地女郎丹妮爾的表情一樣嚴肅。
“新任帝國研究委員會物理部主任和核物理全權代表瓦爾特·格拉赫(walther
rch)。”女記者從密密麻麻的采訪筆記本上抬起頭:“姐妹們,這些歐陸著名的物理學家都是曾經‘後,意識到了這些大量鈾的巨大市場潛力。於是,他聯係了陸軍軍械處,軍械處支援他在奧拉寧堡(oranienburg)的柏林電氣工程集團工廠建立鈾的生產設施。凱澤-威廉物理研究所(kaiser-wilhel
stitutfur
physik,kwip)早期實驗的核反應堆,以及戈托夫(gottow)陸軍軍械處的測試站,為實驗用的鈾反應堆提供了鈾晶體。
1939年9月1日,‘第二鈾俱樂部’在陸軍軍械處控製了德國核能專案之後成立。並在1939年9月16日在柏林召開了第一次會議,由陸軍軍械處顧問庫爾特·迪布納主持。受邀出席會議的人包括:瓦爾特·博特(walther
bothe)、西格弗裡德·傅吉(siegfried
fg)、漢斯·蓋革、奧托·哈恩、保羅·哈特克、格哈德·霍夫曼、約瑟夫·馬陶赫、喬治·斯泰特爾。
不久又召開了第二次會議,出席人員包括:考斯·科魯斯魯斯(ka
csi)、羅伯特·德佩爾(robert
dpel)、沃納·海森堡、卡爾·弗裡德裡希·馮·魏茨澤克(carl
friedrich
von
weizscker)。與此同時,陸軍軍械處有效地控製了凱澤-威廉物理研究所,任命庫爾特·迪布納為主任,加緊了對核研究專案的控製。
很顯然,核研究專案不能為德國快速贏得戰爭作出決定性的貢獻,軍械處於是在1942年1月將凱澤-威廉物理研究所的控製權還給凱澤-威廉協會(kaiser-wilhel
sellechaft,kwg)。1942年7月,陸軍軍械處又將控製權讓給了帝國研究委員會(reichsforschungsrat,rfr)。但陸軍軍械處保留了戈托夫測試站,並在顧問庫爾特·迪布納的主持下繼續研究,直到戰爭結束。從此之後,核能專案維持了‘對戰爭是重要的’的定位,並不斷得到軍方支助。儘管如此,當時研究專案的管理還是被分成了許多個領域——主要是鈾和重水生產、鈾同位素分離和核反應堆。